mri在自发性脊髓硬膜外血肿诊断中的意义

mri在自发性脊髓硬膜外血肿诊断中的意义

ID:20444511

大小:49.05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13

mri在自发性脊髓硬膜外血肿诊断中的意义_第1页
mri在自发性脊髓硬膜外血肿诊断中的意义_第2页
mri在自发性脊髓硬膜外血肿诊断中的意义_第3页
mri在自发性脊髓硬膜外血肿诊断中的意义_第4页
资源描述:

《mri在自发性脊髓硬膜外血肿诊断中的意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MRI在自发性脊髓硬膜外血肿诊断中的意义金福利孙晓光黄华余丰年(营口市中心医院CT室辽宁营口115000)【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18-0066-02【摘要】目的探讨MRI在自发性脊髓硬膜外血肿诊断中的意义。材料与方法11例自发性脊髓硬膜外血肿,男7例,女4例,年龄27—74岁。木组病例均无明确外伤史。常规行SET1WI,T2WI矢状位及T2WI轴位,部分病人行脂肪抑制扫描。6例注射Gd—DTPA增强扫描。结果11例自发性脊髓硬膜外血肿中,9例位于椎管内背侧脊髓后方,2例位于椎管内背外侧。病变范围覆

2、盖4-5个锥体节段,颈段8例,胸段3例。血肿呈K:条状及长梭形。5例血肿呈T1WI,T2WI高信号,4例血肿呈T1WI,T2WI等、低、高混杂信号,2例呈T1WI及T2WI等信号。增强扫描,2例血肿壁强化,4例未见强化。结论MRI是脊髓硬膜外血肿最佳检查方法,能清楚显示血肿部位,范围,区分急慢性血肿,判定脊髓受压受损情况。【关键词】脊髓血肿硬膜外磁共振成像自发性脊髓硬膜外血肿(spontaneousspinalepiduralhematoma,SSEH),乂称非外伤性脊髓硬膜外血肿,临床少见[1,2]。收集我院2003—2009年11例经MRI检查发现的

3、SSEH病人,总结其MRI表现,结合文献讨论自发性脊髓硬膜外血肿的诊断及鉴别诊断。1材料与方法11例SSEH,男7例,女4例,年龄27—74岁,平均53岁。临床表现为颈部,胸背部疼痛,咳嗽后疼痛加剧2例。肢体麻木,感觉异常并活动障碍7例,肢体瘫痪2例。上述病人均无明确外伤史,其中1例为剧烈咳嗽后出现症状,10例无明显诱因。MR检查时间分别为症状出现后2天一2周,以怀疑间盘或脊髓病变来诊,后行MRI检查。MR检查仪器为SiemensConcerto0.2T开放式永磁型磁井振成像仪,使用体线圈与颈线圈,SE序列,矢状位T1WKTR:500,TE:12),T2

4、WI(TR:3510,TE:109),横轴位T2WI,层厚3.5mm,部分病人行T1WI或T2WI矢状位脂肪抑制扫描,6例注射Gd—DTPA增强扫描。2结果11例SSEH,7例经手术证实,1例经半月后复查血肿吸收消失而提示诊断,3例血肿较小,临床症状体征轻微,经1一2个月随诊,血肿逐渐变小,保守治疗。9例血肿位于椎管内脊髓背侧,2例位于椎管内背外侧。颈段8例,胸段3例。血肿在矢状位呈长条状或长梭形,累及范围较长,跨越约4-5个锥体。在轴位呈新月形或梭形,MR信号特点为,5例血肿呈T1WI、T2WI高信号,4例血肿呈T1WI及T2WI等、低、高混杂信号,2

5、例呈T1WI及T2WI等信号。6例增强扫描中,2例血肿壁强化,4例未见强化。2例血肿致硬膜外脂肪信号结构受压变形或消失。3讨论3.1病因及相关临床表现SSEH临床少见,1896年jackon首次描述,随着MRI的普及皮用,苏检出确诊的病例逐渐增多,文献报道每年发生率约0.1/10万人[3】。其病因可能与轻微外伤,高血压病,白血病浸润[4】,凝血机制障碍,椎间盘突出,及血管畸形等因素有关[5,6,7]。SSEH中,大部分是在高举重物,用力排便,剧烈咳嗽或妊娠时发病,这些因素均能使腹内压升高,人量静脉血经交通支流入硬膜外静脉丛,致该处血管压力升高,破裂出血所

6、致。与椎间盘突出有关,可能为椎间盘纤维环破裂后,髓核移位,椎管内局部压力增高、导致硬膜牵拉、撕裂,致硬膜外静脉从出血。本组10例无明显诱因,1例为剧烈咳嗽后颈部疼痛而发病。因椎管内背侧硬膜外有较丰富的静脉丛,所以脊髓背侧或背外侧为血肿好发部位。因临床病因不明显,易导致漏诊和误诊,当患者出现颈胸背部疼痛及相应的祌经根症状或肢体症状吋,应想到本病之可能,及吋做MR检查,是早期确诊关键。3.2MRI检查序列及MRI表现MRI为SSEH的最佳检查手段,与CT比较,MRI可清楚显示血肿的部位,范围,脊髓受压程度,一般常规SET1WI,T2WI既可明确诊断,冋吋应用

7、脂肪抑制,有利于血肿与硬膜外脂肪病变的鉴别。根据本组病例,SSEH的主要MRI表现为:矢状位血肿呈纵行条带状或长梭形,位于脊髓背侧或背外侧,横轴位呈新月形或梭形异常信号影,病变常累及数个椎体高度,以颈胸段多见。苏血肿信号符合颅内血肿的演变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①超急性期(24h):T1WI等或稍高信号,T2WI混杂信号;②急性期(1一3天):T1WI等信号,T2WI为低信号;③慢性期(7—14天):T1WI及T2WI均为高信号,边缘可有含铁血黄素沉积形成的低信号带。由于有包膜形成,增强扫描血肿边缘可呈环形强化。血肿高信号在T1WI或T2WI脂肪抑制扫描

8、均不被抑制,而椎管内脂肪类病变则被抑制。由于血肿范围较广泛,虽然脊髓受压,但髓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