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为何爱拿他人的物品

浅谈幼儿为何爱拿他人的物品

ID:20359465

大小:47.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09

浅谈幼儿为何爱拿他人的物品_第1页
浅谈幼儿为何爱拿他人的物品_第2页
浅谈幼儿为何爱拿他人的物品_第3页
浅谈幼儿为何爱拿他人的物品_第4页
浅谈幼儿为何爱拿他人的物品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幼儿为何爱拿他人的物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幼儿为何爱拿他人的物品作者:刘静燕学校:无锡连元实验幼儿园专业:学前教育日期:2011年10月[提要]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园小班一名幼儿在与其他幼儿交往过程中,常常将原本不属于自己的物品偷偷带回家,由此我对他的行为做了调查分析,并因此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方法。[关键词]早教偷摸好奇占有欲午饭时,教师餐厅里话音此起彼伏,话题宽泛,但大都围绕幼儿展开,对面,小班包包老师谈及的内容引起了几位其他年龄班教师的共鸣,一时好奇,便对这个话题做了调查研究,于是成了我此次论文的议题——《浅谈幼儿为何爱拿他人的物品》一、幼儿“偷窃”行为产生案例学期初,为了方便开展美术活动

2、,包包老师请每位幼儿带来了一盒水彩笔,并请幼儿放在了各自的小柜里面。幼儿带来的水彩笔各色各样,很多都是崭新的,颜色丰富,只有极少数的幼儿从家中带来了使用过的水彩笔,颜色相对单调。水彩笔一带到幼儿园就有幼儿欣喜地问老师:“今天我们画画吗?”不料,一个星期过后,有幼儿对老师说:“老师!我的水彩笔少了几支!”“老师!我的水彩笔不见了!”一番查找,结果在心语的小柜里发现了那些失踪的水彩笔。心语的爸爸妈妈都在日本打工,常年不回家,心语一直跟爷爷奶奶生活,但是爷爷要工作,每天都在别的孩子接完后才来接心语,老师考虑到这一点,常常在送孩子的时候请她帮忙收拾区角的物品

3、,顺便在教室等爷爷,也就是在这个时间段,每人看着他,很自由的状态下拿了小朋友的水彩笔。而作为老师第一个反应就是让她赶快把东西去还给了大家,稍教育了一下就没有在意了。可是过了几天又有幼儿来说发现心语拿了别人的水彩笔了。二、幼儿“偷窃”行为产生的原因与分析从网上查阅了很多相关资料,发现儿童心理学对此做了研究分析:孩子偷拿别人的东西有两种心理因素引起:一是由于孩子有一种强烈的占有欲,他对自己没有玩过或者没有拥有的东西,充满好奇心,而且很想马上得到。在这种私欲的引领下,他便悄悄将别人的东西占为己有。另一种是由于孩子有一种异乎成人的冒险心理,他们心想,我拿了别

4、人的东西,只有自己知道,别人却不知道,这是多刺激和神秘呀!儿童的“偷窃”行为,是一种条件反射。儿童开始“偷窃”,主要是在外界诱因的驱使下,通过自身的心理活动而形成的。条件反射就是内外刺激,通过人的神经系统的活动发生的有规律性的反应。儿童“偷东西”的过程也就是条件反射形成的过程。在“物质诱饵”的刺激下,迎合了儿童内心的低级要求,经儿童自身的高级神经活动,支配儿童发生“偷窃”行为。天长日久,条件反射如得不到抑制,则可能受到“强化”。这种行为一旦养成习惯,就会自动化了,心理学上称为“动力定型”。若改变坏的“动力定型”,比开始塑造好的品德及行为习惯,要困难得

5、多。结合小心语的案例,我和包包老师对她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心语对自己没有的东西、想要的东西或者是好奇的东西都想占为己有,正如水彩笔的事情,爷爷奶奶年纪大了,没能像其他孩子的父母一样,陪着自己去文具店精心挑选,而是直接让她从家里带去了一盒颜色单一,并且使用过的水彩笔。由此我分析得出,心语的“偷窃”行为,原因归属于第一种心理问题。三、幼儿“偷窃”行为研究与初次解决方法明白了心语发生这一行为的原因后,为了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我请包包老师和他的爷爷把情况说了一下,取得他爷爷的认同后,给他买了个一盒新的水彩笔。之后发生的事情却出乎大家的意料,上午带

6、来的水彩笔,到了下午放学的时候她说什么也不肯放在幼儿园,死命地要带回家,只肯把旧的水彩笔放在幼儿园。这就说明她也担心自己的水彩笔留下会被别人拿去。看到他的表现,包包老师只得暂时答应她把新的水彩笔带回家。之后,我针对心语爱拿别人东西的行为再一次认真地做了调查研究,并结合心语“偷窃”行为形成的原因,抓住客观规律,找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希望帮助她在初犯错误时,做好教育工作,把不好的行为思想的萌芽铲除干净,消灭在最初阶段。我分析了家长在遇到此类情况时,一般会做出的几种反应:1、极为敏感。家长一旦发现孩子拿了别人的东西,立即视为孩子有了“窃”行为,于是严加审问,

7、严厉处罚。2、满不在乎。认为孩子乖巧,拿了别人的东西是占到了便宜,因而不作任何处置。更有至于部分家长会选择表扬幼儿。3、认真谨慎对待。探究孩子行为的动机,进行耐心教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指点孩子应该怎样正确地对待自己的行为。家长应持哪一种态度呢?答案肯定应该是第三种。同样,对于心语,在之后的日子里,我们也用了第三种态度去面对,引导她知道:别人的东西别人也很喜欢,如果给别人拿去会很伤心的,就像心语的新水彩笔,如果给别人拿去时候想的是一样的,所以不能拿去别人的东西,让别人伤心。故事发展到这里,心语拿他人东西的行为几乎很少发生了。四、幼儿“偷窃”行为解决

8、方法的整理与归纳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科学的指导方法极为重要,整理归纳了前后多次的调查研究,浅显地提出了以下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