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9611853
大小:69.62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04
《试论儒学的宗教性内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试论儒学的宗教性内涵一引言儒家思想传统到底能否被视为一种“宗教”?这是二十世纪中外学术界关于儒学的重大争议性课题之一。二十世纪中国知识界所理解的儒家思想是理性的、人文主义的、缺乏宗教内涵的思想传统,举例言之,民国8(1919)年2月,胡适(1891—1962)出版《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此书的第四篇就以孔子为“实行的政治家”。胡适,《中国古代哲学史》(台北:远流,1986),61。民国58(1969)年1月,徐复观(1902—1982)在他的《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第二章讨论周初人文精神的跃动,第三章论以礼为中心的人文世纪(春秋
2、时代)之出现,并讨论宗教的人文化;第四章也是从宗教意识向道德意识的转化,论孔子在中国文化史上之地位。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台北:台湾商务,1969)这是五四以降中国人在崇拜“民主”与“科学”,追求理性的时代思想氛围之下,所建构的孔子与儒学的现代形象。这种孔子及儒学的形象,以其将“宗教”与“人文”峻别为二,终不免启人疑窦。另一方面,儒学的宗教面向却也常常受到中外学者的注意,举例言之,远在1904—1905年韦伯(Maxweber,1864—1920)出版《中国的宗教:儒教与道教》时,他是在“世界诸宗教的经济伦理”的研究脉络
3、下,探讨儒学作为宗教之诸般问题(如缺乏“圣”与“凡”之紧张性……等)。MaxWeber,TheReligionofChina:Confucianismandtaoism(NewYork:TheFreePress,1951,1964)日本汉学前辈池田末利在1981年出版《中国古代宗教史研究——制度与思想》时,就全面分析中国古代思想的宗教性格,讨论古代中国人崇拜之对象,祭礼之场所及礼仪等各方面问题。池田末利也讨论与儒学传统有深刻关系的春秋时代理性主义以及“天道”与“天命”等概念,认为中国古代并不是一个无祌论的文化,认为儒家思想传统具有很强
4、的宗教意识,“天道”或“天命”的概念从早期的主宰的人格意义的天,转化为原理性的、哲学性的存在。池田末利,《中国古代宗教史研究》(东京:东海大学出版会,1981),尤其是页956—9570池田末利分析的重点是中国古代宗教信仰的外显行为,未及其内部思想。当代新儒家学者在1958年发表《为中国文化告世界人士书》时,更特别强调中国文化与儒家思想的“宗教性”,但可惜并未深入论证儒家的“宗教性”这个问题。牟宗三、复复观、张君劢、唐君毅等人说:“我们希望世界人士研究中国文化,勿以中国人只知重视现实的人与人间行为之外表规范,以维护社会政治之秩序,而须
5、注意其中之天人合一之思想,从事道德实践时对道之宗教性的信仰。”见牟宗三等,《中国文化与世界》,收入:唐君毅,《说中华民族之花果飘零》(台北:三民,1974,199),引文见页145。牟宗三又说:“自事方面看,儒教不是普通所谓宗教,因它不具备普通宗教的仪式。它将宗教仪式转化而为日常生活轨道中之礼乐。但自理方面看,它有高度的宗教性,而且是极圆成的宗教精神”,见:牟宗三《中国哲学的特质》(台北:台湾学生,1963),页99。1971年刘述先循田立克(PaulTillich)将“宗教”定义为“终极关怀”(ultimateconcern)之思路
6、,认为儒学对现世精神之注重未必一定违反宗教超越性之祈向。孔子虽然不信传统西方式的上帝,并不表示孔子一定缺乏深刻的宗教情怀。ShuhsineLiu,“TheReligiouslmportofConfucianPhilosophy:ItsTraditionalOutlookandContemporarySignificance,’’PhilosophyEastandWest,,(April,1971),157〜175;刘述先:《由当代西方宗教思想如何面对现代化的角度论儒学传统的宗教意涵》,刘述先主编:《当代儒学论集:传统与创新》(台北:中
7、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宄所筹备处,1995年),页1-32。1990年日本学者加地伸行也强调儒家重视生死问题,并特重葬礼,可以视为一种宗教。但是,加地伸行所强调的是儒家的丧礼之仪式,他并未深入儒家思想的“宗教性”内涵。加地伸行,《儒教加》(东京,中央公论社,1990)“儒教”一词系自古以来中国习用之名词,《史记•游侠列传》:“鲁人皆以儒教”,《晋书•傅玄传》:“政体存重儒教”,其涵义与“儒学”(《史记•五宗世家》:“河间献王德好儒学。”)并无不同。在一般日文著作中,“儒教”一词使用极为普遍,当系援用传统中国典籍中之用法,泛指儒家思想传统,
8、但是,儒家的“宗教性”内涵,仍未获得充分论证。从德川时代(1600—1868)以降,尤其是十八世纪以后,日本就习称儒家传统为“儒教”,当代日本学人亦以“儒教”为惯用语,例如:武内义雄,《儒教之精神》收入:《武内义雄全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