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9504793
大小:3.24 MB
页数:55页
时间:2018-10-02
《公移山》课件专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导入新课听《愚公移山》的歌曲,感受愚公的精神力量和人格魅力。然后请欣赏愚公移山的相关图片。《愚公移山》(歌曲)徐悲鸿的《愚公移山》徐悲鸿的《愚公移山》《愚公移山》的雕塑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读准“仞、畚、孀、龀、厝、陇”等字。理解课文深刻的寓意。过程与方法目标:反复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愚公移山的精神以及愚公形象的现实意义,正视成长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勇往直前。学习重难点1、掌握文中难解词句,疏通全文。辨析古汉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2、
2、感受愚公移山的精神以及愚公形象的现实意义。3、理解神话结尾的作用,体会“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这一细节的作用。作者简介列御寇,名寇,又名御寇(又称“圄寇”“国寇”),战国前期思想家,是继老子和庄子之后的又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郑国莆田(今河南郑州)人。其学本于黄帝老子,主张虚静、无为,被道家尊为前辈。列子《列子》相传为列御寇撰写。《汉书·艺文志》所录《列子》八篇,早已散佚。今本《列子》八篇,可能是东晋人根据古代有关资料编写而成,里面保存了不少先秦时期的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作品简介《列子》文学体裁
3、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寓言,就是把一定的道理寄托在故事之中,情节比较简单,篇幅较小,寓意深刻而含蓄。其实我们语文课本中有许多成语故事,如:《自相矛盾》《掩耳盗铃》《拔苗助长》《亡羊补牢》《猴子捞月》等,这些喜闻乐见的成语故事很简短,含着的道理却很深刻,这就是寓言。亡羊补牢寓言故事始一“反”焉“反”通“返”,往返甚矣,汝之不惠“惠”通“慧”,聪明河曲智臾亡以应“亡”通“无”,没有一厝朔东“厝”通“措”,放置通假字险:形容词活用为名词,险峻的大山。1、吾与汝毕力平险2、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名词用作动词
4、,用箕畚装。3、面山而居面:名词用为动词,面向着。词类活用阳古义:山之南,水之北今义:太阳阴古义:山之北,水之南今义:阴天古今异义指古义:直,一直今义:手指曾古义:乃,并今义:曾经诸古义:之于今义:各个、许多已古义:止今义:已经荷古义:负荷今义:荷花息古义:叹气今义:休息虽古义:即使今义:虽然之代词,他。例:跳往助之。助词:的。例:隐土之北。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例:甚矣,汝之不惠。虚词用法而表承接:何苦而不平表修饰:面山而居表转折:而山不加增其代词:其妻献疑曰语气词加强反问语气:其如
5、土石何以介词:以残年余力连词:河曲智实亡以应焉语气助词:始一反焉语气代词:且焉置土石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愚公移山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聚室而谋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译文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本来在冀州南边,黄河北岸的北边。北山下面有个名叫愚公的人,年
6、纪快到90岁了,在山的正对面居住。他苦于山区北部的阻塞,出来进去都要绕道,就召集全家人商量说:“我跟你们尽力挖平险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再说,往哪儿搁挖下来的土和石头?”众人说:“把它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边。”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上了山),凿石头,挖土,用箕畚运到渤海边上。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孤儿,刚七八岁,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冬夏换季,才
7、能往返一次。河湾上的智叟讥笑愚公,阻止他干这件事,说:“你简直太愚蠢了!就凭你残余的岁月、剩下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都动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北山愚公长叹说:“你的心真顽固,顽固得没法开窍,连孤儿寡妇都比不上。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却不会增高加大,还怕挖不平吗?”河曲智叟无话可答。握着蛇的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怕他没完没了地挖下去,向天帝报告了。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感动,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那两座山,一
8、座放在朔方的东部,一座放在雍州的南部。从这时开始,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南岸,再也没有高山阻隔了。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首先交代故事背景,指出太行、王屋二山的面积、高度和地理位置,为下文移山、负山等情节做铺垫。第二部分(2):写愚公提出移山的主张,全家人又讨论决定了运土方案,而后立即行动,上山“叩石垦壤”,这是情节的开端。整体感知第三部分(3):写河曲智叟闻讯赶来,阻止愚公移山,愚公驳斥了他的错误观点,阐述了人力无穷、自然能被征服的思想,这是情节的发展。第四部分(4):写“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