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9154179
大小:20.15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9-29
《浅谈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与教学实践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与教学实践研究论文关键词: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论文摘要:为了适应新世纪人才素质的需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针对以往学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以“运动技术为中心”的现象,山西大学坚持“三个面向”,立足改革,勇于创新,在探讨体育教学目标、体育教学思想的基础上,结合本校实际,对体育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与方法、考核办法等方面进行了整体改革与实践尝试,取得了可喜的教改成果。 1.研究目的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高校教育整体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体育教育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从许多研究中发现,我国学生的体质与
2、发达国家相比,无论是在身体形态、身体技能、身体素质等显性指标方面,还是在体育能力贮备、体育文化素养、终身体育思想及自我锻炼习惯等隐性指标方面,都有明显差距。究其主要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长期以来高校体育课程内容和课程设置上与中小学相比,没有多大变化,没有从根本上体现出高校体育课的特点和优势;其二,体育教学只注重竞技运动技术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压抑了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特点;其三,体育教学的任务过分强调所谓的增强学生的体质,忽视了体育知识和科学健身方法的传授,忽视了体育能力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以适应新世纪人才
3、培养的需要,是一个颇为重要的课题。山西大学作为山西省的最高学府,理应走在改革的前列,抓住机遇,勇于探索,将现代高校体育教育的思想方法,运用到体育课程改革之中,努力探索一条顺应时代潮流,适应新世纪高校体育特点的现代体育教学之路,为培养新世纪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2.研究方法 根据本课题的性质与特点,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研究:一是案例分析法,以山西大学1997级、1998级、1999级本科生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为典型进行分析,探讨高校大学生新型体育课教学模式;二是采用文献资料法和调查咨询法,了解和掌握兄弟省市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情况;三是归
4、纳、演绎法,对相关文献、数据、信息进行分析,认真总结近年来我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经验、教训,从而构建适合现代大学生身心健康并具地方特色的高校体育教学内容新体系。 3.研究结果 3.1 存在的主要问题 20世纪90年代前期为适应高等教育体制的变革,各高校抓住了学校工作的中心——教学,进行了改革与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后续改革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但从总体上看,高校体育教学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为:(1)指导思想不明,教学目标不清;(2)教学内容陈旧,缺乏时代性、前瞻性,缺乏体育课的魅力;(3)教学方法呆板,缺乏灵活、多变的有效的健身
5、方法;(4)组织形式单一,缺乏多样性,限制了学生的自主学习。 3.2 改革的基本思路和指导思想 3.2.1 改革的基本思路 (1)改变传统的以运动技术教学为中心的旧体育教学体系,逐渐向“快乐体育”、“终身体育”、“主动体育”的教育方向发展,以尽快适应现代社会人才培养和快节奏工作、生活的需要;(2)从全面健身、终身受益的观点出发,使大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理论知识、技术和技能,突出具有健身价值,适合大学生生理、心理特点的内容;(3)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4)克服“千校一面”的倾向,创建本校特色。 3.2.2
6、改革的指导思想 为适应当今高等教育发展的大趋势,满足大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需要,学校在课程设置上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特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余地。根据学校的体育场馆设施、学生的体育基础与兴趣以及教师的专业特长,目前我校体育课程设置有基础课、选项课、选修课、保健课等类型。其中选项课开设的可供学生选择的项目有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武术、健美操、搏击、游泳等;对于选修课,学校则充分发挥自身拥有较强的专业体育师资力量和其他院系拥有一定数量的心理学教师的优势,开设了大量有关身心健康的课程供学生们选修,如《心理学》、《心理卫生》、《大学生身心健康与成
7、才》、《桥牌》、《围棋》、《网球》、《羽毛球》、《健美体操》《形体》等。所有项目的设置不分男女,为学生今后从事体育锻炼提供了能力储备,同时为学生在不同年龄阶段选择理想的运动项目提供宽松的选择余地,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爱好体育课的积极性。 3.3.3 优化课程内容 学校体育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和手段,所要追求的目标应当包括学生的体质基础、心理发挥水平、体育文化素养与终身体育能力等。因而教学内容从多元化、全面性、发展性的教学目标出发,坚持“四个注重”,即注重体育理论知识的科学性和针对性,注重选择适应未来职业的业余生活特点的内容,注重增加
8、与健康有关的教学内容,注重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与人文素质相结合,知识体系与方法体系相结合。如大幅度提高了理论课教学时数,由原来的8学时增加到现在的16学时(不包括各个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