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9126853
大小:19.95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9-28
《工程教育认证制度背景下的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教学改革启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工程教育认证制度背景下的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教学改革启示 摘要:工程教育认证制度通过设定专业标准和连接专业准入制度,可有效提高高校工程专业教学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应从提升专业内涵、严格认证标准、建立衔接机制、加大专业学会参与等方面强化工程教育认证制度。与传统学科相比,环境工程专业具有基础口径宽、方向分散和教师工程经验缺乏等特点,应以工程教育认证为契机,从持续培养教师工程能力、强化学校专业特色等方面进行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教学改革。 关键词:工程教育认证;环境工程;本科教学 目前,我国普通高等学校的工科
2、在校生约700万人,居世界首位。但高等工程教育中普遍存在课程体系陈旧、实践教学偏少和教师缺乏工程经历等问题,导致学生专业面窄和实践能力不足,难以满足企业的用人要求。工程教育认证通过引入第三方机构对相关专业进行认证,可有效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其作用正日益受到政府、高等院校和企业的重视[1]。 国际上有3项关于工程教育学历的国际性协议,即《华盛顿协议》、《悉尼协议》和《都柏林协议》。其中《华盛顿协议》签署时间最早、缔约方最多,是世界范围知名度最高的工程教育国际认证协议,也是另外加入两份协议的基础[2]。目前《
3、华盛顿协议》的签约成员包括美国的ABET、英国的ECUK等13个组织,另有德国和印度等5个国家的认证组织为准签约成员。我国的工程教育认证始于XX年,当年成立的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委员会,标志着我国工程教育认证制度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截至XX年,可进行认证的工程专业数量已从4个增加到10个。 工程教育认证制度是工程专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虽然其不直接进行工程知识的生产和传播,也不直接进行专业人才的培养、管理和雇用,但它通过设定专业标准为工程专业人才和就业市场实现无缝衔接,在二者间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
4、。尽管“认证”的功能是有限的,但其对工程专业的专业主义理想的实现则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高等学校的学术组织的特性和知识创新、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的基本功能,为专业发展和专业认证提供了科学的基础、提供了专业人员的准备和文化萌生的制度环境。工程教育认证则通过规范学生的知识、技能与道德标准,为其进入工程专业领域提供了前瞻性的引导。认证制度与工程专业准入制度相连接,为专业市场的控制和专业地位的确立提供了基本“门槛”,反过来为学校教育功能的实现提供了质量先导,促进了学校专业教育的不断发展和教育质量的稳定和提高。 一、
5、工程教育认证的目标和内容 根据《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委员会章程》,我国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目标是:构建我国工程教育的质量监控体系,推进我国工程教育改革,进一步提高工程教育质量;建立与注册工程师制度相衔接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构建工程教育与企业界的联系机制,增强工程教育人才培养对产业发展的适应性;促进我国工程教育的国际互认,提升国际竞争力。 工程教育认证的根本目标是保证和加强毕业生培养质量和促进高校通过修改教学计划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为达到上述目标,认证机构需具有以下特点:建立明确的学术质量定义以供被
6、评估学校和教学计划去努力实现;要求学校和教学计划必须提供关于学术质量和学生成就的一致、可信的信息以保持公众的信心和投资;鼓励学校为改变和所需的改进而进行自我审查和计划;采用适宜的、公正的组织化政策和步骤进行决策;对其认证活动进行自我审视和检查;拥有和保持可预见的和稳定的资源。 认证机构需制定鉴定标准,以有效地保证学校或教学计划的质量:与学校适应的专业教学目标,提出学生进行工程教育的能力、素质和道德;合理的课程体系,通过理论课程设置、实践环节和毕业论文等培养方式,保证教学目标的达成;合理的师资结构和持续的教师
7、发展政策;充足的支持条件,包括教学经费、教学设施、信息资源和校企合作;学生发展管理体系,包括招生、就业和学生指导等方面;教学管理制度,可进行过程控制与反馈;全方位的质量评价体系,包括内部评价、社会评价和持续改进的措施;针对专业特色,提出具体化的专业标准。 为通过专业认证,学校需结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规定,进行下列活动:定义待评估专业的目标;设计课程帮助学生达到这些目标;根据学校和职业的标准评估学生的学习产出。 二、我国工程教育认证制度建设的发展方向 工程教育认证制度对工程的专业化进程和工程的专业制度的
8、建立具有根本性、战略性的重要作用。结合目前我国正在开展的工程教育认证制度建设,我国可以借鉴国际上的先进经验,大力推动我国工程职业的“专业化”建设,使工程教育认证制度和工程师注册制度尽快形成“专业”的内生机制,缩小与先进国家的差距。 1.进一步提高对专业本质和内涵的认识。对于工程教育中的“专业”特质和专业性问题,国内一些知名学者进行了一些研究,并提出很多前瞻性的建议。朱高峰认为工程专业人才应接受包括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