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7446035
大小:2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8-31
《异丙酚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无痛人工流产的临床观察.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异丙酚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无痛人工流产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观察异丙酚联合米索前列醇应用无痛人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异丙酚单独与异丙酚联合米索前列醇应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手术进行比较,观察镇痛效果、手术时间、用药量、术中出血及人流综合征发生率等指标。结果异丙酚联合米索前列醇应用于无痛人工流产镇痛率100%,手术时间缩短,宫颈软化率高,术中麻醉用药量少,出血少,人流综合征发生率均低,两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异丙酚联合米索前列醇应用于无痛人工流产具有效果好、出血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关键词】异丙酚;米索前列醇;麻醉;人工流产人工流
2、产是避孕失败的一项补救措施,为提高手术质量,减少受术者的痛苦,我院于2005年开始将异丙酚联合米索前列醇应用于人工流产手术,经临床观察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6年6月~2007年6月门诊行无痛人工流产且无阴道分娩史的早孕妇女166例,年龄18~30周岁,停经40~70天,术前均经B超检查证实为宫内妊娠,孕次1~4次,无人工流产手术禁忌及米索前列醇用药禁忌,随机分成两组,A组80例,单独静脉应用异丙酚;B组86例,术前1h口服米索前列醇400μg(嚼碎咽下,不喝水),其他处理同A组。1
3、.2用药方法1.2.1A组术前禁食禁水6~8h,以防术中误吸,术中予以心电监护,异丙醇以1.25~2.5mg/kg,静脉注射,同时观察患者的反应,直到睫毛反射消失后开始手术,术中持续静脉注射异丙酚10mg/(kg·h)至手术结束。1.2.2B组术前1h服米索前列醇400μg(嚼碎咽下,不喝水),其他处理同A组。1.3效果评定有效:患者无痛苦,表情安静自如,朦胧入睡,醒后无记忆。无效:患者感腹痛,表情痛苦,出汗,术中知晓。1.4宫颈松弛效果宫颈松弛是指不需扩张宫颈,7号扩宫器可直接顺利通过宫颈内口;宫颈不松弛,是指宫颈内口需用
4、5号以下的扩宫器逐号扩张;介于两者之间为较松弛。1.5术中出血量用量杯计算出血量,A组出血量为(30.5±38.7)ml,B组出血量为(19.2±6.2)ml。1.6统计学处理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 2结果2.1两组术中镇痛效果比较A、B两组患者术中均无腹痛感觉,表情安静,醒后无记忆,镇痛有效率100%。2.2宫颈松弛情况B组宫颈完全松弛和较松弛达90.7%,A组仅12.5%,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见表1。表1两组宫颈松弛情况比较注:P<0.012.3手术时间、用药量、出血量B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P<
5、0.05),总用药量也少于A组(P<0.05),出血量少于A组(P<0.05)。见表2。表2手术时间、用药量及出血量的对比注:P<0.052.4不良反应A组及B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A组出现轻度呼吸抑制(PO2降至90%以下)3例,停药后轻度恶心3例,无呕吐;B组出现轻度呼吸抑制(PO2降至90%以下)4例,停药后轻度恶心5例,无呕吐。均无需特殊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3讨论异丙酚(2,6-二异丙基苯酚)[1]是一种新型短效的静脉麻醉药,具有诱导迅速、麻醉维持易于控制、代谢快、体内无蓄积、毒性小、恢复快速
6、、完全等优点。其镇痛有效率100%,但异丙酚静脉麻醉是否有宫颈松弛作用,文献报道不一致[2,3]。本研究结果显示:B组的宫颈松弛度明显高于A组,提示异丙酚静脉麻醉本身没有松弛宫颈的作用,其宫颈松弛主要是由于米索前列醇的作用[4]。手术时间及用药量:扩张宫口是人工流产手术中的关键步骤,由于异丙酚为深度镇静剂,如遇宫颈条件差(特别是初次妊娠的少女),扩宫困难时,麻醉状态下强制性机械扩张宫颈可导致患者无自觉地剧烈扭动,有造成子宫穿孔、宫颈裂伤的危险,且由于米索前列醇的子宫收缩作用,使得术者的手感好,确保手术安全进行。由于米索前列醇
7、的宫颈松弛作用,B组减少了术中扩宫颈的时间,使手术时间缩短,减少了麻醉维持量,因此用药量减少。总之,异丙酚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人工流产,具有麻醉效果好,宫颈软化充分,手术时间短,用药量小及可以降低人流综合征发生率等优点,且无明显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参考文献】1陈桂瑜.异丙酚用于人工流产麻醉200例分析.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0,10(16):637-638.2刘艳.无痛人流术46例临床观察.山西临床医药杂志,2001,10(11):850-851.33陈若华.异丙酚用于无痛人流100例临床观察.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8、2003,12:134.4干昌平.口服米索前列醇用于早期妊娠人工流产术前扩张宫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实用妇产科杂志,2006,12:745-747.3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