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7423078
大小:2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8-31
《面神经麻痹48例临床体会.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面神经麻痹48例临床体会作者:刘芳霞,刘宁州,蔡霞,曹满星【关键词】面神经麻痹面神经麻痹是临床常见病,治疗方法很多,现把笔者的治疗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48例,男15例,女33例,其中20~25岁5例,25~35岁12例,35~45岁28例,45岁以上3例。发病原因与诱发因素:风邪外袭,痹阻头面部三阳经脉,导致面部筋脉弛缓失用,发为面神经麻痹34例,其中风邪夹寒者6例,夹热者19例,夹痰者9例。本有正气不足者,致气血运行无力,血瘀于面部脉络,经脉失于荣养,弛缓失用成面神经麻痹者14例。其中病程最短者7天,最长者达6年。1.2症状、体征本
2、组48例均为突然发病,其中额面松弛,目睛外露,额部皱纹消失,鼻唇沟变浅,人中沟、口角歪斜,偏向健侧3例,鼓腮漏气,口角下垂,口涎外溢者33例,仅口角轻度歪斜者6例。另外,双侧均发病者1例,反复发作者3例。2治疗方法2.1风邪内阻者内服牵正散加减方[1]药用白附子、僵蚕、全蝎(去毒)各等份,若偏于风热者酌情加霜桑叶、金银花、连翘、菊花等;肝经风热者酌情加天麻、钩藤、菊花、牛膝等;风寒夹痰者酌情加胆南星、制半夏、木瓜等;若气虚血瘀者用牵正散合补阳还五汤。将诸药粉为细末热酒水冲服,每次3g,3次/d。2.2外治敷贴法马钱子粉0.3~0.5g,撒于风湿止痛膏上,贴
3、于患处,或交替贴于下关、颊车、地仓、太阳、阳白等穴位,每2~3日1次。2.3穴位注射取下关、颊车、地仓、曲池等穴,每次1~2穴,针刺得气后注入药液1~2ml,2次/d。根据证候,药物可选用丹参注射液、黄芪注射液、或维生素B1、维生素B12注射液,也可肌肉注射,以促进神经髓鞘恢复。2.4康复治疗与调护3患者面肌活动开始恢复时就应积极进行功能训练,如对着镜子皱眉、举额、闭眼、露齿、鼓腮和吹口哨等,每天数次,每次数分钟。若眼不能闭者,应戴眼罩以防眼部感染[2],并附以面部肌肉按摩及按压穴位,既能起到治疗的作用,又能防止面部肌肉萎缩。同时积极治疗原发病。3疗效分析
4、3.1疗效评定标准显效:症状或伴随症状明显减轻。有效:症状或伴随症状有所减轻。无效:症状及伴随症状均未得到改善。3.2治疗评定结果本组48例,疗程最短者4周,最长者12周,按上述标准评定:显效35例,占72.9%;有效11例,占22.9%;无效2例,占4.2%;总有效率95.8%。4体会所谓的面神经麻痹,它是由支配面部肌肉的面神经受到损伤而引起的[3],也就是中医所谓的面瘫,即面部肌肉瘫痪的意思,古代文献又称之为“口僻”或“口眼歪斜”。《灵枢经筋》曰:“卒口僻,急者目不合,热则筋纵,目不开。颊筋有疼,则急引颊移口,有热则筋弛纵缓,不胜收故僻。”《金匮要略·
5、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指出:“贼邪不泻,或左或右,邪气反缓,正气即急,正气引邪,歪僻不遂。”其认为本病病机为正气不足,脉络空虚,风邪乘虚入中脉络,气血痹阻,筋脉迟缓而发病。然足阳明之脉,挟口环唇,足太阳之脉起于内眦。阳明内蓄痰浊,太阳外中于风,风痰阻于头面经络,则经隧不利,筋肉失养,故不用而缓。无邪之处,气血尚能运行,相对而急,缓者为急者牵引,故口眼歪斜,因此治疗宜祛风痰,通经络,止痉挛。使风去痰消,经络通畅,则诸证痊愈。故方选牵正散,方中白附子辛散,祛风化痰,并长于泻头面之风,僵蚕、全蝎均能祛风止痉,其中僵蚕长于化痰,全蝎善于通络,三药合用,力专效著,
6、更用热酒水调服,宣通血脉,并能引药入络,直达病所。若偏于热者,加疏风清热之桑叶、菊花;肝经风热者,药用平肝息风之天麻、钩藤;风寒夹痰者,药用化痰息风之胆南星、制半夏;气虚血瘀者,用补阳还五汤合牵正散,以补气活血祛风通络[4],均能取得不错疗效,这充分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思想。外治药用马钱子,性苦寒,有通络止痛之功。足阳明胃经穴:颊车、地仓、下关,均主治口眼歪斜、流涎、眼睑蠕动等功效,用马钱子粉穴位外敷亦有不错的治疗效果。在临床上,症状相对重、病程相对较长的,也采用活血化瘀之丹参注射液和益气养血之黄芪注射液,以及营养神经的维生素B1、维生素B12注射液穴位注
7、射,也取得很好的疗效。在治疗过程中,在面肌活动恢复之始,积极配合面部功能锻炼及保健按摩,也能提高治疗效果。综上所述,运用中医的辨证论治,通过内治与外治相结合、局部与整体相结合、中西医相结合,中医为主,西医为辅的原则和治疗方法,临床观察效果显著,患者也易于接受。【参考文献】1凌一揆.中药学.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1,8.32王士贞.中医耳鼻喉科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1.3王维治.神经病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9.4许济群.方剂学.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5.6.3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