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云南省昆明三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云南省昆明三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ID:16624058

大小:634.07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08-23

【历史】云南省昆明三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_第1页
【历史】云南省昆明三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_第2页
【历史】云南省昆明三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_第3页
【历史】云南省昆明三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_第4页
【历史】云南省昆明三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_第5页
资源描述:

《【历史】云南省昆明三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昆明三中2014—2015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命题人:王应菲审题人:王征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每道题目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40题每题1.5分,本题共60分)1.观察某朝世系示意图,可知,该朝所实行的政治制度是()A.宗法制B.嫡长子继承制C.分封制D.王位世袭制【答案】D【解析】考点:夏朝政治制度。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别图片等历史素材,获取有效信息,比较、分析,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文字关键信息“某朝世系”及图片信息,本题实际上考查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相关内容——夏朝的王位世袭制度(“家天下”)。结合所学

2、知识,分析、判断选项,可知:D项符合题意,正确。其余ABC三项题干图片无从体现,属于无关项,排除ABC。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D。2.“春秋时代灭国在六十以上,但其中大部分是以夷灭夏,和以夏灭夷。诸侯国之间相灭的只占少数,姬姓国相灭的例子更是少数。而在列国内部,大夫固然有时逐君弑君,却还要找一个比较合法的继承者来做傀儡。”材料中的这种现象最能反映A.春秋时期夷、夏之间矛盾尖锐、战争频繁B.宗法制仍是春秋时期维系政治秩序的基础C.春秋时期分封制已经开始逐步地走向崩溃D.三纲五常的伦理观念在春秋时期已经确立【答案】B18【解析】考点:宗法分封制度。A项内

3、容只是材料内容中的部分,并且是作者用来比较诸侯国间相灭的少的,所以A项错误。材料中的“诸侯国之间相灭的只占少数,姬姓国相灭的例子更是少数”表明此时的分封制还没有走向崩溃,所以C项错误。三纲五常的伦理观念形成于西汉时期,所以D项错误。3.张荫麟的《中国史纲》叙述:“郑始祖为周厉王少子友,宣王时始封,在今陕西华县。幽王之乱,郑友寄家于郐及东虢,因而夺占其地,别建新国。”对此材料分析错误的是A.受封的郑国国君是周王室的子弟B.郑国是拱卫王室的主要诸侯国C.郑国的版图在春秋时期发生变化D.幽王时期分封制开始遭到破坏【答案】D【解析】考点:分封制。本题主要考查学

4、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郑始祖为周厉王少子友,宣王时始封”可以看出郑国国君是周王室的子弟,故A正确;结合所学分封制的主要目的是拱卫王室,且分封主体是周王室子弟,故B项正确;由“幽王之乱,郑友寄家于郐及东虢,因而夺占其地,别建新国”可以看出郑国的版图在春秋时期发生变化,故C项正确;D项材料中没有体现,故错误。4.秦汉以后,先秦诸子百家的命运开始分化:成了中华文化的正统和主流;虽在舆论上不大受好评,但实际上主宰了两千年来专制朝廷的庙堂政治;则占据了民间社会的广阔天地,成为幽人隐士的精神家园;只有,在刹那辉煌之后烟消云散。上述论述分别

5、是指A.儒家、道家、墨家、法家B.法家、儒家、道家、墨家C.儒家、道家、法家、墨家D.儒家、法家、道家、墨家【答案】D【解析】考点:本题考查诸子百家的思想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儒家思想在汉代经过董仲舒改造,在汉武帝时期成为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封建社会的统治者治国的思想实际上都是儒家思想和法家思想相结合,即外儒内法,因此法家思想虽在舆论上不大受好评,但实际上主宰了两千年来专制朝廷的庙堂政治,道家主张顺应自然,追求逍遥自在的精神境界,而墨家在经历了战国时期的辉煌后,逐渐衰落,故D项正确。5.“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是温家宝的执政理念,也是

6、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中某一学派的思想与主张。下列各项中符合该学派观点的是18A.“行一不义,杀一无罪,而得天下,仁者不为也。”B.“今小为非,则知而非之;大为非,攻国,则不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而不义之辩乎?”C.“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D.“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答案】A【解析】考点:儒家思想。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及材料的解读能力。题文中体现的是儒家.关注民生、注重和谐的儒家思想。A的意思是:做一件不义的事、杀一个无罪的人就能取得天下,有德行的

7、人是不会做的。正好与题文意思相符,所以A正确。B的意思是:今天干小的坏事,能够知道而且谴责它;干大的坏事,攻打别国,就不知道谴责,反而称赞它,说它义,这样可以评断明白义(适宜)与不义形成的区别吗?体现的是儒家有关义的内容,但与题文关注民生无关;C是法家思想,体现了法家不法其故,不循其礼的改革的理念;D是墨家的尚贤的思想主张。6.《韩非子》:“人主之患在于信人。信人则制于人。人臣之于其君非有骨肉之亲也,缚于势而不得不事也。故为人臣者窥觇其君心也,无须臾之休,而人主怠傲处其上,此世之所以有劫君弑主也。”材料观点①建立在性恶论基础上②认为君臣之间无信任可言③

8、为君主专制出谋划策④成为君权神授的思想来源A.①②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B【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