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6459279
大小:2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10
《化学课堂中开展探究学习的案例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化学课堂中开展探究学习的案例分析 【摘要】课堂教学中实施探究学习,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参与整个学习过程是素质教育向我们每一位教师提出的任务,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化学探究性学习积极性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772(2013)04-041-01 教师作为探究性学习的导师,其任务就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他们自己去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同时,还要为学生的学习设置探究的情境、建立探究的氛围,促进探究的开展,把握探究的深度。因此,实施探究性学习,我们必须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设良
2、好的学习、探究环境,把时间留给学生,把想象的空间留给学生,把认知过程留给学生,把交流和评价的权利留给学生。 在本节课教学中,开始采用提问引入法,并配有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创设实验探索的情境:用酚酞试液检验。 一、个案研究∶盐类的水解 创设问题情境,引发探究。为了让全体学生都能够参与探究,教师在设疑时,必须认真研究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同时对学生自己的情况进行全体分析,重视学生不同方面的智力差别,努力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精心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问题,使学生凭已知去探索求知,利用已知去解除疑惑。问题要有一定的难度,否则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但
3、又要能让学生尝到探究的成果,足以引发探究、求知的欲望,并能引发新的问题。 案例∶学习《盐类的水解》 【引入1】大家都知道酸的溶液显酸性、碱的溶解里显碱性,那么盐的溶液显什么性呢?并举便说明。 教学中,我一开始就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思考,一些学生说“有的显中性,有的显碱性,像NaCl,Na2CO3溶液”也有个别学生说:“既然有显中性,有的显什么性,应该也显酸性的吧。”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又提出了下列问题: 【引入2】要想知道盐的溶解到底显什么性,最可靠且最简单的方法是什么? 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脱口而
4、出:查资料(包括课文)、上网搜索。只有少数学生认为对于学习化学来说最可靠的方法应该是做实验。于是我一方面肯定了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之多,另一方面又强调要注意考虑课堂上现有的客观条件。 【引入3】请问CH3COONa溶液、NH4Cl溶液、NaCl溶液分别显什么性? 为了让学生全面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诱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课堂上我设计了一组有启发性的,由浅入深的问题: 【问题】溶液显酸、碱、中性的根本原因是什么?CH3COONa溶液中存在着那些电离?CH3COONa溶液显碱性、说明什么问题? 结合水的电离平衡分析使【OH-】
5、【H+】的原因可能有哪些?到底是什么原因使CH3COONa溶液中的【OH-】【H+】?CH3COO-是阳离子,阴离子会不会破坏水的电离平衡?盐类水解的实质是什么?举例说明哪些盐溶液显酸性?哪些显碱性?哪些显中性? 然后组织学生讨论、探究、层层深入,一步一步的接近目标:“盐类水解的实质”。经过这样的学习,学生获得的知识是很难忘记的,即使忘记,还可以进行分析、推理,得出结论,还经历了发现知识的过程,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主动探究知识,总结规律,学会思考,学会学习。 二、案例研究的讨论 探究性学习不是被动的记忆,理解教师传授的知识,而是敏锐地发现问题
6、,主动地提出问题,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探求结论自主学习的过程。通过在化学课堂中实施基于探究的合作学习,得出如下一些结论。 1.学生的活动 学生在课堂上的科学包括一系列活动,如他们需要观察研究对象,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需要利用已有的知识,经过深思熟虑对问题做出猜想、提出自己的假设;需要搜集有关信息资料,对假设的逻辑含义进行推断;需要设计调查或实验方案,实施调查或实验过程;需要搜集、分析和解读数据,运用证据做出答案或解释;需要利用各种形式交流得出各种科学结论,并对实验过程及结果进行反思,对各种不同的评价作出客观的反应等。 2.教师角色的转
7、变 教师的活动从传统的讲授道质疑、探究以及推动学生的讨论。在探究过程的各个阶段上,教师的工作都是指导,激发和鼓励他们学习,推动科学探究活动,为此,课堂上教师的言行要适应学生们开展探究活动的特定要求,要善于选择指导他们学习的时机和方法,要恰到好处地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探究手段,如信息资料,要及时的点拨他们思考问题和领会其探究性操作意义,要以挑剔的眼光审视他们的做法。同时教师的引导对于课堂讲解的成功也是非常重要的。 3.课堂讨论的意义 真实的讨论带有不可预知性,教师必须准备放弃一些控制,从不同的角度对学生进行提问。然而,对于学科性课程,经常会有正确
8、或错误的答案。如思维方式有待教师去澄清,在讨论结束时,学生的分歧没有被解决,关键的地方还没有达成一致,或者相关的材料没有很好的从不相关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