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先秦到西汉到宋明

从先秦到西汉到宋明

ID:16123760

大小:2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8-08

从先秦到西汉到宋明_第1页
从先秦到西汉到宋明_第2页
从先秦到西汉到宋明_第3页
资源描述:

《从先秦到西汉到宋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从先秦到西汉到宋明,天人合一总体上经历了一个由高到低的下滑过程,以至于最后完全脱离了其本来的意义,使中国文化失去残缺的灵光,沦为缺少神圣之维的人本主义。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同时也是最为今日中国人所忽视的部分。中国人之所以忽视天人合一,而注重伦理道德,与天人合一本身所存在的缺陷具有直接的关系。由于缺少神圣的启示,中国的天人合一从源头开始就缺少清晰的界定。这注定了天人合一的不断下滑。从先秦到西汉到宋明,天人合一总体上经历了一个由高到低的下滑过程,以至于最后完全脱离了其本来的意义,使中国文化失去残缺的灵光,沦为缺少神圣之维的人本主义。上古

2、的天人合一先秦特别是春秋之前的上古,是天人合一滥觞和初始的质朴时代。尽管由于缺少特殊启示而搀杂了很多迷信的成分,上古的天人合一毕竟保持了其基本的真理因素。上古的天人合一十分明确,其实质就是神人合一。尧舜禹时代的中华先贤敬畏上帝,以人格神为造物主,相信这位神主宰宇宙和世间一切人事物。在这种信仰之下,才产生了和平禅让的千古美谈。然而,尧舜禹时代并非完美无缺。就天人合一思想本身而言,那时已经埋下了堕落的因子。在敬拜上帝的同时,那时的古人,也已经开始敬拜多种神灵。到了夏朝,对至高上帝的敬拜逐渐泛化为鬼神崇拜。至周代,中国人的崇拜更完成了由“帝”向“天”的

3、转变。同时,在周人心目中,“上帝”与“鬼神”这两种信仰对象已逐渐含混不清,合而为一,最终,“鬼神”取代了“上帝”,成为周人信仰的核心。春秋战国的天人合一在春秋战国时代,天人合一思想进一步下滑,但基本维持了上古天人合一的核心部分。孔子秉承了周人的观念,他虽然敬天,但无法把握上天的大道,只能慨叹“大道隐没”。他以“鬼神”的观念取代了上帝,却无通“鬼神”之术,只能“敬鬼神而远之”。孟子的天人合一思想比比孔子更为清晰。孟子认为天是最高的有意志的人格神,天主宰万事万物,天意是不可抗拒的。同时,孟子认为,人性源自天性,即源自神性。荀子秉承了儒家“天人合一”的

4、天命观,相信天是人间统治者的圭臬。不过,荀子虽相信天有道德属性,却否认天人之间的相互关系。荀子并不象孟子一样相信人性源自天性。墨子的天人合一命介于孟子和荀子之间,他和孟子一样,坚定地相信鬼神的存在,且相信天有意志,有作为,主宰着自然界和人世间的一切事物。然而,墨子不相信命运,反对孔子“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的说法。在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方面,墨子的思想与荀子是接近的。孔子、孟子、荀子、墨子在天人合一观念方面虽有细节的不同,但本质上是相通的。他们都继承了周人的鬼神观,认为鬼神一体。神鬼不分是儒家思想者共同的特点,这也是那个时代的整体认知水平。儒家天人合

5、一思想的这种特点,表明他们是处于迷信的状态,而非信仰的高度。西汉的天人合一董仲舒达到了天人合一的顶峰,正因为如此,他才能够完成儒家文化集大成的任务。他不仅阻挡了孔孟等儒家先贤在天人合一思想方面的下滑,还丰富了上古天人合一思想并超越了其曾有的高度。董仲舒关于天人关系的阐述,的确是令人惊叹的。他不仅进一步明确了天人之间的主从关系,还提出了天人关系的三个层次:一是天人在形体结构上的一致;二是天人在思想和道德意识上的一致;三是天人之间的互相感应。在此基础上,董仲舒指出,人是天的副本,是天照自己的模样复制的。同时,人在宇宙万物中具有卓越的地位与价值,天是人

6、生命的源头,人是天的彰显和代表。这些光辉的思想与圣经关于天人关系的启示达到了惊人的一致。不仅如此,在天人合一的基础上,董仲舒所构筑的“三纲五常”之伦理体系,也完全符合圣经的伦理。宋明理学的天人合一宋明理学实际上是儒家的掘墓人。作为宋明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以“理气”论代替了鬼神论,等于颠覆了儒家的世界观。朱熹的“理气”论兼具柏拉图的逻各斯和老子道哲学的色彩,在此基础上的天人合一是伪天人合一。在圣经的神圣启示中,真理不仅仅是“理”,还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格。真理不是道理,而是基督这一具体的神圣生命。因此,基督所说的道理和他这个神圣的人格不能分开。柏拉图的

7、“逻各斯”是死的理念、老子的道是死的道、朱熹的“理”是死的理,惟有耶稣基督是真理,是活的理,即充满神圣生命的理。在朱熹的基础上,王阳明走得更远,也更虚空。王阳明与陆九渊等人强调“理不在心外,心即是理。”因此,人心即是天地万物之心。一个堕落的人能够成为天地万物的圭臬,这无疑是人类的极端自义和彻底的人类中心主义。王阳明解构了天人合一思想,却被人誉为天人合一的集大成者,无疑是因为他们根本不了解天人合一的真正意义。天人合一的下滑与蜕变综观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可以清晰地看出它的演变经历了这样一个明显的轨迹:高(上古)--次高(孔孟)—最高(董仲舒)—低

8、(朱熹)--最低(王阳明)天人合一思想首先在上古达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这一阶段天人合一的实质是神人合一。其后,在春秋战国时期,天人合一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