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描述:《《小学语文教学研究》教学辅导五(2011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学语文教学研究》教学辅导五(2011秋)2011年9月第九章一、考核要求 1.了解语文课程评价的功能。 2.理解语文课程评价的策略。 2.能结合教学实践,探索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的科学评价方法。二、学习建议: 1.把握语文新课程评价理念,梳理语文教学评价的种类和具体方法。 2.选择一个教学单元,根据评价方法进行实践操作。 三、本章的重点:语文教学评价的实践操作。 1.书面考试(纸笔测验)。 书面考试是学习评价中最常用的一种类型。规范的书面考试过程应包括决定:考试目的、制定考试大纲、编
2、制双向细目表、编拟试题、组合成卷、试测、施行及评分、分析考试结果、解释分数等这些步骤。但是目前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即使是一些市区统一命题考试,较多是临时组织教师或任课教师凭经验主观命题,无双向细目表,对题库中的题目也不经试测、校正就直接施用,一些基本问题如信度、效度等也无法作科学的回答。 要学会编制按知识要点进行纵向设计和按能力水平进行横向设计的“双向细目表”。编制“双向细目表”是书面考试科学命题的一个关键环节。所谓的“双向”是指测验的具体知识和能力水平。 “知识”是指语文学科方面的知识内容,“能力”是指通过语文教学在认
3、知和行为上要达到的目标。编制双向细目表就是根据各种语文知识、能力的重要程度分配题目和分数。 如何编制双向细目表呢? (1)按知识要点进行纵向设计。 这个过程包括:①列要点。先要认真分析教材,把教材中的知识点找出来。然后列出其中重点,通常是把新授的、经过一定训练的内容,作为测验重点。②定比例,即确定每一类要点应占的分数比例。 14上表侧重于书面考试。其实按照课程标准,语文考试应该从拼音、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进行试卷编制的纵向设计,按不同学段确定这五个方面分数比例。 (2)按能力水平进
4、行横向设计。 按能力水平进行横向设计这个过程包括: ①将能力要求从左到右逐步列出,这张表列出了五项: 识记-理解-运用-分析-综合 也有人根据小学语文教学的特点,简化为三项: 识记-理解-运用 积累-理解-运用 ②参照本次评价目标分配分数。低年级识记分数比例应高一些,随着年级升高,运用分比例逐步提高,识记分数比例逐步降低。 (3)将双向设计合计总分,根据各知识点的内容进行调整。 同时,还要学会关于客观性试题和论文式试题的科学命题。要掌握多种评分方法,并学会对考试结果进行难度分析和区分度分析。 2.表现性评
5、价。 表现性任务的评价——真实性评价,就是让学生通过实际任务来表现他们语文学习成就,表现性任务的评价既能反映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又能揭示学生非认知“行为”,如态度、责任心、合作精神等。由于它将评价的内容和过程自然融合一体,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正大力尝试的一种评价实施方式,在我国中小学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就是成长纪录袋。 要掌握结构性表现测验、口头表述、模拟表现、实验、作品、项目以及成长记录袋等常用的表现性评价方式。 要理解成长记录袋的功能及其建立的步骤。成长记录袋是指用以显示学生学习成就或持续进步信息的一连串表现、作品、评
6、价结果以及相关记录和资料的汇集。 成长记录袋具有如下功能: ①使学生参与评价,成为评价过程的主体; ②使学生、家长和教师形成对学生进步的新看法; ③促进教师对表现性评价的重视; ④便于向家长展示,给家长会提供学生进步的具体证据; ⑤将教学重点集中在重要的表现活动上; ⑥有助于找出课程需要改进的方面; ⑦提供诊断用的特殊作品或成果; ⑧可供汇编累积起来的学生学习证据和案例。14 关于如何建立成长记录袋,教材上介绍了七个步骤,大家在实践中可以参考。 四、本章的难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方法。这是一个尚未
7、解决的问题,教材写得也不多,将它作为难点,意在引领学员共同探索,将其作为一个科研课题。大家知道,从1948年起,美国布卢姆教授和同事对教学目标分类体系的课题进行了大规模的研究。布卢姆认为各种意识水平都可以用行为形式表现出来,并把它们区分为三个领域——认识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他认为教学目标分类的作用就在于向教师提供一套统一的术语,以为测量评价教学效果和编制测验题提供客观标准。在三个领域中,布卢姆本人的贡献主要在认知领域。美国教育学者柯拉斯霍于1964年出版了情感教育目标分类专著。他认为,情感领域的教育目标主要包括态度
8、、兴趣、理想、欣赏和适应方式等。其亚领域可分为接收、反应、价值判断、价值的组织和价值的个性化5项。但也有人持不同意见,如学生可能先有了“价值判断”而后才“接受”(注意)某些事物。还有人认为情感目标在教学中难以控制,很难测量。本章也提供了法国学校评估学生学习态度的标准和国内学校让学生对语文兴
显示全部收起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