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5926970
大小:50.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8-06
《2005-2006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期中考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05-2006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一、书写(5分)1、将下面四个成语的汉字补全,用正楷或行楷抄写在方格内。(5分)盘qiú卧龙获益fēi浅抖sǒu精神明察秋háo二、积累与运用(15分)2、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瑰宝,请按要求填写下列诗句:(9分)①潮平两岸阔,。(《次北固山下》)②几处早莺争暖树,。(《钱塘湖春行》)③,,古道西风瘦马。(《天净沙·秋思》)④,却话巴山夜雨时。成语“剪烛西窗”就出自这句诗中。⑤《龟虽寿》中千古传诵的名句是,志在千里。,壮心不已。⑥
2、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题破山寺后禅院》)3、下面是四则广告语,请从语言的角度对你认为最差或最好的一则作简要的分析。(2分)A、电脑广告:“码”到成功,无“网”不胜B、园林广告:小草正在成长,请勿打扰C、饭店广告:你不来是你的错,你来了以后再不来是我的错D、交通广告:事故多发地段,此处已死亡5人4、请仿照下面句子的形式和修辞手法,从“大树”、“鲜花”、“果实”中再选择两个作为“生命”的喻体展开叙写,与前一组句子构成意思相近的排比句。(4分)假如生命是一株小草,我愿为春天献上一点嫩绿;,。,。三、文言文阅
3、读:(15分)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为朋友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5、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家和家。(1分)6、解释加点的字:(4分)人不知而不愠愠()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4、信()学而不思则罔罔()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省()7、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3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通意思是由,诲女知之乎!通意思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通意思是8、翻译下列文言句子(4分)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9、找出文中你最欣赏的一句话,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体会。(3分)四、课内现代文阅读(10分)春(片段)1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2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润朗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3小草偷偷的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
5、,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4①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②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③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④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⑤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10、第1段用了哪两种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2分)11、从第3段中分别找出描写小草的情态
6、、质地、色泽和长势的词语。(2分)①描写情态的:②描写质地的:③描写色泽的:④描写长势的:12、第4段的描写对象是()(1分)A、桃花、杏花、梨花B、野花C、春花13、第4段中的④句中“闹”字用得好,理由是()(1分)A、突出花香蜂多B、突出嗡嗡的声响和热闹的景象C、AB两项兼而有之14、第4段是按从到的顺序写的,显示这种顺序的词语有、、。(2分)15、试分析第4段中各句的描写角度:(2分)第①②句觉第③句觉第④句觉第⑤句觉五、课外阅读(15分)向生命鞠躬⑴早就想带儿子爬一次山,只是这一想法的实现已是儿子两岁半
7、时的初冬。⑵初冬的山上满目萧瑟,刈(yì,割)剩的麦茬已经黄中带黑,本就稀稀拉拉的树木因枯叶的飘落更显得孤单,黄土地少了绿色的润泽而了无生气。置身在这空旷寂寥的山上,更多感受到的是一种原始的静谧和苍凉。⑶儿子发现了一只蚂蚱,我感到十分惊讶,我想这绝对是这山上惟一至今还倔强地活着的蚂蚱。⑷我蹑手蹑脚地靠近去。它发现有人,蹦了一下,但显得已很衰老或孱弱,才蹦出去不到一米。我张开双手,迅速扑过去将它罩住,然后将手指裂开一条缝,捏着它的翅膀将它活捉了。这只周身呈土褐色的蚂蚱因惊惧和愤怒而拼命挣扎,两条后腿有力地蹬着。我
8、觉得就这样交给儿子,必被它挣脱。于是拔一根干草,将细而光的草秆从它的身体的末端捅入,再从它的嘴里捅出。蚂蚱的嘴里滴出淡绿色的液体,它用前腿摸刮着,那是它的血。⑸我将蚂蚱交给儿子,告诉他:“这叫蚂蚱,专吃庄稼的,是害虫。”⑹儿子似懂非懂地点头,握住草秆,将蚂蚱盯视了半天,儿子还没有益虫害虫的概念,在他眼里一切都是新鲜的。⑺“跑了!跑了!”儿子忽然急切地叫起来。⑻我扭头看去,见儿子只握着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