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5829804
大小:2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8-06
《信息时代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信息时代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研究 作者简介:朱奕璇(1989,12-)女,汉族,甘肃兰州,研究生在读,西北师范大学,研究方向:高校思想知足教育。 摘要:社会发展进入信息时代后,信息技术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思维及习惯等造成的影响越来越大,其为大学生营造出一种全新的媒体环境。本文以信息时代为环境,重点研究了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途径,并指出创新应符合时代环境的要求,以实现网上和网下的交流互动;并要准确划分出信息时代环境下的教育主客体,以便以科学、合理的“教育者主导”理念指导政治教育;应在信息时代的环境要求下建立完善的保障
2、体系,以确保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切合大学生的实际状况。 关键词:信息时代环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 一、引言 支撑信息时代的信息技术主要包括互联网、数字以及移动通信等,用户通过电脑与手机等传播平台获取这些技术所提供的相关服务与信息。大学生的性质决定其受信息时代的影响最为广泛。因此我们应着重研究信息时代对大学生造成的一系列影响,并准确认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面临信息时代时所遭遇的机遇及挑战,进而有效改善高校的育人环境;怎样在信息时代的大前提下有效改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并实现教育方式的创新,进而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拥有较强的针对性
3、及有效性,是当前高校管理人员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二、科学把握信息时代环境的新特点,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 1.信息时代下的教育环境 信息时代下的新媒体教育环境和传统环境相比较虽大的特点是具备虚拟性。具体是指将现实的人或事物通过信息技术虚拟化后以数字的形式展现在传播平台。虚拟性、大容量信息性和互动性以及突破时空限制性等糅合在一起,形成了新媒体教育环境的特性,并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造出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发展环境。 2.信息时代环境下的高校育人方式创新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应随着社会环境的变迁和发展而不断创新。大学生作为
4、接受信息时代最前沿的人群,其思想素质将会受到非常大的影响,因此高校要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创新,使其符合时代的要求。信息时代环境的构成因素可看做是由现实的人和事物虚拟得来,同时也对其有所延伸。因此环境在信息时代具备虚拟和现实两大特性,而构成新媒体环境系统的要素则是虚拟和现实两大世界的交互影响。虚拟世界来源于对现实世界的虚拟化,其所出现的任何问题都在现实世界中有所对应,其解决方法也必然要从现实世界中寻找。但是虚拟化不等于复制化,因此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并不等于现实世界的“数字版”。所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实现方式创新,就必须要
5、以新兴传媒技术作为传播途径,以实现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之间的相互作用、渗透以及转化等。虚拟与现实的连结、网上与网上的交互,将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创新的思想支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营造客观学习环境时应将参与教育活动的主客体考虑进去,并重视其思想观念的培养,进而使政治教育在信息时代也能发挥出育人功能,同时也为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创新提供新理念。 三、信息时代环境下的教育关系及教育理念的转化 1.教育关系发生的转化 处在信息时代的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仍然是虚拟主体的交往活动,但却具备一定差异性,差异性使虚拟主体在活动中出现
6、主动引导和被动追随两种状态,即出现活动的主客体。和传统观念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相比这种新型活动关系具有一些特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点:一构建特有情境。在信息时代的大环境下,教师和学生这对教育主客体关系必须处在特定情境中才能得到体现,也就是将教师和学生的身份、人格、角色以及地位使用信息技术进行虚拟化,并把虚拟结果体现在特定情境下,并突破现实身份和地位的限制,因此信息时代环境下的教育关系转化要因时因地完成。二做到动态应答。信息时代环境下的高校政治教育主客体必须要在相互应答的基础上建立关系,即教师发出的信息要得到学生的认可和接受,若教师
7、发出的教育信息没有得到学生的积极应答,则教育主客体关系将不能实际形成。信息时代环境下的高校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信息在此环境下具有自由选择、自由流动以及身份隐匿等性质,因此教育关系也在不断变化中。教师是传播政治教育信息的主体,学生的接受教育信息的客体,两者的主客体关系在相互适应和相互促进以及相互转化的过程中,不断发生着演变。 2.重视教育理念的改变 信息时代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进行关系理念转变,即就是转变以前以教育者为主体的理念,避免走灌输教育的老路,并在正确理解教育主客体关系的基础上,使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
8、得到有效发挥,进而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完成方式创新。高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准确定位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主客体关系,要营造出一种平等互动的教育关系,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要顾及学生的思想与感情,并在平等的基础上和学生进行一对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