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576173
大小:28.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7-11-12
《“加速度概念”探究式教学的设计思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加速度概念”探究式教学的设计思路“加速度概念”探究式教学的设计思路“加速度概念”探究式教学的设计思路“加速度概念”探究式教学的设计思路“加速度概念”探究式教学的设计思路“加速度概念”探究式教学的设计思路“加速度概念”探究式教学的设计思路浙江上虞中学 樊伟新高中物理新程标准在程目标上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高中物理程应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使其逐步形成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应当说,在高中物理新教材中蕴含着众多的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资。高一新教材《速度改变快慢的描述 加速度》就是其
2、中一例。《速度改变快慢的描述 加速度》比较合理地安排在学生已知匀变速直线运动之后,这给学习加速度这一概念降低了台阶,但笔者认为,不能简单地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简单得出加速度这一概念,正如《教师用书》中所述“加速度是力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也是高中一年级物理中比较难懂的概念”,所以,我们必须改变教学策略,更好地落实知识和能力的培养。探究式教学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在实际应用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现将本的设计思路展示给大家。一、构思过程这一节是概念,但加速度的概念不像质点等概念那样,质点概念虽然抽象,但由于学生有直觉思维为基础,还是比较容易理解的,而加速度这个概念具有“动态性”,对学生说更加抽象,更
3、加难以理解,应更讲究教学策略。一般对概念的教学方法有:(1)直接给出概念或定义,然后对此进行巩固练习,加深理解。(2)提供一大堆数据或物理现象,归纳出共同点,然后给出概念,再巩固练习,加深理解。对加速度概念的得出应采取第二种方法较好,因为。它是从易到难,从现象到本质,从形象到抽象,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容易为学生所接受,具有探究性的特点;然而,许多教师认为,概念是人为规定的,作为学生,用不着再去探究了,但是我想,让学生用探究的方法,“走”一遍加速度概念的建立过程,应当是学生掌握加速度概念的最有效途径。而且,这也是创新精神的反映。所以,这节围绕着“探究性”而展开。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是,要
4、得出加速度概念所需的一系列速度值从何而?绝大多数教师的方法是提供一堆现有数据或自己“造”一堆数据,然后用列表形式展示给学生,再由教师归纳得出。这种方法虽然有效,但它缺乏科学性和可靠性,学生会认为教师在“造假”,为避免这种不必要的质疑,最好的方法是进行实验,现场采集数据。这样,既体现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体现了真实性,可靠性,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那么,如何把物体运动的速度测出呢?由于实验室没有现成的测速度的仪器,必须要设计一个实验,而且要求实验精度高(准确),速度快(省时间),因为一节只有4分钟。然而,设计测速度的实验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探究资,所以,我特意安排在前要求同学们设计
5、一个测速度的实验方案,结果上回答时学生提供了很多方案,主要如下:(1)利用交通警察查违超速车辆的测速仪。(2)把汽车上的速度仪表拆下装到所研究的物体上。(3)以汽车为研究对象,我们坐在汽车内看速度仪读数据。(4)在玩具汽车上装一套定时装置,使其能每隔相等的时间滴下一滴墨水在下面的轨道上,只要测量两滴墨水之间的距离就可算出速度。()利用匀速直线运动的公式:S=vt,如果测定斜面上A、B、、D、E等各点的速度可用水平面上物体运动的位移除以所用的时间。然后变换倾角。再测各点速度,如上图。我不禁感慨,当任学生的思维驰骋时,会想出这么多的方案,有的,简直快要发明打点计时器了(在这节之前还未曾提到
6、打点计时器)。但是学生提的这些方案可操作性不够,于是类似地我提出了自己的方案:利用气垫导轨和数字计时器,向学生说明测量物体的挡光时间,再用挡光片的宽度除以时间即为物体在挡光处的瞬时速度,利用两只数字计时器可以测定一处挡光到另一处挡光的时间段,这既测出了某个位置的速度,也测出了两个速度变化所用的时间,就可以比较速度变化的快慢了。配以事先做好的Authrare,将测得的时间输入,很快可得速度值。在肯定学生提出的方案的同时,说明我的这种方案是费时少,精度高,但学生很难懂其原理,这里再借助多媒体动画向学生解释原理,清楚又易懂,如图2。那么,怎样引呢?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使学生的思维发展能循
7、序渐进,不感觉知识出现的突然性和为什么要有加速度概念等一系列问题,设计了一组直观感受的实验,让学生在磕磕碰碰中学知识;对图3(a)说明:看这个小球在轨道上的速度在慢慢的增大。(强调慢慢)。对图3(b)说明:这个小球在这个轨道上的速度增大得较快!(强调增大快)问:请大家比较这两个小球的速度变化的快慢情况?由于无法用肉眼看出,给学生设置了障碍,设置了悬念,并在学生猜想与假设的基础上进行自主地探究。到这里,整节的思路已基本形成,即:学生主观感受(感受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