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介入术后并发假性动脉瘤5例的诊断治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介入术后并发假性动脉瘤5例的诊断治疗【关键词】动脉瘤 随着介入技术的开展,假性动脉瘤的发生率呈增高趋势。现总结我院自开展介入手术以来出现的5例假性动脉瘤的诊治经验。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我院2002年10月至2007年5月258例接受经股动脉路径介入检查及治疗中(穿刺法采用Seldinger法)致假性动脉瘤5例。男1例,女4例。年龄48~72岁。其中有高血压患者3例,糖尿病患者2例。术前接受阿司匹林100mg/d,波立维75mg/d。 1.2方法行冠状动脉造影者1例,术毕拔除鞘管,局部按压30分钟,盐袋压迫8小时,弹力绷带加压包扎24小时。行支架置入术者4例,术后4小时拔除
2、鞘管,局部按压30分钟,盐袋压迫8小时,弹力绷带加压包扎48小时。 1.3结果24小时后发生假性动脉瘤4例,48~72小时内发生假性动脉瘤1例。 1.4处理4所有患者采用绷带加压法,患者平卧位,重新压迫股动脉穿刺部位60分钟,按压程度为穿刺部位血管杂音消失,术侧足背动脉搏动可触及,术侧肢体皮肤温度无变化、无肿胀,按压结束后弹力绷带包扎24小时,部分患者延长至48小时。其中3例重新包扎24小时后成功愈合,2例重新包扎24小时仍有轻度血管杂音,继续弹力绷带包扎至48小时成功愈合。 2讨论 假性动脉瘤是血管穿刺后较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率在0.10%~1.50%,且渐呈上升趋势[1]。假性
3、动脉瘤是附着于动脉壁外的囊状搏动性血肿,瘤体通过蒂或直接与动脉腔相通,但是瘤腔并无动脉壁的全层结构,绝大部分为纤维组织,仅破口附近衬有由动脉壁延伸过来的内皮细胞,中央部分在高压血流冲击下逐渐腔化,最终发展成为口小腔大的囊状肿块[2]。根据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后局部出现搏动性肿块,伴有杂音和震颤,压迫近端动脉时肿块缩小等临床表现,诊断一般并不困难。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假性动脉瘤的定性诊断几乎达100%[3],且超声可确定假性动脉瘤部位、范围、血管破裂口大小。假性动脉瘤的发生与许多原因有关:动脉穿刺点压迫不当,尤其是压迫位置过低时;动脉导管或导管鞘的型号过大;技术不熟练,反复的穿刺及球囊导管回抽
4、不充分时拔管,均可使动脉创口扩大;术后抗凝药物的使用;其他如女性、重复介入术、术后过早活动等。假性动脉瘤一般不能自愈,并可出现压迫、栓塞或自行破裂,因此除极少数病人可以观察外,4多主张一旦确诊应早期处理,且发现越早,保守治愈率越高,当患者术区尚未出现血肿时,可能已经存在假性动脉瘤,所以术后拆除弹力绷带后,应先用听诊器听诊穿刺部位,稍微用力按压听诊器头,若听到血管吹风样杂音,尤其是听到与术前部位不一致时,应高度怀疑假性动脉瘤。目前治疗假性动脉瘤的方法很多,如外科手术、明胶海绵或弹簧圈栓塞等介入方法治疗、局部压迫加压包扎、超声引导下压迫法、超声引导下的瘤腔内凝血酶注射等[4]。许多临床观察发
5、现超声引导下的瘤腔内凝血酶注射较压迫法有效,但由于压迫法不需要特殊技巧,目前临床最常采用的方法仍是压迫法[5],且简单易行,安全可靠,患者痛苦小。准确的动脉穿刺技术,拔出鞘管后有效的压迫止血及有效的加压包扎可使假性动脉瘤得到有效的防治。【参考文献】 [1]吕良山,刘亚民,马清涌,等.假性动脉瘤的DSA诊断[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3,13(9):125-127. [2]鲁成发,黄幼珍,陈汉荣,等.超声多普勒在周围动脉假性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1996,5(3):129-131. [3]李鸣,蒋天安,张鸿坤,等.动脉造影术后假性动脉瘤的超声引导压迫修复[
6、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1,29(3):167-168. [4]MorganR,BelliAM.Currenttreatmentmethodsfor4postcatheterizationpseudoaneurysms[J].JVascIntervRadiol,2003,14(6):697-710. [5]RighiniM,QuereI,LarocheJP.Treatmentofpostcatheterizationfemoralfalseaneurysms[J].JMalVasc,2004,29(2):63-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