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4619735
大小:2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29
《培养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培养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 摘要:本文从四个方面总结了自己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的具体做法,及收到的良好效果,教学效果显著,可操作性强。 关键词:营造氛围;鼓励质疑;创造思维;积极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5.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7-0434-01 我们已经跨进了21世纪的大门,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更是一个创新的时代。"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由此可见,创新能力不仅是个人发展的重要基础,而且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内在需要,是社会前进的原动力
2、,创新能力的这种重要性和无可替代性,决定了创新能力的培养应成为现代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和指向。作为现代教育工作者,毫无例外地也应把教学的目标之一锁定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上,其中,关键的一步是培养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因为知识经济必须依靠创新型人才来开创,而新型人才又必须依靠创新教育来培养。作为21世纪的教育工作者,我们深感肩头责任之重大。有人说,谁是21世纪的赢家,就取决于谁是教育的赢家。我们明白,只有努力,我们才能成为21世纪的赢家,才能使我们国家站在世界的最前列。我们必须要实施创新教育,其中关键的一步是培养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 那么,什么是创新学习呢? 所谓创新学习,指的是
3、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拘泥于书本,不迷信于权威,不依循于常规,而是以已有的知识为基础,结合当前的实践,独立思考,大胆探索,标新立异,别出心裁,积极提出自己的新思想,新观点,新理解、新思路、新途径、新方法、新设计等的学习活动。这里的新,不仅指新发现,也指新发展。因为不可能每个人都能揭示新原理、发现新方法,只要把他人已揭示的原理和发现的方法用于不同的问题上,就是一种创新学习。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呢?这是当前大家都关心的问题,也是所有教师积极探索、实践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此,我谈一下自己的拙见: 首先,要营造创新的氛围,增强创新意识。这是培养学生创新学习能力的前提。长期以来
4、,在教学中形成了重灌输轻启发,重接受轻创新的致命缺陷,教师死板的教,学生机械的学。这种教学方法和氛围固然能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但却严重的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开拓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改变以往那种教条的教学模式,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的学习氛围。因而为学生营造一种创新的学习氛围,即要大力发扬教学民主,教师不要总把自己摆在教师的位置上,教师不要总把自己凌驾于学生之上,不给学生自由发言、讨论的机会,视敢于发表不同见解的同学为捣乱,相反,要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容许他们各抒己见、自行讨论、探究,从而发现问题,甚至容许学生与老师展开激烈的辩论,尽可能多的为学生提供条件、创造机
5、会、营造创新环境。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下,才能激活学生创新学习的兴趣和欲望,充分调动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否则,培养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只能是一句空话。于是,学生有了创新的机会和土壤,各种创新的幼芽就会破土而出。对于这些难能可贵的幼芽,做老师的,千万别轻易地掰掉它。也就是说,必须有保护创新学习的良好意识。哪怕学生经过创新得出的答案是错误的、荒唐的、可笑的,老师都要先予以鼓励,然后慢慢引导,使其逐步接近正确答案。千万不可轻率地报以嘲讽和讥笑,这样也许会毁掉一个学生永远的创新能力,也许会毁掉一项伟大的发明,也许会毁掉一项造福人类的硕果……所以,要培养学生创新学习的能力,就必须先要营
6、造出新鲜宽松、民主、自由、和谐的创新氛围,细心呵护创新幼芽。 其次,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质疑。这是创新学习能力的基础。疑,是一切创新的基础,质疑是创新学习的重要环节。只有当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质疑,才有创新的可能。哥白尼冒着生命危险,敢于质疑"地心说"才创立了"日心说"为后人所景仰;牛顿对大家司空见惯,熟视无睹的"苹果为什么从树上落下来"提出质疑,才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为后人所推崇。这些事例不都充分说明了质疑对于创新、对于新发现的重要吗?要敢于质疑,就要学生敢于怀疑书本,不要认为书本上的都是正确的;敢于怀疑权威,不要认为就权威代表着真理。不满足于获得现成的答案或结果,对所学内容能
7、独立思考,探索出新的问题。对此,教师不可置之不理,或漠然视之,而要像古希腊教育家苏格拉底一样,重视学生的"疑",引导他们一步步接近直至得出正确的结论。在这引导过程中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善疑,所谓"善疑"就是要学生分辨哪些"疑"是问题的关键和要害,必须及时弄清楚,哪些"疑"是细枝末节,可以自行解决,就教会了学生学会善疑。只有善疑,才能把创新学习提到一个高度,给学生带来真正的收益。比如,在学习《理解,应该是双向的》一文时,同学们提出了很多问题,有的问:"李雪松的发言虽很精彩,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