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780523
大小:54.8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8
《培养学生学习英语创新能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培养学生学习英语创新能力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课堂教学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阵地。如何转变教育观念、弃旧汲新,培养出新一代有扎实基础、有创新精神、有开拓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当今教师的首要任务,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培养呢?1塑造创新型的教师形象1.1首先必须树立创造是职业的一部分的观念,善待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凡才”都获得自我的突破和超越,学会创造性地生活、工作、学习并欣赏和享受生活。要把创造教育渗入自己的教学理念中,把
2、创造力的培养当成最起码的职责和工作热情所在,才可能逐步实施创造教育。1.2许多教师在周而复始的教学活动和生活中,不自觉地养成了一些不良的习惯,而学生往往是最善于模仿的,教师的任何习惯都会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因此教师应该努力地去克服思维惰性和行为惰性,养成爱创造、以创造为生命的生活习惯。全面地感染学生,使学生消除课上、课下的障碍,在潜移默化中养成创造的习惯。1.3一个创造型的教师必须让自己的心胸变得比天空还宽广,鼓励学生展开自由联想,尤其鼓励新奇、独特、与众不同甚至荒唐的想法,重视学生提出的问题,敢于在学生面前承认自己一时的错误言行,并欣赏学生的真知灼见,同时
3、还要加强自身创造技法的训练。2坚持有利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原则2.1民主教学原则。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成功的必备条件。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信任、期待,可以产生调动学生学习自觉性、积极性的良好效应。一个学生如果生活在“专制型”的班级中,处处谨小慎微,思想就会受到压抑,创新思维能力的火花就会遭到扼杀。为此,教师要努力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气氛,使学生身心愉悦,有安全感,学生才能自由地、敏捷地去探索,创造的火花才会进发。2.2激励原则。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因材施教,要通过各种方式,激励学生的成就感和进取精神,着重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敢于发言,要鼓励学生标新立异,不要
4、把学生束缚在传统思维方式里,对后进生更应偏爱些,当他们不能回答问题时应耐心鼓励,多使用一些鼓励的话。2.3主体参与原则。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始终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学习的内因,它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掌握科学知识的可能和限度。学生知识的增长、智力的发展、创新能力的培养都要通过学生自己的积极思想和实际活动,所以我们要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从被动服从转向主动参与。3积极进行多种思维训练,培养学生创新能力3.1创设情境,进行想象力的训练。想象力是创型人才必须具备的智能素质。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5、,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对学生想象力的训练,是指创设一定的情境,引起学生运用头脑中的已有表象创造新的形象,具体的做法有看图说话法,自由对话法,编故事法等等。3.2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发散性是创造思维的特征之一,是指对一个问题尽量提出多种可能性,从一点向四处发散,寻找多种答案。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探索对同一问题的多种解决方法,避免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培养学生多元思维习惯和探索精神。通过启发诱导,学生的思路被打开了,由书中的一个点,发散出去,这种发散性思维训练
6、方法若能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就会使得学生在受到某种触动时自然而然地把思考范围拓展开去,多向散射而使思维极具活力。3.3课堂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的求异思维和求同思维。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创造性活动的过程,要经过从分散思维到集中思维,再从集中思维到分散思维的多次循环才能完成。所以,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既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散思维,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集中思维。在实际教学中,主要是通过竞赛法、串联法、比较法等来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和求同思维。4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增强学生创新能力开展课外活动应该充分利用一些教学资源,比如教学图片、简笔画、录音资料、多媒体等,注意引导学
7、生善于质疑、积极探索、大胆联想,多方位和多层次地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训练,使学生的英语学习提高一个新的层次,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未来社会最需要的是既有知识又有智能的创造型人才,我们的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主人,作为教师,我们要将创新教育理论与本学科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将英语教学活动作为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的活动,积极探索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实施创新教育的新理念。参考文献1HuZhuanglin・Lingguistec:ACourseBook[M]・BeijingUninversityPress,19882陈龙按•创造性思维与教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
8、11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