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语文课堂教学课型的思考

关于语文课堂教学课型的思考

ID:14562185

大小:2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29

关于语文课堂教学课型的思考_第1页
关于语文课堂教学课型的思考_第2页
关于语文课堂教学课型的思考_第3页
关于语文课堂教学课型的思考_第4页
关于语文课堂教学课型的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语文课堂教学课型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关于语文课堂教学课型的思考  早在文化大革命结束不久的1978年3月,叶圣陶先生在一次座谈会上就说过这样的话:“教师教任何功课(不限于语文),‘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换个说法,‘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后来经过众口传诵,逐渐简化为“教是为了不教”,或者“教是为了不需要教”。这个观点是十分精辟的,它既符合学生学习的一般规律,也符合现在人们经常说到的终身学习的理念。虽然陈述的对象是“教”,但落脚点却在于学生的“学”。为了达到这一教学境界,叶老在略早一些的1977年8月为《人民教育》作的语文教学“二十二韵”中,曾经以帮助儿童学走路打比方,谈到教学的三个阶段:扶携――翼护――

2、独行。叶老说:“所贵乎教者,自力之锻炼。诱导与启发,讲义并示范,其道固多端,终的乃一贯,譬引儿学步,独行所切盼。”按照我们的理解,叶老所说,“教”的目的(标)是学生“独行”;“教”的方式是教师的“讲义(解)”和“示范”,“诱导”和“启发”;“教”的途径是学生的“自力锻炼”(自主学习思考即训练)。从语文课堂教学实践的角度看,这三方面诚然是不可分割的;而从课型设计的角度看,这三者是不是可以有所侧重呢?比如,有的课以示范讲解为主,有的课以导学互动为主,有的课以自学训练为主。如果这样理解有一定的道理,我们就可以将语文课堂教学大致归纳为三种主要课型:范学课型、导学课型和自学课型。笔者从以学生学

3、习为中心培养语文能力的角度,就这三种课型与大家做些交流。  一.范学课  范学课是教师示范学生学习的课型,“范学”是并列关系“(师)范―(生)学”。范学的含义应该是广泛的,但据笔者经验,主要在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学生阅读的心境、求知的欲望、欣赏的情趣、表达的冲动,以及专注、认真、持久、深究等习惯,都是学习非常重要的情感态度因素,教师应该告知学生,并将自己的情绪体验和学习状态呈现出来。学习方法的示范当然也很重要。听该如何听,说该如何说,读该如何读,写该如何写,教师要通过自己的现身说法,明确无误地、具体可受地传达给学生。  范学的教学方式主要是实施展示和解说告知。教师既要通过自己的学习行

4、为让学生知道该如何学习,还要通过解说,让学生知道每一学习行为生成的原因、意义、目的、要求以及可能遇到的困难和应该注意的事项等等。很显然,范学以教师的活动为主,但着眼点在学生。教师的讲授和展示,不是表现自己,不是塞给学生知识和结论,不是如叶老批评的,“一讲一听之间事情就完成了,像交付一件东西那样便当,我交给你了,你收到了,东西就在你手里了”;而是将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呈现给学生,将显性呈现背后的原理揭示给学生,以求使学生知学和会学。  下面以阅读为例再说一说范学方法方面的问题。  阅读欣赏范学课的目的主要是告诉学生“如何阅读”,具体包括阅读目标、阅读程序和阅读方法。这里只能大略说之。阅读目

5、标一般根据单元学习目标确定,同时结合阅读文本的具体特点。教师范学时可以将阅读目标拟写出来,同时解释拟写的依据。阅读程序即阅读过程和步骤,一般遵循整体感知――局部欣赏――归纳小结的顺序。整体感知即从整体上把握文本的大致内容、写作主旨、思路层次和主要特色;局部欣赏即根据阅读目标选取文本的某些部分、某些侧面去精读,涵咏品味,分析推敲,获得较为深广的体悟和认识;归纳小结即在阅读目标引导下,对学习收获进行整合、提升和拓展。教师在向学生展示这一学习过程时,要随机解说程序的要领和实施的缘由。阅读方法的范围很广,这里只说最基本的四个字:圈、画、注、批。圈――主要是生、难字词,侧重扫清语言障碍;画――

6、主要是画出重要的词语和句子,侧重内容的标记;注――主要是生、难字词的注音释义;批――包括对重要词语、句子的理解,对层次大意的归纳,对文本主旨的概括,对阅读感悟的记录,对阅读疑问的讨论,等等。教师范学时,可以依文本顺序,顺流而下,四项平行推进;也可以每读一遍重点做一、两件事,每次阅读各有侧重。教师在向学生展示这一学习过程时,同样要随机解说请楚圈、画、注、批的原因和意义,让学生在知其然的同时也知其所以然。  阅读欣赏范学课也可以请阅读成绩优异的学生现身说法。无论是教师展示还是学生展示,都要有显性呈现和道理解说,都要给学生正确的、完整的、清晰的阅读认知,都要成为学生阅读的一般性样本。  二

7、.导学课  导学课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课型,“导学”也是并列关系“(师)导―(生)学”。如上所说,现在对这种课型的实践和研究很多,本文不打算展开去讨论。  导学应该包括三个层面的意义,一是诱导,主要是针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二是指导,主要是针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习惯和方法;三是督导,主要是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例如淡忘、懒散、敷衍等。  笔者以为,在众多导学型课例中,钱梦龙先生的“三主”式导学和蔡澄清先生的“点拨”教学法,以及近年出现的“导学案”式教学,比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