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复习资料

古代汉语复习资料

ID:14040414

大小:4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25

古代汉语复习资料_第1页
古代汉语复习资料_第2页
古代汉语复习资料_第3页
古代汉语复习资料_第4页
资源描述:

《古代汉语复习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词类的活用词类的活用:在古代汉语中,某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寓言习惯灵活运用,在句中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名次用作状语不是词类活用)。一.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所谓使动用法就是以动宾结构的形式表达了递系结构的内容。《史记·孙膑》“齐使田忌将而往”(递系结构)“齐威王欲将孙膑”(动词的使动用法)1动词的使动用法:主语使宾语从事谓语动词所表达的行为和动作,一般只限于不及物动词。“焉用亡郑以陪邻”《左转·僖公三十年》不及物动词用作使动时,后面的宾语有时可以省略,“养备而动时,则天不

2、能病(之)……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及物动词本来就带宾语,在形式上和使动用法没有区别,区别只在意义上,用为使动的及物动词一般要破读。“晋侯饮(四声)赵盾酒”《左转·宣公二年》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用作使动,它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或状态。“今媪尊长安君之位”《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3名词的使动用法: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史记·项羽本纪》做作使动的名词后面也偶尔有省略宾语的“天子不得而臣也,诸侯不得而友也”

3、刘向《新序·节士》二.意动用法所谓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认为(或以为)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是主观上认为后面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或状态。“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名词的意动用法:是把它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作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夫人之,我可以不夫人之乎?”《縠梁传·僖公八年》三.名词用如动词四.名词用作状语作普通名词用作状语,所起的作用是多种多样的,有的还具有比较浓厚的修辞色彩。1表示方位或处所“河渭不足,北饮大泽。”《山海经·夸父逐日》2表

4、示工具或依据“失期,法皆斩”《史记·陈涉世家》3表示对人的态度“君为我呼入,我得兄事之”《史记·鸿门宴》4表示比喻“嫂蛇匐行”《战国策·秦策一》辨别一个名词是用作状语还是用作主语的办法:名词做状语的句子往往这个名词前面还另有主语,如“嫂蛇行”、“老人儿啼”古代汉语的判断句判断句是根据謂語的性質給句子分類得出的一种句型。从形式上看,判斷句的謂語一般是名詞性成分;从意義上看,判断句是对事物的属性做出判断,表示主語是什么,或不是什么。一、古汉语判断句的特点1、不用判断词“是”由名词或名词性的词组直接作谓语,

5、靠主语与谓语之间的语义关系进行判断。荀卿,赵人。(《史记·孟轲荀卿列传》)现代汉语不用“是”例今天星期一。老王山东人。2、句中常出现“者”、“也”“者”是代词,用在主语后面,复指主语,引出谓语,并能舒缓语气;“也”是语气词,用在句尾,表达判断语气。陈胜者,阳城人也。(《史记·陈涉起义》)吾所欲者,土地也。(《韩非子·五蠹》)二、古汉语判断句的形式1、肯定形式u无“者”、“也”句(主語+謂語)荀卿,赵人。(《史记·孟轲荀卿列传》)夫鲁,齐晋之唇。(《左传·哀公八年》)u有“者”句(主語+者+謂語)陈轸者

6、,游说之士。(《史记·张仪列传》)兵者,不祥之器。(《老子》)u有“也”句(主語+謂語+也)张骞,汉中人也。(《汉书·张骞传》)王,人君也。(《战国策·齐策四》u有“者”、“也”句(主語+者+謂語+也)陈胜者,阳城人也。(《史记·陈涉起义》)南冥者,天池也。(《庄子·逍遥游》)2、否定形式楚虽大,非吾族也。(《左传·成公四年》)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李斯《谏逐客书》三、古汉语判断句中的“是”1、古汉语判断句中“是”的性质和作用“是”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是社稷之臣也。(《论语·季氏将伐

7、颛臾》)是吾宝也。(《左传·僖公二年》)“是”与“此”的比较:至攘人犬豕鸡豚者,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是何故也?(《墨子·非攻》)至入人栏厩取人马牛者,其不义又甚攘人犬豕鸡豚。此何故也?(《墨子·非攻》)2、“是”由指示代词演变为判断词代词“是”多指代前文的内容。当指代的内容少时,指代作用降低,判断作用增强,进而演变为判断词。国平养儒侠,难至用介士,所利非所用,所用非所利,是故服事者简其业,而游学者日众。是世之所以乱也。(《韩非子·五蠹》)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论语·里仁》)“是”在汉代演变为

8、判断词(王力1958年著《汉语史稿》认为西汉末年就有了判断词“是”)。此必是豫让也。(《史记·刺客列传》)是是苦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帛书彗星图)四、“为”、“惟”、“乃”、“即”在判断句中性质和作用1、为是普通动词,表达“成为”、“作为”等含义。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劝学》)晋为盟主,诸侯或相侵也,则讨而使归其地。(《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借用来表示判断,相当于现代的“是”,但不是专职的判断词。余为伯鲦,余而祖也。(《左传·宣公三年》)桀溺曰:“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