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3987362
大小:39.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25
《故乡的榕树说课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故乡的榕树》说课稿各位领导、老师们:你们好!今天我要说课的课题是《故乡的榕树》。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及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七个方面展开。一.说教材《故乡的榕树》是江苏省教育出版的中职语文教材第一册第二单元第五课。本单元是学会感知和领会,体会情感。“注重情感体验”是《语文课程标准》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提出的一项重要要求。《故乡的榕树》是一篇触景生情、思乡怀旧的散文。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不散”。所谓“形”是指散文选材自由、灵活,材料是“散”的。所谓“神”是指主题明确、
2、集中。怎样迅速准确地抓住散文的“神”呢?可以从抓中心句、关键句入手,比如课文最后三段,它们是理解这篇散文主旨的关键。我认为《故乡的榕树》一文,作者是由眼前住所的榕树,想起故乡的榕树及当时的人和事,抒发了对故乡深情的思念。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本课的文体特征及大纲的要求,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学会抓住文章线索,理清文章思路的阅读方法,体会文章语言的诗意。2过程与方法:掌握文章情以物兴、寄情于物的写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作者对于大陆故乡和乡亲们的真挚眷念的感情。学情分析:在这篇课文之前
3、,学生已经学了《荷塘月色》《我的空中楼阁》等优美的散文,有了一定的散文鉴赏能力,所以要求学生在朗读品味的基础上,选出最喜欢的一段文字进行评价,可以从字词品读、修辞、意境等方面阐述,挖掘出字里行间流露出的作者的情感。三.说教学重、难点我认为,本文的教学重点有二:一是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二是找出与故乡的榕树有关的人与事,体会作者的思想之情。5本文的难点是品味本文富有文采的句段,赏析出现的语言超常搭配。四.说教法教学有法而教无定法。任何一节课的教学都不可能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对于《故乡的榕树》这篇优美
4、的散文,我选择采用诵读法、提问法、讲授法、引导法、讨论点拨法、探究拓展法。五.说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满文军《望乡》)回想一下,你的记忆中有哪些诗歌是抒写乡情乡愁的?(举例):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引入)关山迢迢,挡不住想家的心情;岁月流淌,淘不尽对家乡的眷恋。作家黄河浪离开家乡,旅居香港已经有30年了,30年来凝聚的思乡之情是非常厚重的。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品读《故乡的
5、榕树》,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是如何借榕树表达出来的呢?(展示榕树图片)(一)作者简介简单介绍下作者的生平,使学生对黄河浪有一定的了解,对理解文章思想也是有帮助的。(二)正音专生的预习习惯不是很好,一些字词的注音及意思不会自己去弄懂,故而把一些学生容易读错的字列出来供其参考与学习。(三)根据课题,思考问题在预习课文的基础上,学生基本都能找出本文所写的是故乡的榕树,表达的是对故乡的思念。(四)思乡作品赏析学生已经初步感受到了作者的思乡之情,联系古今的一些思乡名作感受这种古今长叹的思乡之情。我用到了李煜
6、《虞美人》等著名诗歌。5(五)课文分析1.整体感知阶段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思考文中一共写了哪些地方的榕树,并找出文中重要的两处过渡句,从而理清本文的写作思路。2.讨论研究阶段这是本课的重要环节,我设计了两个大问题。第一,围绕故乡的榕树,作者写了与之相关的哪些事情?第二,通过写故乡的人和事,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通过两个问题的回答,引导学生总结本文的写作特色——情以物兴、寄情于物。这篇散文写久居异乡的“我”,带着小儿子在大榕树下散步,由眼前景引出故乡情,这眼前景和故乡情的触发点、联系点就是榕树,作
7、者把对故乡和乡亲们的深情厚意都寄托在榕树上,通过对榕树的描写抒发思乡之情。情以物兴,寄情于物,首先要求作者有真情实感,“不精不诚,不能感人”。作者的感情是真挚的、热烈的、蓄积在胸,不得不发。榕树写得愈美,爱乡,思乡之情就愈加跃然纸上。虽是写景,却“句句是情、字字关情”。无论是写景、写物、写人、写事无不渗透着浓郁的思乡之情,从而形成整篇文章的基调,以情为经纬把故乡琐碎平凡的生活掠影贯串起来。3.品读欣赏阶段让学生在朗读品味的基础上,选出最喜欢的一段文字进行评价,可以从字词的品读、修辞等角度去体会作
8、者的匠心独运和思乡之情。这个环节最能体现学生的阅读功底和表达能力。讨论之后播放罗大佑演唱的余光中的《乡愁四韵》,在音乐声中一起感受浓浓的乡愁乡情。利用多媒体的效果,创设了富有诗意的,有着浓浓的乡愁氛围的音乐情境,在这个空间中,余光中的诗和罗大佑的音乐中的那种乡愁、乡情和乡思,随着音乐符号,流过学生的心灵,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这是更深层面的心灵对话。任何的道德说教都无法起到这样的效果。4.知识迁移请以某一景、物或细节作为载体,从记忆深处寻找一份曾经的感动。5从具体的教学效果看,学生感受体验了文本的语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