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区规划实习报告

风景区规划实习报告

ID:13234320

大小:42.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21

上传者:U-3266
风景区规划实习报告_第1页
风景区规划实习报告_第2页
风景区规划实习报告_第3页
风景区规划实习报告_第4页
风景区规划实习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风景区规划实习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风景区规划风景区规划实习报告实习时间:3月23至3月24实习地点:昆明黑龙潭公园、昆明金殿实习目的:通过我们实际的体验风景名胜公园,使我们在今后的风景区规划上有一些现实的考虑,然后能做的更好。实习文本一、昆明黑龙潭公园昆明黑龙潭公园位于昆明北郊的龙泉山五老峰下,(亦称龙泉山麓,太极山、五老山),占地面积91.4公顷,距离市区约17公里。这里古木参天,泉壑幽邃,修竹茂林,潭深水碧,景色幽深。民间传说有黑龙王潜藏于此,故称黑龙潭亦称龙泉山麓,距离市区约17公里。黑龙潭内有罕见的大型梅园,是昆明的赏梅胜地,称为“龙泉探梅”。园内的“唐梅”相传由南诏移植过来,同安宁漕溪寺的“元梅”被认为是云南最珍贵的古梅。在黑龙潭内还有这样的奇怪现象,潭以中间的石桥为界一分为二,一清一浊,清浊之水互不相融,据说连鱼儿都互不过界,颇为神奇。黑龙潭是有名的道教胜地,分为上下两观,从汉代的黑水祠演变而来。上观始建于唐宋时期,始称龙泉观,下观始建于明代,俗称黑水宫。黑龙潭风景名胜区,主要有龙泉下观、上观、梅园、水景园、桂花园、精品园、杜鹃谷、红枫林和烈士墓7 风景区规划等十余个景区。清代嘉庆年间硕庆题联:"两树梅花一潭水,四时烟雨半山云",点出了黑龙潭风景名胜的主要景观特色。黑龙潭有深浅两个池,碧泉若镜,两池,间有一石桥。围池石栏建于明景泰四年。深池即黑龙潭,又名清水潭,呈圆形,四周砌石堤,清澈的泉水由潭底涌出;浅池位于深潭的东北面,泉水水色微黄,称浑水潭。清浑两泉仅相隔数步,水色迥异,一清一浑,似道家阴阳各半的"太极图"。两泉水面相接,两泉的鱼却互不越潭,形成"两水相交,鱼不往来"的异景奇观。潭边建有观鱼楼、黑龙宫。紧靠龙潭边的古建筑群即"黑龙宫",俗称为下观,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七年,明景泰四年世袭黔国公沐氏,重修黑龙宫。黑龙宫三进四院,绿树森森,古朴幽雅,正殿供龙王,配殿供水族等塑像。1966年,"文化大革命"中,塑像全毁。龙宫正殿墙上镶有清康熙年间云贵总督范承勋游黑龙潭题咏碑记。2000年11月3日黑龙潭清水池有大量金线鱼游出,昆明新闻媒体作了报道,引起社会广泛关注。黑龙宫已恢复为古迹游览区。上观又称龙泉观。龙泉观山门拱门牌坊,上书"紫极玄都"。黑龙潭上观分为雷神殿、北极殿、玉皇殿、三清殿和长春真人、通妙真人祠等5进7 风景区规划13所大小院落,整个建筑群顺山势由南向北层层升高。第一层紫极玄都山门,第二层雷神殿,第三层北极殿(现为祖师殿,侧面为斗姆阁),第四层玉皇殿,第五层三清殿,重重殿宇有配殿和厢房。天师殿、三丰殿、长春真人祠、通妙真人祠、休偃、庖房宇,均南北排列。雷神殿前通道两侧,有两株植于元代的孔雀杉。甬道两侧近“紫极玄都”牌坊的两株是奇异的扭柏树,一株左扭,一株右扭,俗称"左扭柏和右扭柏"。碑亭东面,有一梅园,俗称东花园。白梅、红梅、绿梅及腊梅等多个品种,梅树老态龙钟,枝干横蜷,都是百年的古梅,冬末春初幽香一园。北极殿前,东侧有唐梅,西侧有明代的茶花,居中的是宋柏。唐梅:唐开元天宝年间,道安和尚由大理罗筌寺云游昆明,手植两株梅花。到清嘉庆年间,两株古梅"树身腐烂,中若玲珑,旁发柔枝",一年唐梅自然死去,现留下一株的四分之一支干,虽经千年风霜,仍然枝干虬结苍劲,蜿蜒横陈,卧如龙眠。现存唐梅,为唐梅支干上的"旁发柔枝"。这株历经千岁风雪的奇花,千百年来为人们赞不绝口。阮元的《咏梅诗》:"千岁梅花千尺潭,春风先到彩云南。香吹蒙凤龟兹笛,影伴天龙石佛龛。玉斧曾遭云外划,骊珠常向水中探。只嗟李杜无题句,不与逋仙季迪谈。"既写黑龙潭的千岁梅花,千尺龙潭,又叙云南历史,对春风先到的彩云之南,充满赞誉之情。宋柏:位于北极殿前。古根盘结,枝叶茂密。此外,玉皇殿前还有一株宋柏,高耸云霄,枝叶繁茂。明茶:植于明代,品种为早桃红,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7 风景区规划,每逢岁寒,其它茶花尚含苞欲放,这株早桃红已千朵盛开,十分艳丽。唐梅、宋柏、明茶合称黑龙潭"三异木"。郭沫若游黑龙潭时曾赋诗一首,赞美黑龙潭的"三异木":"茶花一树早桃红,百朵彤云啸傲中。惊醒唐梅睁眼倦,陪衬宋柏倍姿雄。崔嵬笔立天为纸,婉转横陈地吐虹。黑水祠中三异木,千年万代颂东风。梅园景区位于上观古建筑的北面,东临三清殿,西至龙泉路,南接桂花园,北抵杜鹃谷。"龙泉探梅"分为梅花盆景园景区、梅花品种区、果梅区和赏梅区4个景区。梅花盆景园景区:又称梅花艺景区,园入口处立"梅韵"石碑,园门为青绿色园林建筑牌坊。赏梅区依山傍水,有水榭亭廊及喷泉。花开时节,入园赏梅,有"且喜东湖春来到,红梅万树一齐开"的景观特色。果梅景区,汇集了滇中、滇西、滇南果梅树,分片栽种,果梅花素洁芳香,花期早,花开时雪梅香涛,令人浮想联翩。梅园四周遍植松、竹配景,把梅的风骨,松的坚贞,竹的气节融于一园中,形成"岁寒三友"景观。龙泉山有环山游路至定风塔,塔高13米,为七层八角密檐实心塔。定风塔又名文笔塔。七级塔身白云石垒砌,雕凿精细,造型端庄,塔上刻道教四方神名,还刻有《重修五老山定风塔记》及道教《玉皇心印妙经》等。按重修碑文载,重修是为使龙泉观道院更加壮观,"培风脉于名山"意为龙泉观的风水塔。7 风景区规划一、昆明金殿公园金殿公园位于昆明城东约七公里的鸣凤山上。因大殿用黄铜铸成,阳光照耀下,光芒四射,映得翠谷幽林金光灿烂,故而得名“金殿”,又称为铜瓦寺。系明代以来云南著名的道观风景名胜区。海拔2000米。初建于明万历年间,陈用宾仿照湖北均县境内的武当山天柱峰的太和宫及金殿,略加变化建成。迄今已380多年,吴三桂重建已210多年了。金殿比北京颐和园万寿山的金殿保存完整;比湖北武当山金殿规模大,金殿是我国现存最大的纯铜铸殿。名声显赫的金殿属于道教太和宫的一部分,创建于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平西王吴三桂重新修葺,历史十分悠久。金殿为重檐飞阁仿木结构方形建筑,殿高6.7米,宽、深各6.2米,总重250吨,是中国最大的纯铜建筑。大殿之内,梁柱斗拱、门窗瓦顶以及殿内供案、帏幔、真武帝君造像、匾额以及楹联,皆为铜铸。殿内的真武帝君坐像,刻画精细,丰姿魁伟,面向庄严。旁边持剑肃立两旁的水火二将,形象威武,性格勇猛,其铠甲衣纹,精雕细镂,铸工精美。金殿公园内太和宫的大门上有一块大匾,匾上写着四个字:“鹦鹉春深”,意为这里一年四季春季盎然。寺庙的大门叫“棂灵门”,门的两边有对联赞美此地风光和道家思想。金殿不仅是中国四大铜殿之一,而且还是最重,保存最好的一个。7 风景区规划金殿之外还筑有城墙、城门、城垛,城上有楼。在殿后另有山茶一株、紫薇两株,相传为明代所种。太和宫内还有一把重20公斤的七星宝剑,是真武伏魔制怪的镇山法宝,另有一把重12公斤的木柄大刀,相传是吴三桂用过的战刀。金殿景区内自然风光优美。小径穿林而过,苍翠树木遮天蔽日,阳光由树叶之间的缝隙洒下,呈于地上斑驳可见。路途静谧,偶有鸟鸣,深得道家文化之精粹。紫气东来,飘渺氤氲,与景区“金殿博览苑”中的百亩茶花交相辉映,映出漫天绯红,美不胜收。昆明金殿,即真武殿,殿柱、门、商、屋顶等全是铜铸,重檐殿阁,气势非凡,熠熠生辉,明亮耀眼,故名金殿。其建筑体现了300年前云南冶铜的高超技术,殿旁悬挂有铜制七星旗,把金殿点缀得更加古朴庄严。展室内陈列有明永乐二十一年铸的铜钟和吴三桂使用的战刀。金殿及其金石铭文有重要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山脚舍车步行,过迎仙桥,进“鸣凤胜景”坊,途径“第一天门”、“二天门”和“三天门”。攀上天门,即可见古朴庄重的“太和宫”大门。联云:“画栋连云,只占青山三亩地;朱楼映日,别开绿野一重天”。入寺门,再过棂星门,可见巍然屹立的砖城,击长约数十丈,略似皇家紫禁城。沿阶进“城”,迎面高高的台阶上,便是太和宫的中心建筑,著名的金殿。金殿东南有一座“明钟楼”。楼为三层,有367 风景区规划戗角,琉璃宝顶,高约30米。金殿三楼悬一大口铜钟,高2.1米,口径周长6.7米,壁厚15厘米,重14吨。钟上铸有“大明永乐二十一年岁在癸卯仲春吉日造”等字样,为公元1432年所铸,至今已有560年的历史。此钟原悬昆明场面人宣化楼(近日楼西南面),拆除宣化楼时搬至古幢公园。为保护这一文物,政府又将此钟移至金殿,并拨款于1983年修建了这座钟楼。它是鸣凤山上的最高建筑,登楼四望,视野极阔,是东郊远眺的理想之地。通过这次的实地观察,我认识到了我们平时设计一个景点的不足之处,吸取教训的同时。我们也对这两个景点进行了分析。就黑龙潭公园来说,它的公园一个入口不像风景名胜的大门,没什么特色。在清水池和混水池之间的道路排水做的不好,一下雨就有积水,令人心情很糟糕。而金殿,厕所的卫生不好,有待改进,其他的还行。总之,这次的实习我收获很多。7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