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2786052
大小:43.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7-19
《语境意义视角下隐喻的汉英口译处理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语境意义视角下隐喻的汉英口译处理策略 摘要:近些年来,由于口译在国际交往中发挥巨大作用,国内学界对口译研究逐步重视起来。隐喻作为一种认知手段能在一定社会与文化语境中直接产生意义,并于跨语言交流中广泛使用。笔者综合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在阐释隐喻形成机制的基础上,以莱昂氏语境意义分析的知识系统为理论框架,选取2016年中国政府及领导人重要讲话中隐喻汉英口译的典型例子来分析,进而探究优化隐喻口译的策略。本文采集自网络,本站发布的论文均是优质论文,供学习和研究使用,文中立场与本网站无关,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
2、的信息,如果需要分享,请保留本段说明。 关键词:隐喻汉英口译语义冲突语境意义 人们对隐喻的研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局限于对其进行本体研究。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人们不再把隐喻单纯地看作是语言内部的修辞手段,而是把隐喻和人类的认知过程相联系,认为它是人类一种普遍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关于隐喻意义的理解问题,大多数语义学家的共识是:隐喻在篇章中的意义只有依赖语境才能得到解释和理解。综观国内外研究现状,有不少学者对口译和隐喻分别展开了深入探讨,但鲜有学者将两者结合起来或是从语境视角尝试探索比较系统的隐喻口译处理策略。本文以隐喻存在的两种语境以及隐喻与语义冲突的关
3、系为切入点,通过实例探究隐喻在口译中的实际处理情况,探索更加实用且符合目标语表达习惯的译法,力图为隐喻的口译实践提供相关建议和思路。 一、隐喻存在的两种语境 在修辞学方面,最早将语境概念引入修辞学的要属Richards。就隐喻语境而言,J.C.Crocker和J.W.Fernandez(1997)考察了隐喻与社会之间的关系;G.Hofstede和M.H.Bond(1991)讨论了隐喻与文化之间的相互作用;Leezenberg(2001)虽以《语境中的隐喻》和《隐喻的语境》为题对隐喻语境进行了专题论述,但并没有像J.Lyons那样将隐喻存在的语境进行归
4、类。因而在西方现代语言学史上,J.Lyons梳理出的“语境意义分析的知识系统”(1997)是讨论隐喻语境方面较为系统权威的。他将言语运用分为两大类:语言知识与超语言知识。由此,相对应的语篇分析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与词汇和语法相关的言内语境(internallinguisticcontext)分析;与文化语境(culturalcontext)、情景语境(situationalcontext)相关的言外语境(extralinguisticcontext)分析。 (一)言内语境 言内语境是生成隐喻的上下文语境。隐喻的生产和理解首先不能脱离言内语境。《篇章隐喻
5、研究》(2009)中指出,辨别篇章中隐喻需要三个必要条件,即必须包括一个被喻体所指代的本体;喻体域和本体域之间必须存在潜在的不一致性;作为具体话语社团成员的阐释者有可能发现一个连贯的理解,正是这种理解涉及来自喻体域的某种意义转移并使得语境中的不一致性变得有意义。在口译过程中,译员有时仅仅顾及到言外语境,而忽略了上下文语境。 (二)言外语境 1.文化语境 文化语境是生成隐喻的宏观环境。一定文化社团内的隐喻思维习惯是产生隐喻的根源。从古至今,人类对周围世界的认识总是以自身的体验为基准,久而久之,这种以已知喻未知、以自身喻他物、以主观喻客观、以具体喻抽象
6、的方式被一定文化群体接受,形成了一种隐喻化的认知方式和固定的思维框架。Hofstede归纳了文化语境中的隐喻主要受以下因素左右:第一,权势距离:一个社会中权势分布的差异;第二,对不确定性的回避与接受程度;第三,个体与集体:自我与群体取向的程度;第四,男性与女性:对攻击性的定位;第五,时间定位,以传统定位的静态性和以未来定位的动态性。口译活动中,由于文化背景复杂多样,译员对以上五点的恰当把握尤为重要。 2.情景语境 情景语境是生成隐喻的具体环境,对话语能产生直接影响。情景因素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的互动在整个语义系统中发挥各自的独特作用。Hallid
7、ay(1979)将语场、语旨、语式作为情景语境的三个变项:语场涵盖发生的事件、参与者和环境因素;语旨指参与者的角色关系;语式指语言在实现社会行为中起的作用。在口译过程中,受国家间交往方式的影响,口译员在翻译隐喻时,应斟酌社会关系,考量受话人本身的经验世界,把握翻译尺度。 二、隐喻与语义冲突的关系 20世纪60年代之后,隐喻的研究逐步深入,学者从非语境化研究转入语境化研究。在这一转变中,最具代表性的是Richards(1936)所提出的“本体”和“喻体”之间的互动理论,Black(1962)提出的“焦点”和框架之间的互动,Lakoff和Johnson(
8、1980)提出的“目标领域”和“源领域”,Lakoff(1987)提出的“映射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