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268154
大小:771.54 KB
页数:2页
时间:2017-11-09
《如何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材建设的通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电子工业出版社关于组织出版“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研究生教材的通知各高等学校、研究生院: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教研[2009]1号)文件精神,为加强研究生的教学工作,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电子工业出版社将开展研究生层次教材的组稿、出版工作,力争打造“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研究生教育精品教材。现面向主要高等院校、研究生院开展选题征集、招标工作,具体要求通知如下。一、选题质量要求研究生教材是课程体系和教学改革的重要载体,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保证。因此,对这套教材
2、的总体质量要求如下。1.普适性原则。研究生的学位课、专业基础课、核心专业课,其基本教学内容、涵盖的知识点,应适合大多数学校该专业研究生的教学要求,并与本科阶段先修课程有良好的衔接,这样,教材才能适合更多数院校的研究生教学,这样的教材出版后,才便于借助出版社强大的发行、销售平台,进行推广,使更多的院校能够选用。2.特色性原则。教材的选材在保持先进性、系统性和完整性的前提下,内容的编排、体例、结构要合理、新颖,叙述要简明,便于教和学。适合研究生的学习特点——便于自学,突出专业知识应用性的特点。教材内容要紧
3、密结合行业的需要,借鉴国外同类教材成果,强调理论性与应用性的有机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3.精品性原则。教材编写要做到高起点、高质量、有影响、创品牌。编写的教材要能代表国内同类教材的较高水平,在内容和体系上有明显特色。教材出版后预计能在国内产生较大的影响。4.先进性原则。教材要体现该专业领域发展的前沿,尽可能吸收国际最新的研究进展和技术发展趋势,反映专业领域新知识、新成就、新应用。教材建设要与研究生教学改革同步,使教材更好地为高层次人才培养目标服务,能够反映教学改革的最新成果。二、选题征
4、集、招标的重点1.选题来源、作者来源。将主要依托985、211高校中,“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办学能力强、研究生培养质量高、招生规模大的研究生院及有关院系。2.采用项目驱动的方式。要与各高等学校、研究生院的教材立项、精品课程建设,以及卓越硕士培养计划结合起来,从而进一步调动作者的创作积极性,强化教材的规划性、规范性,加强教材编写中的监管,并从根本上保证编写进度和编写质量。3.重点列选并出版的选题将优先考虑并重点出版著名作者原来在各级出版社出版的、反映较好的优秀研究生教材,力争通过再版、修订或重新编写,使
5、优秀教材的质量得以进一步提升并广泛传播,在人才培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具体包括:(1)原来已经在各级出版社出版的优秀研究生教材,这次需要修订或再版的。(2)历届全国研究生培养办公室推荐的教材,这次需要修订、再版或重新编写的。(3)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的院士、教学名师、著名作者领衔申报的选题。(4)经过多轮教学使用、教学效果好并不断得到锤炼的已有内部教材或讲义。(5)各个高校研究生院已经立项的研究生教材。(6)各个高校研究生院已经立项的研究生精品课程教材。三、政策措施和保障1.教材出版后,出版社将积极配合作
6、者参加国家优秀研究生教材评选或教育部研究生教材(教育部“十二五”规划)遴选。对入选全国研究生培养办公室推荐使用的教材或获得全国优秀教材奖的,予以额外奖励。2.出版社将安排最强的编辑队伍承担本套教材的编辑、出版及营销工作,以便保证教材的质量和推广使用效果。3.本套教材将作为“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与教育出版资金”立项项目,每本立项教材出版时封面上统一冠名,并设计有专门的图标。四、选题覆盖的专业范围(仅供参考)主要涉及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的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电路与系统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的研究生学位课、主
7、要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主要选题包括(但不限于):·信号检测与估计·信息论基础·数字通信理论·现代数字信号处理·自适应信号处理·雷达系统导论·现代电路与网络理论·半导体器件物理·通信网理论基础·移动通信·通信系统建模与仿真·语音信号数字处理·软件无线电技术·现代电子测量技术·DSP原理与应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混合信号集成电路·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VLSI设计方法学·集成系统与SoC·SoC与嵌入式系统设计实践请各高等学校、研究生院根据本通知精神,结合本校研究生教材建设和立项情况,积极推荐、动员有能力的
8、作者申报、编写研究生教材,并将本通知在研究生院布告栏中张贴或挂在研究生院网站上,以便于更多的老师知晓。欢迎垂询并索取选题申报表,我们的联系方式:韩同平编辑:010-88254525,13661131036,hantp@phei.com.cn谭海平编辑:010-88254552,13601138670,tan02@phei.com.cn北京万寿路173信箱电子工业出版社高等教育分社邮编100036电子工业出版社二〇一二年二月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