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2444502
大小:92.0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8-07-17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建设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建设方案一、专业建设背景1、人才需求分析1)政策导向为本专业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2006年6月28日,《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的文件中,明确了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目标:到2010年,发展一批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装备制造企业集团,增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最大技术装备的制造能力,基本满足能源、交通、原材料等领域及国防建设的需要。依靠区域优势,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形成若干具有特色和知名品牌的装备制造集中地。建设和完善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国家级重大技术装备工程中心,初步建立以企
2、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逐渐形成重大技术装备、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基础装备、一般机械装备等专业化合理分工、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2010年,山东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若干重要问题的意见》(鲁发〔2010〕10号)。明确了“十二五”发展目标:“十二五”期间,全省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4%左右。到2015年,全省制造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过百亿的大企业集团100户,其中500-1000亿元的15户,过千亿的6户;销售收入过百亿元的产业集群达到200个,省级重点产业集群达到
3、100个。2011年9月13-16日,济宁市委、市政府为编制《济宁市“十二五”装备制造业发展总体规划》,聘请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调研组就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问题进行了实地调研。21中机联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执行副会长蔡惟慈副会长和各位专家针对济宁装备制造业和企业发展的现状、特点、存在的问题及发展重点等,结合国家“十二五”装备制造业发展方向及“十二五”机械工业发展重点,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相信不久,一个崭新的现代制造业必将为济宁的经济技术发展做出巨大贡献。2)行业发展状况2006年《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
4、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提出,将发电、输变电、石化、煤化工、薄板连轧、煤综采、造船、铁路与轨道交通、环保、工程机械、自控和精密仪器、数控机床、纺机、农机、IT设备、飞机作为重点发展16大领域。这一举措为装备制造业未来的发展明确了方向和目标,也为机械行业带来更新更广阔的发展机遇。世界制造业加速转移,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并将由制造大国发展成为制造强国。在未来10年中,中国企业规模、产品技术、质景等都将得到大幅提升,国产机械产品国际竞争力将增强,逐步替代进口,并加速出口,应该说未来10年将是中国机械行业发
5、展的最佳时期。从区域产业经济看,济宁拥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嘉祥经济开发区、梁山县专用汽车制造基地、兖州农机装备基地、邹城矿山机械制造基地等各具特色的产业园区和集聚地,其中包括21小松山推、山推股份、重汽济宁商用车、泰丰液压、济宁玉柴、山矿机械、精益轴承、特力机床、瑞祥模具、连环筋工、金牛重工、神力索具、东岳车辆、通亚汽车、华宇汽车、水泊焊割、五征山拖、爱科大丰农机、联成金属公司、永华机械、兖矿机电、万达煤机和兖煤凯达机械等二十余家骨干企业。装备制造业作为支柱产业之一,为该专业及专业群的人才需求提供
6、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契机。2、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目前,制造业高技能人才总量较大,但素质有明显欠缺,还不能适应先进制造业对人才的最终需求。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存在较大差异目前,国内各高职院校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技能人才的培养与企业岗位不能达到“零对接”。造成如此现状的主要原因有:一是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与企业岗位要求脱节:二是知识结构和实际技能不能满足企业要求,学生动手能力不强。2)招生人数增多但培养目标和定位不明确近几年,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但在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上,
7、没有真正从职业工作任务和岗位要求出发来明确培养规格,没有发挥行业企业在确定培养目标时的主导作用,这就对毕业生就业质量造成一定影响。3)师资队伍实践教学能力和技能水平不高、结构不尽合理当前,高职师资队伍中具有丰富实践技能的教师不多,来自企业一线的兼职教师少,师生比例悬殊,结构不尽合理,不具备培养能工巧匠型高技能人才的条件和环境。4)校企合作的机制尚未健全2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提出“建立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制度”,并要求成立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协调指导
8、机构,明确了该机构的职责;对职业院校、企业、政府三方在校企合作培养制度中应承担的责任进行了明确的界定。2006年7月,国家劳动保障部张小建副部长在国家高技能人才东部地区培训工程2006系列活动大会上,提出要“全面建立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制度”,并特别强调:“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制度绝不是学校教学环节的技术性问题,而是一项全新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制度。”近年来,我院就校企合作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作出了一系列举措。但是,由于历史原因还没有真正做到校企的深度融合,而良好的校企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