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浅谈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护理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7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70例患者经治疗及精心护理,有效55例,良好15例,没有无效病例;患者满意度高,护理效果满意。结论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行常规治疗的同时辅以优质的护理是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转危为安的保证,也是提高患者生命质量的关键。【关键词】不稳定型心绞痛;护理干预;效果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介于慢性稳定性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临床综合征。该病即可逆转为稳定型心绞痛,同时还可迅速发展成为急性心肌梗死,因此,早期密
2、切观察病情变化,对其正确积极的治疗及精心细致的护理,是治疗成功的关键。我院2007年2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7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通过精心的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5本组70例,男41例,女29例;年龄48~76岁;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表现、心电图、心肌酶谱诊断为不稳定型心绞痛,均有发作性胸痛,位于胸骨体上段或中段的后方,可波及心前区,常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达无名指及小指,或至颈、咽、颈、背、上腹部等;常表现为压迫性不适或紧缩、发闷、堵塞、烧灼感、无锐痛或刺痛,偶而伴有濒死感,患者
3、常表现面色苍白、表情焦虑、皮肤冷或出汗、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发作反复,频繁;心电图常见ST段压低0.1MV(1mm),出现暂时性的心肌缺血。心绞痛类型:初发型劳力性心绞痛29例,恶化劳力性心绞痛25例,自发型心绞痛10例,混合性心绞痛6例。2护理2.1心理护理关心患者,掌握患者的心理变化,情绪变化可使心脏工作量增大,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心脏负荷加重而诱发心绞痛。心理护理能较好地解决患者出现的各种负性情绪,发挥药物起不到的作用。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站在患者的立场考虑问题,掌握其心理及情绪变化,分担患者的心
4、理负担,稳定患者的情绪,告知患者情绪变化对疾病的影响,使之保持心态平和、乐观。住院期间注意患者的心理及情绪变化,稳定患者情绪,避免心绞痛的发作。2.2病情观察了解患者发生不稳定型心绞痛的部位、性质、有无放射性的疼痛、疼痛程度、持续时间、缓解方式,询问发生前有无诱因存在是评估疼痛的重点;严格观察患者意识、面色、体温、呼吸、脉搏等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同时严密观察心率、血压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情况,同时将上述情况及时、详细地记录[1]。2.3注意休息5避免劳累,体力活动可增加心脏负担,增加心肌耗氧量,冠状动脉血流量
5、不能随心肌的需要而增加[2];发病初期的休息是治疗的关键,患有鼾症,甚至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老年人应及时经外科治疗端正鼾症,预防因鼾症引起的内皮素合成增加所致收缩血管物质释放,心脏负荷加重,同时冠状动脉收缩,加重心肌缺血缺氧,导致心绞痛的发作[3]。2.4饮食指导改变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避免食用含胆固醇、动物脂肪丰富的食物,应食用清淡、富有维生素的饮食;避免进食含过多维生素K的食物,以免影响抗凝剂的作用;少食用过硬的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适当多食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进
6、食不宜过快过饱,宜少食多餐,饮食不宜过咸,且餐后有一定的休息时间;限制甜食摄入,并忌烟酒。2.5药物不良反应定期协助医生抽血检验及做心电图检查,注意皮肤黏膜有无出血点,有无齿龈出血、血尿等出血倾向;降纤酶引起的齿龈出血多在刷牙时出现,应特别注意用药前后的对比,用药过程中还特别注意有无心悸、呼吸困难、皮肤瘙痒、皮疹等过敏症状,输液过程中嘱患者在床上解大小便,用心电监护严格监测生命体征,遵医嘱记录24h出入量。2.6健康教育5包括不定期医学讲座,赠送宣传画页或小册子,组织看录像等,内容包括心绞痛病因、危险因素、
7、临床表现、治疗等相关知识教育,使患者增强自我保健的能力,嘱其坚持用药,定期复查,忌随意停药换物,随身备硝酸甘油或速效救心丸以便发作时急用。心绞痛发作时,进行自我心理调节,配合正确的运动锻炼,有助于促进侧肢循环的建立,改善心功能;根据患者的年龄、生活习惯、睡眠、饮食、病情做出评估,制订有针对性的运动计划,有助于促进侧支循环的发展[4]。2结果疗效评价标准:有效:疼痛症状完全缓解,持续时间<2min;良好:疼痛症状得以缓解,持续时间2~10min;无效:疼痛症状不能缓解或无任何作用,且休息时仍然反复发作。总有效
8、率(有效例数+良好例数)/总例数×100%[5]。本组70例患者经治疗及精心护理,有效55例,良好15例,没有无效病例;患者满意度高,护理效果满意。3讨论5不稳定型心绞痛发病的患者多为中老年人,该病多与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等疾病的病史及家族史有着密切关系。该病病情的发展受病变程度和治疗的制约,同时也与护理干预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进行护理干预,使患者在生理和心理上达到最佳的状态,以减少不愉快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