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996128
大小:5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9
《中国画(国画)概念的检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画”(“国画”)概念的检讨“中国画”是什么呢?有没有一个标准的样品,一个固定的型范可资认定呢?实在说,是没有的。原因是中国绘画的历史非常绵长,各阶段,各朝代都有不同的表现;在历史中各家各派又非常多样;画家所属各不同阶层又有各各不同的审美趣味,造成各各不同的风格。因此,秦汉、魏晋乃至唐宋元明清各朝,中国的绘画,不论思想观念到表现形式,差别颇大;而文人、画院与民间的绘画,风格各异;帛画、壁画(如敦煌壁画)及至纸绢之作,与乎工笔写意、装饰性与文人墨戏⋯⋯各不相属。我们既不能取其一以摒其余,故势必以凡中国人之所作,皆称“中国画”。然而近代以降,中国人习
2、西画者日众,中国绘画在原有之各种绘画之外已增加若干外来画种。若以国人所作之印象派或其它派之油画,皆称为“国画”,不但不能获得国人认同,于事实也不合宜。故我国之绘画,近百年来有“国画”与“西画”二名称,畛域分明,有时形成对峙,互不融通。而国人所作之油画,既不能入于“国画”之范畴,民间匠工之作,也不为“国画”所承认,则所谓“国画”究何所指? 我们可由数十年来官办或私办之画展分类,知道所谓“国画”者,乃指传统之山水、人物、花鸟之属,大半以文人画为旨趣,以水墨(或加彩)施之纸绢者,乃得称为“中国画”或“国画”。梅、兰、竹、菊,岁寒三友,乃至深山论道,野渡无人,松荫高士,芭蕉仕女等
3、等,加上诗文款识,书法篆刻,就是标准的所谓“中国画”。而民间之寺庙、神龛、年画、插画及许多器具上之绘画,因不入于“国画”之列,一切由域外输入之绘画,更不能成为“中国画”。可见“国画”之划地自限,抱残守缺。 以这样狭隘的范围来界定“中国画”,把文人画以外的绘画以及引自域外的绘画摒诸“国画”之外,显然是不合宜的事。照“中国画”此一概念而言,本应指“中国之绘画”。则凡在中国文化范围中之绘画,皆应称为“中国绘画”。因此,不论以何种材料(当下限于水墨纸绢)之绘画,亦包括由域外引进之油画等种属,都在“中国绘画一范围之内。简称为“中国画”。或必欲称之为“国画”,当亦无不可。 不过,“
4、国画”一词,自“国粹”派兴起以来,有了特殊涵义。“国画”已不单纯是“中国画”或“中国绘画”之简称,犹如“国粹”之不同于“中国文化”。“国画”一词,寝寝乎有中国绘画之“精粹”或“代表性”之意味。犹如“国剧”、“国乐”之代表国家民族戏剧与音乐。“代表性”的另一涵义,是“正统”之意。故正统之外,皆为次级品,非精粹的、非正统的。 不过,中华民族是多种族所构成,在艺术方面,南北东西,各种族各地区,均各有其成就,各有其独特之色彩。拿什么音乐为“国乐”呢?为什么“平剧”就是“国剧”呢?为什么“国画”必指以水墨为主的传统绘画呢? 国画?西画? 我们应该由此而有一觉悟,“中国画”或
5、“国画”这名称,只是早期在与西方绘画相接触的时间才产生的。则“中国画”今日所指涉的范围,应该包括一切不同材料、工具与源流的绘画(也包括由域外引进的油画等等)。对于国内社会与画坛而言,把传统水墨画称为“国画”,其余为“西画”或非“国画”,是不对的。出现在公开画展或“文艺奖”中,列有“国画”、“西画”、“版画”、“胶彩画”等名称,在艺术分类的原理上言,也是悖谬的,因为“国画”与“西画”是地域的分类,“版画”与“胶彩画”等则是材料的分类。两种不同的分类法摆在一起,在学理上也是说不通的。 我们台湾地区的艺术科系,有的不分中西,有的却分“国画组”、“西画组”;“国乐组”、“西乐组”
6、。这种分“中西”的措施,阻碍了中国艺术现代化的发展,中西永远无法融合;而一个国家的艺术教育,竟有志在培养“西画画家”与“西洋音乐家”,宁非咄咄怪事? 我的看法,“中国画”或“国画”的名称,除非在国际艺术交流上与比较研究上不得不用之外,根本没有意义,且徒增困扰。在“中国绘画”的大范围内,无所谓“国画”,更无所谓“西画”。唯一可行的分类方法,就是以材料为依据的分类,“国画”一名称,明明白白就叫“水墨画”。 我知道有些爱国家、爱传统的有心人,以为废“国画”一名称,担心因之而致“国粹”沦丧,其实是一大误解。因为我们把“中国画”范围扩大,包括传统的,现代的;中国固有的与后来
7、引进的;文人的与民间的。所以,我们也不在废弃“中国画”的名称,而是使它有更大包容力,使它更壮阔。 从历史上看,“中国画”与“国画”,是晚近才出现的名称,原因是受到西洋文化的冲击,在相遭遇与相比较之情况下,才产生“中国画”与“西洋画”的概念。在历史上,中华文化君临天下,画就是画,何来“中国画”的名称。我们翻翻画史画论著述,当可知道“中国画”是清以降的新名词。而“水墨画”一词早就有了,唐王维《画学秘诀》:“夫画道中,水墨最为上。”而早在南朝梁元帝萧绎的《山水松石格》中,谈到用墨代色。后代水墨画也有加上浅绛(淡彩)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