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715775
大小:5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07
《尤瑞克林治疗轻-中度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尤瑞克林治疗轻中度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目的:探讨尤瑞克林对轻、中度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用。方法:将40例轻、中度急性脑梗死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0例采用尤瑞克林治疗。对照组20例采用丹参治疗。对治疗前、后进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评定和疗效评分。测定治疗前、后平均血流速度(V)、平均血流量(Q)和外周血管阻力(R),全血黏度、血小板聚集率、红细胞压积。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用药后2周与用药前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平均血流速度(V)和平均血流量(Q)均明显增加(P<0.05),外周血管阻力(R
2、)均明显降低(P<0.05);用药后2周,治疗组和对照组全血高切、低切黏度和血小板聚集率、红细胞压积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尤瑞克林治疗轻、中度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溶栓治疗虽然有效,但有严格的时间窗及适应证,因此应用范围有限。尤瑞克林(人尿激肽原酶,HumanUrinaryKallidinogenase),商品名:凯力康,为广东天普生化医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国家一类新药,天普公司拥有该项目的自主知识产权(专利号:021167834)。尤瑞克林是从男性人尿中提取精制的糖蛋白,是分泌到尿液的组织型激肽原酶1(Hk1),分子量约43000道尔顿
3、。其结构上为丝氨酸蛋白酶,活性中心的氨基酸组成为ASP/HIS/SER。尤瑞克林作用于低分子量激肽原,释放胰激肽(KBK),KBK被激肽酶迅速分解成为DK,从而发挥选择性扩张血管等一系列的生物学功能。为了验证尤瑞可林对轻、中度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和安全性。笔者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报道如下论文下载: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0年1~6月收治的40例诊断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会议制订的诊断标准的轻、中度急性脑梗死,并经头颅CT或MRI证实,并排除颅内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n=20)中,男11例,女9例;年龄38~75
4、岁,平均(58.0±13.0)岁;发病至入院时间24h~7d;根据神经功能评判标准分型:轻度11例,中度9例;头颅CT或MRI显示:基底节梗死11例,额叶梗死5例,颞叶梗死3例,枕叶梗死1例。对照组(n=20)中,男11例,女9例;年龄42~74岁,平均(60.2±10.3)岁;发病至入院时间20h~6d;标准分型:轻度12例,中度8例;MRI显示:基底节梗死10例,额叶梗死6例,颞叶梗死2例,枕叶梗死2例。 1.2排除标准 ①既往史单项积分达4分者;②伴发病单项积分达4分者;③昏迷。 1.3方法 治疗组用尤瑞克林0.15PNAU/(次·d),使
5、用时用生理盐水100ml溶解,40~60min静脉滴注。对照组用丹参20ml/(次·d),静脉滴注。两组用药10d后,停药。期间两组常规使用肠溶阿司匹林75mg/d,停用钙离子拮抗剂、ACEI类药及抗凝药。 1.4观察指标 1.4.1疗效评价方法根据中华医学会神经学分会制订的标准进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评定及疗效评分。用药前及用药后2周各记录1次。用药后3周进行总评价,①基本治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病残程度0级;②显著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46%~90%,病残程度1~3级;③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④无变化:神
6、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或增加在17%以内;⑤恶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增加18%以上;⑥死亡。 1.4.2血小板聚集率以LumolADP诱导血小板聚集的方法比较治疗前、后1、5min血小板聚集率。 1.4.3血液动力学参数由上海仁和医疗仪器厂生产的脑血流动力学分析仪监测治疗前后参数的变化。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配对t检验和χ2检验分析,血液动力学各项指标,通过Statistic4.5软件进行处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 治疗前及治疗后分别测定全血黏度,血小板聚集率。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指标。 2.1治疗前后两组实验室检测指标比较
7、 用药前、用药后2周,治疗组及对照组全血高切黏度、低切黏度及血小板聚集率、红细胞压积均无显著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疗效比较 治疗组基本治愈3例,显著进步11例,进步3例,无变化3例,无恶化病例;对照组基本治愈1例,显著进步3例,进步6例,无变化8例,恶化2例。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显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果见表2。 2.3治疗组用药后2周与用药前比较 两组治疗后比较平均血流速度(V)和平均血流量(Q)明显增加(P<0.05),外周血管阻力(R)明显降低(
8、P<0.05)。见表3。 表3两组治疗前后CVDI比较(x±s) Tab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