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幸福是合于德性的现实活动

浅析幸福是合于德性的现实活动

ID:10707334

大小:5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07

浅析幸福是合于德性的现实活动_第1页
浅析幸福是合于德性的现实活动_第2页
浅析幸福是合于德性的现实活动_第3页
浅析幸福是合于德性的现实活动_第4页
浅析幸福是合于德性的现实活动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幸福是合于德性的现实活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析幸福是合于德性的现实活动本文导航1、首页2、幸福的3、力求做到中道论文对绝大多数的朋友们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为了让朋友们都能顺利的编写出所需的论文,小编专门编辑了浅析幸福是合于德性的现实活动,希望可以助朋友们一臂之力!什么是幸福?怎样获得幸福?这是人类亘古不变的追问主题。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科伦理学》中全面系统地提出了自己的幸福观与幸福体系。一、幸福与幸福的生活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科伦理学》中讨论了幸福与善、幸福与德性、幸福与快乐、幸福与思辨活动的各种关系,指出幸福是一种善,是一种合于美好德性的现实活动。在他看来幸福是一种最高的善,是一种最高的快乐,幸福是终极的、自足的,是无条件的。在亚

2、里士多德看来:一切技术,一切规划以及一切实践和抉择,都以某种善为目标。因为人们都有个美好的想法,即宇宙万物都是向善的。人们生活的目的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有一些是我们为了其他目的而选取的,例如,钱财、长笛,被我们作为达到其他目的的工具。但是如若在实践中确有某种为其自身而期求的目的,而其他一切事情都要为着它那么,不言而喻,这一为自身的目的也就是善自身,是最高的善。只有最高的善才是某种最后的东西,只有那由自身而被选取,而永不为他物的目的才是最终的。那么一切行为的最终目的、最高善到底是什么呢?亚里士多德认为这就是幸福。只有幸福我们是为了它本身而选取它,而永远不是因为其他别的什么。并且几乎大多数人都会

3、同意这是幸福。这是因为,首先,幸福是每一个人都追求的,是每个人生活的目的。其次,幸福只为自身而存在,人们是只为了幸福本身而选择幸福,而永远不是为了其他别的什么。再次,幸福是自足和完满的。幸福仅凭其本身就足以使生活有价值且毫无匾乏,有了幸福,人们就再也不缺少什么了,不需要我们再添加任何东西使之完满,它本身就是最完满的。所以得出结论:幸福就是最高的目的,即最高的善。亚里士多德认为,善的事物有三种:一种是外在的善,一种是灵魂的善,另一种是身体的善,而灵魂的善是主要的、最高的善灵魂的善就是灵魂的实践和活动的幸福,就是善的生活,善的实践。他说,我们所要寻求的幸福的各种特质,全都包括在我们关于善的说明

4、中了。那么,什么是幸福生活呢?一般人把幸福看作某种实在的或显而易见的东西,例如,快乐、财富、荣誉等等。不同的人认为是不同的东西,同一个人也经常把不同的东西当作幸福。一个人在生病的时候,健康是他最大的幸福;当他痊愈后,面对贫穷的生活,金钱就成了他最大的幸福;当他拥有足够多的财富后,他就需要精神上的安宁与慰藉。亚里士多德分析了人们的主要的三种生活方式:享乐生活、政治生活、思辨的静观的生活。在亚里士多德看来那些最平庸的人将快乐与幸福等同,因此他们满足于享乐生活。他们只是追求眼前的快乐,极力避免肉体上的痛苦,一切为了快乐,为了快乐,甚至把道德看作寻求快乐的工具,这种快乐只是短暂而不确定的,其实是过

5、着寄生的和奴性的生活。而那些崇尚名声、积极活动的人则以荣誉为幸福,因为荣誉可以说就是政治生活的目的,而人在本性上是政治的。但亚里士多德认为这未免太肤浅了,因为这种善更多地在授予荣誉的人那里,而不在被授予荣誉的人。这种善更多地依赖于外在的东西,易于被剥夺,很不稳定,所以以荣誉为幸福也是不完善的;人们只是为了表明自己的善良而追求荣誉,或为了得到别人的奖赏,或为了其他的目的,但荣誉不是其最终的目的,不是最高的善。而那些把幸福等同于财富的人,其实是在过着不自在的生活,财富只是有用的东西,并且只是达到其他目的的手段而已,所以也不是最高的善。亚里士多德极力推崇思辨生活,在他看来思辨生活就是最大的幸福。

6、最完满的生活就是合乎其本己德性的思辨活动,这种思辨活动在自身之外别无目的可追求,它有着本己的快乐,它有着人可能有的自足、闲暇、孜孜不倦,还有一些其他的与至福有关的属性。如若一个人能终生都这样生活,这就是人所能得到的完满幸福。亚里士多德断言神最宠幸那些其活动合乎理智和悉心照顾理智的人,最宠幸那些最热爱和最崇尚理智的人。思辨的范围有多大,幸福的范围就有多大。一个人思辨愈多,他就愈幸福。本文导航1、首页2、赫尔岑曾亲身经历3、《钟声》创刊一周年纪念日一路陪伴考生编写大小论文,其中有开心也有失落。在此,小编又为朋友编辑了论析赫尔岑和平解放农民的思想,希望朋友们可以用得着!A.H.赫尔岑是19世纪俄

7、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1855年3月,亚历山大二世着手调查农民问题,准备农奴制改革。此时正流亡伦敦的赫尔岑意识到,应当抓住这一时机,及时对俄国关于农民解放等问题的争论作出反应。1857年7月1日,赫尔岑创办并出版了《钟声》杂志(Konoxon),向国内人民宣传农民解放的思想,在俄国农民解放运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列宁在1912年赫尔岑诞辰100周年时,发表《纪念赫尔岑》一文。列宁指出,《钟声》杂志的创办打破了俄国出版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