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0678093
大小:34.02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13
《浅析德性养成的途径.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德性养成的途径德性并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实乃是知、情、意、行诸方面整合的、现实的和活生生的人格。人的德性的生成和培育,一方面需要现代德育把人类在几百年来所形成的传统美德作为道德内容传授给道德主体,以及作为生成道德个性和德性主体的重要资源,即重视德性的认知方面和德性的“灌输”。但更为重要的是,另一方面,必须引导人们自觉的加强德性养成。所谓“养成”,不仅是指在课堂上接受教育,而且要求在生活中、社会实践中自觉培养自己的德性,使德性成为自觉的意识、自身的习惯、自动的要求,成为道德自律。在这里,家庭是道德教育的启蒙地
2、,学校是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主阵地,社会是进行锤炼的大舞台。笔者认为,针对我国现在的德育状况,我国德性教育应把“德性灌输”与“德性养成”有机地结合起来。一、要十分重视德性认知教育。加强认知教育是德性养成的重要途径之一。一方面要形成科学、系统的现代德育课程体系,做好德育教材建设,做好德育课堂教学,另一方面,德性认知教育应该建立在心育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德性认知教育必须与学生的心理接受能力和道德发展水平相适应。我国大中小学校的德育内容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脱离学生实际的现象。实际上,学校的各门学科和各项活动的教育均包含有德性
3、认知教育的成分,只要教育者设计教育时注重强化德性养成要素,就可以增强德性认知能力。二、加强渗透,寓教育于自然活动。也就是说应该重视在自然的活动中养成学生的德性,让学生在游戏和丰富多彩的自主活动中体验和感悟道德的境界。讲德育,最重要的是研究人的德性的形成规律。人的德性必须在自然活动中形成,这是德性形成的第一个规律。德性的认知很重要,但光靠道德戒律的说教,是不能深入人心的,不能被人真正地、乐意地接受和把握。比如在以往的家庭中,一般有两三个子女,这些子女在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中,就会自觉地认识到自身的权利、义务和责任等。
4、如在吃苹果时,几个小孩就会自觉遵守优先法则,大的孩子少吃点,给小的孩子多吃点。又如做家务,每个人都会自觉地分工合作。但在今天的社会中,绝大多数家庭是独身子女,孩子从小就缺乏交流的机会。在我们的德育工作中,我们一直热衷于搞德育课题,把道德教育文字化、大纲化,其实,这样的道德教育效果是很脆弱的、很苍白无力的。道德教育应该存在于活生生的生活中,也只有在孩子们的交往中,德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三、要重视社会公德教育在德性养成中的重要作用。在这里,塑造良好、文明的社会形象十分重要。要制定学生道德行为规范和文明用语、文明公约
5、等,号召学生“与文明握手,与陋习告别”;根据道德行为规范的要求,让学生自评自测,开展“社会公德、文明礼貌”问卷调查等等。这些活动融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教育性于一体,即可以巩固学生的知识,又可以培养学生为社会服务、为他人着想的利他精神和为人民服务的道德品质。四、应该培养学生自警、自诫、自励等自我教育方法,使学生在陶冶情操、磨砺意志的过程中形成“不教之教”的自律习惯。德性的养成归根结底还是要靠学生的自我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的确是这样,在我认为,“不教之教”是教育的最高境界。这里包含两
6、个重要观点,一是德育要注重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很多东西都是习惯成自然,叶圣陶说,教育就是习惯的养成。德育就是养成学生求善的习惯,教师要在学生求善的过程中对之不断地进行鼓励和强化,使学生的求善倾向不断地定型化,形成特有的道德品质。此外,让学生进行“道德长跑”是培养学生良好德性的另一个方面。一个人坐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应让学生不断给自己警策,这就要老师帮助学生养成一种自我教育的习惯,让学生能不断地提醒自己。五、提高教育者的德性水平,培养良好的教育环境。“教育是人与人心灵上的
7、最微妙的相互接触。”(苏霍姆林斯基语)有所学校有句这样的格言:“学校无小事,事事有教育,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也正如孔子所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这里的“身”不仅指教师以身作则,也包括追求至善的德性。教师的人格是一种教育力量,它对学生起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六、必须建立起学校、家庭、社会的三位一体的德育合力网络。当前,在我们的教育活动中,仍然笼罩着“唯智主义”的阴影,还普遍存在“一俊遮百丑”的现象。家庭、学校、社会关注的都是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对学生的人格成长和德性的养成往往不太重视
8、。在许多家庭的教育中,甚至是反德育的,如许多家长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时,以自己几十年的经验告诫子女,不要相信任何人,不要轻易帮助别人,等等。诸如此类的教育对学生德性养成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因此,必须尽可能地优化德育环境,使学校、家庭、社会在对学生的德育上保持一致。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