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692645
大小:39.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07
《佛道宗教文化与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佛道宗教文化与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摘要]现代商品经济的挤压,实用主义、功利主义泛滥,导致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严重匮乏,而一般人文教育人们会局限于文学、哲学、历史、艺术等的教育,而忽视宗教文化教育对其的重要作用,中国的佛道含有丰富的人文关怀,因此应从它们对人生处境的关怀,对人伦道德的提倡,对人格升华的鼓励,对人间关怀的强调来看宗教文化与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关键词]人文素质;佛教;道教一、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的缺失在现代商品经济的挤压下,科学主义、实用功利主义泛滥,直接导致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的缺失,单纯为市场服务的工具价值已成为现代大学生的价值核心。而走
2、在世界教育前列的欧美教育却意识到人文教育对人、对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如哈佛的课程虽注重实用性和专业性,但在通识教育上的投入也很大,以工程教育著称于世的麻省理工大学也向学生开设大量人文课程,仅音乐课程就有80多门。其实人的真正的全面健康发展离不开良好的人文教育。就业仅仅是这一漫长过程中的一步,大学教育在让学生更好的适应就业市场的同时也应向他们提供充足的人文精神营养,而不应脱离人文传统转向纯粹的职业教育,但是中国的教育沿袭前苏联的模式,无论是课程体系的安排还是教学内容的设置尽量以市场为导向,凸显的是职业教育的特色。这种教育理念教导出的学生也以就业为唯一价值体系。世
3、界高等教育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从大学培养出的杰出人才,一般都具有较高的人文素质和深厚的哲学底蕴。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才在知识和能力方面不比国外差。但在发展能力、发展潜力及创新能力方面存在明显差距。当代90后大学生的价值观明显呈现出价值主体自我化、价值取向功利化、价值目标短期化的特点,价值取向的自我化削弱了社会责任感、集体观念和利他精神,价值取向的功利化导致了当代大学生对金钱和物质享受的过分追求,价值目标的短期化使得大学生丧失了对理想和信念的追求,出现了精神真空,丧失了人生目标,这种明显的整体“精神失范”就是我们一向轻视人文素质教育的后果。人文素质,主要是指人们在自
4、身基本素质的形成过程中,将人文知识经过环境教育实践等途经内化于身心所形成的一种稳定的“内在之物”,其外显为人的理想志向、道德情操、文化修养、思维方式、言谈举止和行为方式等,是人的素质结构中高级形态的层次,体现的是人的内在精神与价值意识。它是全面素质的基础,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力量,是一个人、一个民族的文化长期积淀成的一种内在的灵魂与生命。它是一个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凝聚着人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指引着人怎样做人、与人相处,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人类创造财富,人文素质所铸造的人文精神始终规定着人生的方向,对其他素质的形成和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力。二、佛道宗
5、教文化与人文素质的关系一般谈到人文素质教育,人们自然而然的想到的是文学、哲学、历史、艺术等等的熏染。很少会想到宗教在其中的作用,甚至认为宣扬神灵存在的宗教是反人文主义的。其实这完全是人们认识的误区,西方或亚洲的很多国家都信奉宗教,千百年来宗教作为他们世袭的精神生活深深影响了那一方世世代代的人们,对他们人文素质的养成,千百年来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人们也渐渐认识到宗教与人文素质的深层关系,其实宗教作为人的精神追求和生活,尤其作为人的信仰追求和生活虽不离其神性维度,但这种维度并不影响宗教成为人道的,人文的。宗教发展中有着积极的人文主义审视,它虽与世俗人文主义本质
6、有别,却在人类社会人文意义的发展上起着重要作用,有着广远影响,从中国的两大宗教:佛道中可以窥探到宗教的人文关怀。(一)佛道对人生处境的关注。中国自古受儒家文化影响,而儒家文化是不信鬼神的,“子不语怪、力、乱、神”,荀子自信“人定胜天”,“制天命而用之”,文艺复兴以来,西方人也大叫“上帝死了”,希腊思想家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世俗人文主义从乐观精神和积极意义上谈论人的处境和作为。然而,人类千百年的发展史,使人深感上述乐观浪漫的人观与人的现实处境相距甚远。宗教对人生处境冷静悲观甚至令人失望的分析评价却顽强的存活
7、下来,并保持其广远的影响力,究原因,可能在于宗教对人生处境的分析更接近真实,而且这种言述本身并没有放弃人。没有失去对人的同情关注和眷顾,对人的痛苦揭之越深,宗教中拯救的观念的人文蕴涵愈为明显。佛教在描述人生处境时较为突出人之苦,佛教提出的四谛原理,核心即论及人生是苦。以及如何从苦中解脱,“苦谛”讨论人的痛苦苦性。乃四谛之首条,最根本之条,提出五苦八苦十苦等概念,详尽阐述了人生是苦的主题,以体悟人之苦海无边,从而指出跳出苦海之必要及其人生意义,佛教认为只有让众生了解种种苦相并进而认清诸苦之原因,才可能把握集谛灭谛道谛之真理,从而去消灭痛苦得到解脱,如果“不知苦之
8、本际”,则无法走上正道。可见,佛教并非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