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625391
大小:5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07
《关于大学生考试违纪的心理探析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关于大学生考试违纪的心理探析论文摘要: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开始向“大众教育”转变,大学生数量在不断攀升的同时,违纪学生的数量也在不断地随之而增加。针对当代大学生的个性特点,本文分析了大学生考试违纪行为发生的几种典型的心理摘要: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开始向“大众教育”转变,大学生数量在不断攀升的同时,违纪学生的数量也在不断地随之而增加。针对当代大学生的个性特点,本文分析了大学生考试违纪行为发生的几种典型的心理成因,包括侥幸心理、逆反心理、从众心理、功利心理、依赖心理、冒险心理、嫉妒心理等几方面。关键词:大学生;考试违纪;心理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
2、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大学生数量在不断攀升的同时,违纪学生的数量也在不断地随之而增加。大学生违纪与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高校培养目标不相和谐,在一定程度上也或多或少地影响了学校的形象和校风校纪建设。在注重综合素质培养的今天,如何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与处理自我与他人,个体与社会的关系,在关键时刻、关键环节把握好自己至关重要。因此,探究大学生违纪的心理成因,减少、避免、杜绝大学生的违纪行为,是高等院校学生教育和管理所面临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据调查显示,在大学生的违纪行为中,考试违纪所占的比例最高,而且尽管各高校也都制定了相应的违纪处分条例,对作弊的预防
3、和处罚也越来越重视。但事实是,作弊并未因处罚的严厉而绝迹甚至减少,而相反,作弊的手段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等因素却越来越变得具有隐蔽性、群体性和多面性。而且随着职业选择与就业这些现实的压力,有的学生为了获得好成绩不惜冒着为此可能付出惨痛代价的危险,为的只是取得一张“职业通行证”。可以肯定地说,在实际操作中,被处罚的作弊者要远远低于实际作弊的人数,考试中的不诚信行为严重影响着学生学习的动力和质量,其心理成因是复杂多样的,现笔者仅就其几个主要方面分析如下:1、侥幸心理侥幸心理实质上是基于幻想基础之上的,一种非常不健康的自欺欺人、投机取巧的心理。心存侥幸者往
4、往把由于偶然原因而得到的成功或免去灾害的事实看作是具有普遍性的,或者虽然认识到其偶然性的存在,但却盲目地认为自己可以获得成功或免去灾难。学生之所以会产生、存在侥幸心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主要原因一是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另一个是由于投机取巧者的蒙混过关心理在作祟。在考试中,学生和监考教师对信息的掌握是不对称的,作为考试主体的学生,掌握大量的信息。因为教师所采取的预防作弊的措施,大家都知道,而学生作弊的手段却是多样的并不断“创新”的。信息的不对称使得处于信息优势地位的考生就有可能产生机会主义的倾向,即为了获得更有利于自己的条件,实现其功利化目标,就有可能铤而
5、走险选择作弊。蒙混过关的侥幸心理是所有投机取巧者的共同心理,也是大学生作弊的必然心理基础。一些学生平时学习不用功,等到考试时就只能寄希望于作弊,就只能期望能够蒙混过关而侥幸不被发现,既得到了利益,又免遭了惩罚。这种心理可以从“作弊成本”的角度来分析。作弊成本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作弊可能会受到处罚;二是不作弊肯定要付出代价,不是考试不及格就是得不到好成绩。因此,不作弊就意味着一定要付出代价,而作弊则只是存在会受到处罚的可能性而已,意味着既有可能享受作弊带来的好处而同时又有可能逃脱处罚,正是这种可能性的预期效应使得蒙混过关的侥幸心理得以产生和滋长。2、逆
6、反心理逆反心理是指在一定的外界因素作用下,对某类事物产生反感情绪,从而做出与该事物发展常理背道而驰的举动的一种不正常的心理状态。这是一种消极的心理,是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心理状态。具有这种心理的学生不能积极、乐观地对待生活和学习,这种不健康的心理现象不仅直接影响着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而且严重影响着青少年自身心理健康的发展,甚至给家庭、学校、社会都将带来负面影响。常因滋生“逆反心理”而“违纪”的学生,大部分是学生中的后进生,尤其是那些成绩较差的学生,这类学生一般曾遭受生活、学习中的失败,自卑,失落,又得不到鼓励、疏
7、导;有的甚至受到家长的打骂、老师的批评,从而对生活、学习悲观失望,失去兴趣。进而采取敌视的态度,甚至用违反纪律、不安心学习来“报复”家长和老师,和他们“对着干”。这种“逆反心理”的产生,主要是受主客观因素的双重影响。主观因素主要由于他们正处在独立意识逐渐形成,自尊心日益强烈的特殊阶段,人际关系的不和谐可能会引起敌对情绪;客观因素最重要最直接的就是教师的因素。教师的教学方法失当、教学管理欠佳、教学态度不端等做法,违背了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其结果就会导致师生关系不和谐,学生违纪现象屡禁不止。有时还会发展演变到“违纪升级”等严重程度,从而就会出现德育教育的“
8、负效果”,严重影响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3、从众心理在对待作弊这一问题上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