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供给侧改革如何改

农业供给侧改革如何改

ID:10623957

大小:5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07

农业供给侧改革如何改_第1页
农业供给侧改革如何改_第2页
农业供给侧改革如何改_第3页
资源描述:

《农业供给侧改革如何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农业供给侧改革如何改【摘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为破解农业深层次结构性矛盾而从生产端和供给侧展开的综合配套改革。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从产业层面、要素层面和制度层面展开,多层面协调推进,要围绕“降本、提质、增效”这一核心任务,实行组合式的支持政策。中国1/vie  【关键词】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图分类号】F320【文献标识码】A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谨防“新瓶装旧酒”  当前,中国农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已经由过去的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而供给侧的体制机制障碍则是形成这种结构性矛盾的根本原因。正因如此,2015年1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

2、明确指出,要“着力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随后,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强调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又把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并从国家层面进行了顶层设计,明确了改革的主要目标、主攻方向、重点任务和具体措施。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和弱质性产业,也是当前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领域。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农业领域的供给侧改革和结构性改革的有机整合,它并非单纯是农产品生产结��的调整问题,更涉及到农业供给体系和结构的优化、农业生产方式的

3、转变、农业供给质量和效率的提高、农民收入的增加以及农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增强,其核心是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农民增收、确保农村稳定的基础上,从生产端、供给侧入手,全面深化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优化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提高农业供给质量和效率,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业结构优化和提质增效,最终实现农业的转型升级和现代化。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定要树立大农业的理念,立足生产端和供给侧,把着力点放在全面深化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上。要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业发展“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更加注重

4、满足质的需求转变”。  扎实有效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消除一些思想上的认识误区。一是要坚守耕地红线,确保粮食生产能力不降低,绝不能借“增收”“增效”“改革”之名,把耕地改少了、把粮食产量改下去了。二是要科学把握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防止出现概念泛化和滥用的倾向。在改革方案设计中,不能把农业改革甚至农村改革都标榜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样容易误导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使改革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三是要谨防“新瓶装旧酒”,把单纯的农业结构性调整当成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当前,各级政府部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热情很高,但有不少地方把着

5、力点放在单纯的农产品结构调整上,而忽视农业供给侧的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忽视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和提质增效,最终使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沦为了单纯的结构性调整。四是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防止出现政府过度干预甚至取代市场的倾向。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要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又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要依靠统筹协调、综合配套的供给侧改革,全面激活主体、要素和市场,激发农业发展新动能,而不能脱离农民的意愿,忽视市场主体的作用,实行大包大揽,用政府取代市场,从而扭曲市场的资源配置。  多层面协调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各项改革措施的精准性、有

6、效性和持续性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是为了破解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而从生产端和供给侧展开的综合配套改革。这些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不仅表现在农产品供求结构失衡、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低、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落后等方面,而且体现在农业发展方式粗放、国际竞争力不强、农产品质量和安全问题凸显上。要从根本上破解这些结构性矛盾,就必须从生产端、供给侧入手,以提高农业供给质量和效率为主攻方向。从策略上看,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从产业层面、要素层面和制度层面展开,实行多层面协调推进的结构性改革,切实提高各项改革措施的精准性、有效性和持续性。  在产业层面,要着力通过

7、激活主体、完善产业链条,促进纵横向的多层次产业融合,不断优化农业生产、经营和服务体系。一是要尊重农民的意愿,充分发挥农民的创造性和主体作用,鼓励和引导亿万农民投身到农业农村改革实践和创新创业中来,让农民更多地分享改革的红利。二是要培育壮大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并采取股份合作、土地托管、代耕代种等多种方式,因地制宜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以从根本上改变长期制约农业发展的小规模分散经营和小农生产方式。三是充分挖掘和拓展农业的生产功能、生态功能、生活功能、休闲功能、景观功能、示范功能、文化传承功能等,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休闲农业、

8、观光农业、创意农业等,推动农业产业链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