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506465
大小:53.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7
《现代性语境中“农民”一词的话语探析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现代性语境中“农民”一词的话语探析论文.freeler和peasant在内涵上是有区别的,前者是职业称谓,后者则是基于社会阶层身份的轻蔑性用语。因此在我们的现代语汇中,农民一词具有了某种程度上的混合性,在词源上是本土的,但在含义上却继承了西方现代语境中peasant一词的含义。在现代性的视野里,中国原先的农人(farmer)变成了现代的“农民”(peasant)。在中国知识分子眼里,20世纪初中国社会市民阶层和农村人口之间分化的加剧是一种与传统社会区别的现代化表征,因此采用具有现代新含义的词汇“农民”来指称广大的农村人口符合了他们的现代性期待。直至今天,在极力推进现代化改革方案的知识分子那里,“农民”一词仍然带有文化批判和否定性的色彩。目前的“三农”研究里,关于农民问题占主导的观念依然是改造农民,一如当年鲁迅曾提出要救中国首先得改造中国人的国民性一样,比如秦晖就说,“'国民性'基本上就是农民性”2238。他在谈到中国社会的现代化时说:“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国的问题实质上就是农民问题,中国文化实质上就是农民文化,我国的现代化进程归根结底是个农民社会改造过程,这一过程不仅是变农业人口为城市人口,更重要的是要改造农民文化、农民心态与农民人格。”22农民的素质、农民的意识等方面的现代化成为当下关于农民问题的讨论中最为迫切的问题。在传统与现代一系列二元对立的现代性话语的参照系下,农民作为不是那么现代化的人群,合乎逻辑地成为了带有落后(相对于“先进”)、愚昧(相对于“文明”)、守旧(相对于“进取”)等传统社会性质的标志。基于中国社会在近代落后于西方的自卑心理,现代化的要求变得迫切,但传统农业社会的很多事实在现代化的眼光下都显得那么的不可救药,而最大的障碍就是传统的文化积习和非常不现代的民众,他们占多数的是农民。可以说,对“农民”的发现在某种意义上是中国知识分子对国家、民族的一种身份认识,一个多世纪以来对农民的批判和关注显示了我们内心的焦虑和隐痛。现代化是以科学、民主、进步、文明等为特质的,而处于前现代的中国乡土社会里占大多数的未现代化的农人则自然被认为是迷信、落后和愚昧的,这些看法在20世纪上半叶那些致力于民族改革的知识分子那里尤为明显。关于中国农民的特点,诸如孙中山:勤劳、和平、守法,恒守古法、不思通变,尚鬼神、忠孝、不敢为主人、一盘散沙、凝滞不前等;梁启超:缺乏独立之德,乏自由之德,自信与虚心,奴性、愚昧、因袭,缺公德等;陈独秀:安息为本、家族为本、感情本位以及散、贫等; 胡适:知足、自欺自慰、安命不争、愚昧等;梁漱溟:尊卑上下、私德、安分知足、缺乏集团生活、伦理本位等;林语堂:保守、忍耐、平和消极、知足常乐、消极避世、因循守旧、家族意识和家族荣耀感等;潘光旦:省俭撙节、贪小利、自私自利、公私不分、安土重迁、财丁两旺等;费孝通:私德、家观念、小圈子、重人伦、自我主义和缺乏团结道德等。不难看出,以上这些评价,主要是基于一种来自“他者”的眼光,是以西方现代性理论作为参照系来看待中国农人的,农民身上所具有的缺点很大程度是与西方现代性观念比照之下所得出的结论,也是中国知识分子自觉屈从西方现代化立场反观自身所形成的观念。中国知识分子在西方现代性话语的参照下,反观自身时对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充满危机感和自卑感,而中国最大的文化传统和最大多数的国民都与“农民”有关,因此,“农民”一词作为一种现代化的语汇在中国被大量使用以区别于传统语境中属于中性的“农人”。二、对现代性话语权力的反思:农民是现代化的主体还是被现代“化”的客体?通过以上的考察,我们可以看出,“农民”是在现代性话语中被当作一种观念制造出来的,但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社会对现代化的迫切心情使得我们形成了对现代化的合法性和必要性的从不置疑,因而忽略了对“农民”观念的现代性话语形成的合法性的追问。在这种话语权力下,对“农民”一种威压式的批判对农业劳动者显得并不公平,也很容易产生一种对农人生活真实性的遮蔽,仿佛我们现在没能像西方那样现代化,完全是因为农民的原因。在我们关于现代化进程或农民现代化的讨论时,往往把农民说成是现代化的主体,但如果细细追究起来,农民事实上成为被现代“化”的客体。因为这种话语权力,农民在知识分子的言说中往往是地位低下的群体,被改造被教育被训斥似乎是他们的命运。事实上农民们也习惯了对话语权力的屈从,在人格上表现为对“上面”来人、城里来人、领导、干部、有文化的人的谦卑,在生活中要保障能吃上一口饭不仅要靠天,而且还要靠“政策”。现在国内的“三农”问题研究大部分就是研究政策问题,农民的命运似乎是掌握在执政者和政策决策者手里的,知识分子们又一次扮演了农民的代言人、贴心人和拯救者的角色。福科在著名的《疯癫与文明》里借助现代性话语中关于疯癫的界定研究了被迫沉默的“疯人”背后的话语权力关系。在福科看来,由于在现代性的语境下把理性和疯癫断然分开,人们“用一种至高无上的理性所支配的行动把自己的邻人禁闭起来,用一种非疯癫的冷酷语言相互交流和相互承认”3。因此理性获得了话语的权力和现实社会秩序的控制权力。在西方现代化过程当中, 由原来不受理性控制的疯人到后来所有一切对现代性社会构成威胁的人群都被归入到疯人的行列并对其进行禁闭。福科说,对疯人的界定是一种现代性的发明。同样,在现代性视野里,文明的重要性源于理性的传统,以理性为参照系划出的疯癫人群,及以文明为参照系划出的愚昧人群都是一种现代性的话语权力方式。在现代性的视野里,不开化的民族(如殖民地的土著和中国的农人)都被认为是可耻的。按照福科的逻辑,我们也可以说,现代性话语中对于“农民”的观念,也是一种现代性的发明。如秦晖在他那部关于农民现代化的著作《田园诗与狂想曲》里论及这个“难对付的阶级”--农民--的种种反现代性的特点时,就着重开辟一章(第十一章)专门讨论了农民的“非理性种种”。这确实与福科所揭示的以现代性和理性合法性作为预设对人群的划分、隔离和命名的情况如出一辙。我们现在一直沿用这种观念来隔离当下的农民与现代城镇居民。正如现在的中国,进城农民哪怕职业改变了,却依然普遍存在“农民工”的歧视性称谓。农民作为一种被话语权制造出来的观念,一开始就被设定为是一群被歧视、被批判的社会地位低下的人,而户籍制度严格区分农业户口和城镇户口以及禁止农人自由迁徙的政策则更强化了这种观念和现状。直到现在,“三农”研究中一个首要的问题居然是“给农民以国民待遇”。4在现代意义上,“农民”一词虽然同时具有职业、身份、阶级等不同层面的含义,但更多的是在文化上和意识形态上的一种命名,隐含有现代性的歧视。正如孔迈隆说的那样,在土地改革时,农村分为地主、富农、中农和贫农,地主作为一个剥削阶级被排除在人民的范畴之外,地主不是农民;但到1959年后,地主和各种贫农中农富农又都归类为农民了,以此作为区别的是工人和城镇居民。1158其实农民就是相对于城里人而言的,而城市,在某种意义上是现代文明和工业文明的象征。我们往往不加分析地引申马克思关于农民“好像一袋马铃薯中的一个个马铃薯所集成的那样”5第一卷,677以及“他们不能代表自己,一定要别人来代表他们”5第一卷,678为论据,使贬抑农民有了理论的依据,而这个依据是以强大的现代化合法性作为理由的。马克思确实既批判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罪恶,也对现代化进行了讴歌:“资产阶级使农村屈服于城市的统治。它创立了巨大的城市,使城市人口比农村人口大大增加起来,因而使很大一部分居民脱离了农村生活的愚昧状态。”5第一卷,276-277事实上马克思对现代性更多的是持一种批判和反思的态度,对现代化的思考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和文化理论的历史哲学基础,尤其对异化劳动、商品拜物教的批判已经成为西方现代性批判理论的一个主要来源。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 导言》中明确地提出了现代性问题,这就是历史进步与它所付出的代价的关系问题,他提醒:“进步这个概念决不能在通常的抽象意义上去理解。”5第二卷,27关于现代性问题的思考在西方语境中是对于现代化进程的一种重新评价和反思,对于正在迈入现代化的中国人来说,可以吸取西方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些教训并警惕很多不必要的错误,这种历史进程的落后一方面让我们感叹自己落伍,同时我们也是实惠的得益者。但是一个多世纪以来,我们对现代化的不加反思已经成为一种思维习惯。这种对现代化的急切心理会产生很多问题,一方面对于西方现代性理论过于无原则地屈服并自觉运用和发扬西方中心主义的话语,这就必然导致自我否定和自我“他者”化的问题;另外,对现代化的过于急切也会产生一种现代化的拜物教,只要是现代化的就是好的,相反,一切不是现代化的,有碍于现代化发展的东西都被批判和摧毁。我们对进步、发展、现代化这些词的过于推崇和工具化,使“推进现代化”压倒了“反思现代化”的声音,这样也会忽略了许多具体的中国经验和人文关怀,有可能导致西方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许多负面后果。关于农民一词的否定性含义以及由此产生的诸如农民素质低下这样的观念,直到今天还是现代化论者心目中的预设,目前也许该到对现代化进行一些反思的时候了。秦晖在《农民学·丛书》总序里说:“别的且不论,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推进现代化,而不是'反思现代化',仅此一点就会带来价值尺度的根本差异。”2序言4而他认为推进现代化就要强力地改造农民。推进与反思现代化固然有根本的差异,但正如吕新雨说的那样,“拒绝对现代化的任何反思,其结果已经看到,就是对农民的牺牲,这种牺牲是首先把他们变成沉默的羔羊:替罪羊”6。对现代化反思并不是说农民不需要现代化,而是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现代化?如何现代化?在现代化的进程中首先把农民当作一个利益者和人来看待,这是前提。温铁军在《解构现代化》一文中对我们所习惯化了的“现代化”进行了反思,认为我们所理解的现代化只是照搬套用西方的现代化的有关概念,西方的现代化的源起和经验与我们的实际情况并不相同,西方现代化的理论对我们今天的现代化并不完全适用。他通过对西欧国家发展历史的考察,指出西方国家的“现代化”实际上是以殖民化为实现手段的资本形成、资本扩张的过程,我们现在所习惯的西方“现代化”观念是西方社会经过300多年的殖民地人口转移和掠夺殖民地的资源作为原始积累所形成的资本形成和资本扩张的现代化经验。“假如300年的殖民过程对于西方的现代化是不可或缺的,而这客观上也是形成西方话语环境中的'现代化'的经验过程,那么,当我们现在讨论中国的发展问题时,就不能仅是将这些话语拿过来用, 而又不去仔细考虑这一套话语是如何形成的。相反,我们必须认真思考:西方话语环境中的'现代化'的经验过程是否是一个科学的东西?”7现在关于“三农”问题的讨论往往把现代化当作一个前提和目标,诚然,现代化是一个无法绕开的路障,但我们往往只注重现代化的诉求,却经常忽略了现代化的前提以及目的到底是什么,也许深入地理解农民的生存现状,要比简单粗暴地所谓改造农民、实行“人的现代化”更为重要;理解现代化观念中“农民”产生的根源也许让我们更能深切地体会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保障农民的利益,而不是以一种社会精英的姿态去批判农民的不那么现代化。对20世纪以来中国社会关于“农民”一词的观念进行话语分析,有助于我们对现代化的反思和对中国农民问题的思考,如何在现代性的理论和实践中反思和寻求一种具有适用性的现代化方案,是我们目前迫切的任务。我们充满信心,但道路依然漫长。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