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966203
大小:283.50 KB
页数:33页
时间:2018-05-17
《第1讲 种群的特征 种群的数量变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1讲种群的特征种群的数量变化一、基础知识导航(填空形式,勿多,设2-3道大题形式,集中重点、难点、考点、易错点进行设置)1.种群是指在同一时间和空间内 的总和.2.种群的数量特征有 , , , 。 3.种群特征之间的关系: 二、高频考点聚焦(要求:2-3道08年后高考题或10省市模考题) 1.取少量酵母菌溶液放入血球计数版直接计数,测得的数目是(A)A.活细胞数 B.死细胞数 C.菌落数
2、 D.细胞总数 2.某水池有浮游动物和藻类两个种群,其种群密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右图,若向水池中投放大量专食浮游动物的某种鱼(丙),一段时期后,该水池甲、乙、丙三个种群中仅剩一个种群。下列关于该水池中上述三个种群关系及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甲和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B.甲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C.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D.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 二、重难点解析(要求:解析3道经典题,2选择+1简答或1选择+2
3、简答)1.右三图分别表示两种生物种群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数量变化。那么甲、乙、丙三图表示的关系依次(B)A.竞争、捕食、共生 B.共生、捕食、竞争C.竞争、共生、捕食 D.捕食、竞争、共生 2.“标志(记)重捕法”是动物种群密度调查中一种常用的调查法: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中捕获一部分个体(M)全部标记后释放,经过一段时间后重捕,根据重捕中标记的个体数(m)占捕获数(n)的比例,估计该种群的数量,(N)。某研究机构对我国北方草原一种主要害鼠——布氏田鼠进行了调查差。调查洋房面积2hm平方米,(1hm=10000m),随机布设1
4、00个鼠笼放置一夜后,统计所捕获的数量,性别等,进行标记后放归;三日后进行重捕调查。所得调查差数据如下表。捕获数/只标记数/只雌性个体数雄性个体数初捕32321418重捕3641818(1)假定重捕取样中标记比例与样方总数中标记比例相等,写出样方总数(N)的计算公式。(2)该草地布氏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为只/hm。事实上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上述计算所得的平均种群密度与实际的种群密度相比可能会偏。(3)综合两次捕获的情况,该田鼠的性别比例(雌/雄)为。(4)在上述调查的同时,还对样方中布氏田鼠的洞口进行了调查(假设样方中只
5、有这一种鼠),平均每100m有3.6个洞口,洞口与田鼠的比例关系为。3.稻田中除了水稻外,还有杂草、田螺等生物。样方编号123456样方面积(m)111111田螺数量(只)151815191514(1)调查稻田中田螺种群密度时可以采用样方法,选取样方的关键是 。根据右侧的取样调查表可估算出稻田中田螺的种群密度为 。(2)稻田中经控制后的有害生物密度与所需的防治成本有关,并影响作物的价值。图中曲线 (填“Ⅰ”或“Ⅱ”)表示将有害生物控制在不同密度时的防治成本。若将有害生物密度分别
6、控制在图中A、B、C三点,则控制在 点时收益最大。(3)如在适当时间将鸭引入稻田,鸭能以稻田中的杂草、田螺等有害生物为食,从而可以减少 使用,减轻环境污染。稻田生态系统中的 能将鸭的粪便分解成 以促进水稻的生长。 解析考查种群密度调查、种群数量增长、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侧重综合运用能力。随机取样可以避免主观因素干扰,提高数据准确度。田螺的种群密度取调查表的平均值,即(15+18+15+19+15+14)/6=16只/m2。经控制后的有害生物密度越小,所需的防治成本越高,价值越大;反之,经控制后的有害生
7、物密度越大,所需的防治成本越低,价值越小,因此,曲线Ⅰ表示防治成本,曲线Ⅱ表示作物价值。作物价值高于防治成本才有收益,B点时作物价值与防治成本差值最大,所以该点收益最大。通过食物链进行生物防治可以减轻农药对环境的污染。粪便中的有机物经分解者分解为无机物,为水稻生长提高养料。答案:(1)随机取样 ; 16 (2)Ⅰ ; B (3)农药 ; 分解者(或:细菌、真菌等); 无机物四、随堂技能训练(要求:8选择+2简答) 1.种群的指数增长(J型)是有条件的,条件之一是 A.在该环境中只有一个种群 B.该种群对环境
8、的适应比其他种群优越得多 C.环境资源是无限的 D.环境资源是有限的 2.下列叙述中.属于种群的是 A.一片森林中的昆虫 B.一片墓地里的狗尾草 C.一棵树上的寄生物 D.一座山峰上的树 3.有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