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次分析模型一引言

层次分析模型一引言

ID:9928067

大小:725.5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8-05-15

层次分析模型一引言_第1页
层次分析模型一引言_第2页
层次分析模型一引言_第3页
层次分析模型一引言_第4页
层次分析模型一引言_第5页
资源描述:

《层次分析模型一引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3层次分析模型一引言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碰到许多决策问题:买一件衬衫,你要在棉的、丝的、涤纶的……及花的、白的、方格的……之中作出抉择;请朋友吃饭,要筹划是办家宴或去饭店,是吃中餐还是西餐或自助餐;假期旅游,是去风光绮丽的苏杭,还是去迷人的北戴河海滨,或者去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如果以为这些日常小事不必作为决策问题认真对待的话,那么当你面临报考学校、挑选专业,或者选择工作岗位的时候,就要慎重考虑、反复比较,尽可能地作出满意的决策了.从事各种职业的人也经常面对决策:一个厂长要决定购买哪种设备,上马什么产品;科技人员要选择研究课题;医生要为疑难病症确

2、定治疗方案;经理要从若干应试者中选拔秘书;各地区各部门的官员则要对人口、交通、经济、环境等领域的发展规划作出决策.人们在处理上面这些决策问题的时候,要考虑的因素有多有少,有大有小,但是一个共同的特点是它们通常都涉及到经济、社会、人文等方面的因素.在作比较、判断、评价、决策时,这些因素的重要性、影响力或者优先程度往往难以量化,人的主观选择(当然要根据客观实际)会起着相当主要的作用,这就给用一般的数学方法解决问题带来本质上的困难.T.L.Saaty等人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一种能有效地处理这样一类问题的实用方法,称层次分析法(AnalyticHi

3、erarchyProcess,简记AHP),这是一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系统化、层次化的分析方法。二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1.几个步骤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思路与人对一个复杂的决策问题的思维、判断过程大体上是一样的.不妨用假期旅游为例,假如有,,第152页3个旅游胜地供你选择,你会根据诸如景色、费用和居住、饮食、旅途条件等一些准则去反复比较那3个候选地点.首先,你会确定这些准则在你的心目中各占多大比重,如果你经济宽绰、醉心旅游,自然特别看重景色条件,而平素俭朴或手头拮据的人则会优先考虑费用,中老年旅游者还会对居住、饮食等条件寄以较大关注.其次,你会就每

4、一个准则将3个地点进行对比,譬如景色最好,次之;费用最低,次之;居住等条件较好等等.最后,你要将这两个层次的比较判断进行综合,在,,中确定哪个作为最佳地点。上面的思维过程可以加工整理成以下几个步骤:(1).将决策问题分解为3个层次,最上层为目标层,即选择旅游地,最下层为方案层,有,,3个供选择地点,中间层为准则层,有景色、费用、居住、饮食、旅途5个准则,各层间的联系用相连的直线表示(图1).(2).通过相互比较确定各准则对于目标的权重,及各方案对于每一准则的权重.这些权重在人的思维过程中通常是定性的,而在层次分析法中则要给出得到权重的定量方法.

5、(3).将方案层对准则层的权重及准则层对目标层的权重进行综合,最终确定方案层对目标层的权重.在层次分析法中要给出进行综合的计算方法.层次分析法将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结合起来完成上述步骤,给出决策结果.下面我们来说明如何比较同一层各因素对上层因素的影响(或在其中的重要性),从而确定它们在上层因素中占的权重.2.成对比较矩阵和权向量涉及到社会、经济、人文等因素的决策问题的主要困难在于,这些因素通常不易定量地量测.人们凭自己的经验和知识进行判断,当因素较多时给出的结果往往是不全面和不准确的,如果只是定性的结果,则常常不容易被别人接受.Saaty等人的作

6、法,一是不把所有因素放在一起比较,而是两两相互对比,二是对比时采用相对尺度,以尽可能地减少性质不同的诸因素相互比较的困难,提高准确度.假设要比较某一层,2个因素C1,C2,…,Cn第152页对上层一个因素O的影响,如旅游决策问题中比较景色等5个准则在选择旅游地这个目标中的重要性.每次取两个因素Ci和CI,用表示Ci和CI对O的影响之比,全部比较结果可用成对比较矩阵表示.由于(1)式给出的的特点,A称为正互反矩阵.显然必有=1.如用C1,…,C5依次表示景色、费用、居住、饮食、旅途5个准则,设某人用成对比较法(做次对比)得到的成对比较阵(正互反阵

7、)为(2)中=1/2表示景色C1与费用C2对选择旅游地这个目标O的重要性之比为1∶2;=4表示景色C1与居住条件C3之比为4∶1;=7表示费用C2与居住条件C3之比为7∶1.可以看出此人在选择旅游地时,费用因素最重,景色次之,居住条件再次.怎样由成对比较阵确定诸因素C1,…,Cn对上层因素O的权重呢?仔细分析一下(2)式给出的成对比较阵A可以发现,既然C1与C2之比为1∶2,C1与C3之比为4∶1,那么C2与C3之比应为8∶1而不是7∶1,才能说明成对比较是一致的。但是,n个因素要作次成对比较,全部一致的要求是太苛刻了.Saaty等人给出了在成

8、对比较不一致的情况下计算各因素Cl,…,Cn对因素O的权重的方法,并且确定了这种不一致的容许范围,为了说明这点我们先看成对比较完全一致的情况.设想把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