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职院校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培养

论高职院校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培养

ID:9922106

大小:29.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5-15

论高职院校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培养_第1页
论高职院校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培养_第2页
论高职院校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培养_第3页
论高职院校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培养_第4页
论高职院校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培养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高职院校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培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论高职院校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培养探索与争鸣论高职院校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培养任运康苏开荣夏万林(重庆邮电学院重庆400065)【摘要】在企业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评价体系已经建立并启动,但对我国教育系统,特别是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却很少被提及.本文就这个问题发表一些粗浅看法,以期引起同行和专家们的关注.【关键词】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创新能力【作者简介】任运康,重庆邮电学院党总支副书记,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生教育工作.苏开荣,重庆邮电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面对着经济伞球化的趋势和日趋

2、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需要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因而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必将迈出新的步伐.积极地研究和探讨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核心竞争力,这对于我国赢得竞争,实现中华民族的振兴和腾飞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一,高职院校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应以提高就业竞争力为重点(一)核心竞争力及其构成核tL,竞争力,又称核心能力,是指某组织内部一系列互补的技能和知识的结合,它是能使一项业务或多项业务达到竞争领域一流水平,具有明显优势的能力.北京师范大学赖德胜教授认为,"大学生的

3、核心竞争力就是大学以技术能力为核心,通过对战略决策,科学研究及其成果的产业化,课程设置与讲授,人力资源开发,组织管理等的整合或通过其中某一要素的效用凸现而使学生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我们认为,高职院校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是以创新能力为基础,以国际竞争力,持续发展能力,创业能力为载体而整合的一种综合能力.这种能力的形成.源于高校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通过构建新的教育机制,集教育之合力而培养出来的.为lit,更新教育思想观念,树立新的教育理念,构成新的教育机制,就成了培养高]t-q院校学生核心竞争力的首要任务.(二)提高就业竞争力是高职院校

4、学生核心竞作用,使被评教师J,A多渠道获得反馈信息,以利于更好地反思和改进教育教学工作.4.注意评价结果的公布范围,使之具有个人隐私性,能促进教师和学校发展的良}生互动.奖惩性教师评价是要在所评群体中分出等级来,其公布的方式是公开的,以体现其"公正性"和"透明度".而发展性教师评价结果要公布告知的对象是被评价者本人,从保护教师的个人业绩和成长经历而言,比奖惩性教师评价更合理,更富有保护性.它可以良性地促进教师个人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学校的发展.由于发展性教lyrli~价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最终目的,因而是一种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的

5、评价形式.评价中的和谐气氛贯穿评价过程的始终,是一种双向互动的过程.这种教师评价不仅是促@袖职业2oo5~第12期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力措施,而且是纠正缺点,发扬优势的有效途径,更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教育改革.当一IEJU,新课程的实施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评价必须由奖惩性评价向发展性教lyrli~价转变,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评价的必然发展趋势.【参考文献】【l】钟启泉.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王斌华.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6、争力培养的重中之重近几年,高职教育蓬勃发展,已成为曰家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生力军.但是,因普通高校的连续扩招,导致人才市场出现供大于求的现象,必将极大地冲击高职毕业生的就业,而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从近几年高职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出现了许多不尽如人意的现象:地方上仍存在歧视高职院校毕业生的情况,不公平的竞争环境,对高职院校毕业牛的人格考验更为严酷;一些高职院校毕业牛不能客观地看待就业的严峻形势,对就职地域,事业环境,工资待遇等期望值过高,理想和现实的落差令有些毕业生错过了就业的机会;用人单位过分强调学历,许

7、多职位是"低职高就",不给高职院校毕业生择业机会,即使人才层次搭配不合理,又严重挫伤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积极性.正如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一样,提高高职院校的教育质量,提升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关系着高职院校的生存与发展.高职院校作为应社会需要而产生的新型办学主体,其定位不是普通高校的补充,而是国家大力改革已有的办学体制的新生力量.如果照搬普通高校的办学模式和培养目标,必然使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在择业,就业竞争中处于劣势,给高职院校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阗此,高职院校只有发挥其机制灵活的优势,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重点,依据社会发展的需要

8、来制定教育培养的具体目标,并以目标为纲推陈出新,从根本l触动和改变传统的办学观念和人l才培养模式,不断增加高职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才能为其生存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外,要培养高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还必须加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