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论文梁启超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复杂影响

社会学论文梁启超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复杂影响

ID:9910925

大小:30.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5-15

社会学论文梁启超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复杂影响_第1页
社会学论文梁启超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复杂影响_第2页
社会学论文梁启超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复杂影响_第3页
社会学论文梁启超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复杂影响_第4页
社会学论文梁启超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复杂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社会学论文梁启超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复杂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梁启超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复杂影响自从鸦片战争后,几代先进的中国人曾以急起直追的心情努力学习西方,以求实现中国的近代化。在这当中,梁启超的积极贡献和某些消极影响都是不容忽视的。10年前,人们偏重揭示他的负面影响,近几年,人们往往回避他的负面影响,都是片面的。今天,我们全面估计梁启超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复杂影响,不仅是为了对这1历史人物作出公正的评价,更重要的是为了从中总结对今人有益的经验教训,以作借鉴。  中国近代化、现代化的进程,以“54”为界,明显分为两个时期。梁启超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前1时期,而在后1时期,他已逐渐丧失了“领风骚”的地位。为篇幅所限,本文只评介他在前1时期

2、的影响。    梁启超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复杂影响自从鸦片战争后,几代先进的中国人曾以急起直追的心情努力学习西方,以求实现中国的近代化。在这当中,梁启超的积极贡献和某些消极影响都是不容忽视的。10年前,人们偏重揭示他的负面影响,近几年,人们往往回避他的负面影响,都是片面的。今天,我们全面估计梁启超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复杂影响,不仅是为了对这1历史人物作出公正的评价,更重要的是为了从中总结对今人有益的经验教训,以作借鉴。  中国近代化、现代化的进程,以“54”为界,明显分为两个时期。梁启超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前1时期,而在后1时期,他已逐渐丧失了“领风骚”的地位。为篇幅所限,本文只

3、评介他在前1时期的影响。    梁启超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复杂影响自从鸦片战争后,几代先进的中国人曾以急起直追的心情努力学习西方,以求实现中国的近代化。在这当中,梁启超的积极贡献和某些消极影响都是不容忽视的。10年前,人们偏重揭示他的负面影响,近几年,人们往往回避他的负面影响,都是片面的。今天,我们全面估计梁启超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复杂影响,不仅是为了对这1历史人物作出公正的评价,更重要的是为了从中总结对今人有益的经验教训,以作借鉴。  中国近代化、现代化的进程,以“54”为界,明显分为两个时期。梁启超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前1时期,而在后1时期,他已逐渐丧失了“领风骚”的地位。为

4、篇幅所限,本文只评介他在前1时期的影响。    1  梁启超登上中国的政治历史舞台,是在甲午战争失败、洋务运动破产之时。甲午战争的惨败使他认识到,仅靠军事装备、工艺技术的近代化并不能使中国振兴。他认为,洋务运动所以破产,是因为洋务派虽讲“变法”但却不知“变法之本原”,没有抓住近代化的根本。因为遗其本,果“练兵如不练”,“通商如不通”,“开矿如不开”,“兴学如不兴”,成效甚微。他断言,中国如仍按洋务派的主张去做,即使再过50年,顶多“亦不过多得此等学堂、洋操数个而已,1旦有事,则亦不过如甲午之役,望风而溃。”(《戊戍政变记》,《饮冰室合集·专集》第1册。)那么,什么才是中国

5、振兴、实现近代化的关键呢?梁启超认为:“3代以后,君权日益尊,民权日益衰,为中国致弱之根源。”(《西学书目表后序》,《饮冰室合集·文集》第1册。)由此他得出结论:中国“能兴民权,断无可亡之理”(《湖南时务学堂课艺批》,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戍变法》第2册。),今日“言爱国必自兴民权始。”(《爱国论》,《饮冰室合集·文集》第2册。)这就是说,兴民权亦即政治民主化乃是振兴中华、实现近代化的关键1环。离开政治民主化,中国就无从近代化。他坚信,1旦中国能兴民权,“则数10年其强亦与西国同”(《与严幼陵先生书》,《饮冰室合集·文集》第1册。),1定能赶上西方先进国家。因此,他把“倡

6、民权”列为《清议报》“独1无2之宗旨”,并表示“海可枯,石可烂,此义不普及于我国,吾党弗措也。”(《清议报1百册祝辞并论报馆之责任及本馆之经历》,《饮冰室合集·文集》第3册。)对此,他是10分坚定而坚决的。诚然,把政治民主化视为中国近代化的关键,最早并非由梁启超提出,但是,他更加旗帜鲜明地提出“兴民权”的口号,并为之呐喊鼓动,就使这1主张为更多人接受,并为之而斗争。  为了兴民权,实现政治民主化,梁启超比同时代的其他思想家做了更多、更深入的理论工作。他认为,在当时的中国,要兴民权,障碍是多方面的,而最大的障碍乃是长期存在于中国人之中的奴隶性。为此,他在1系列文章中对奴隶性

7、的表现、产生根源及其严重危害作了系统、深入的剖析。他指出,由于“中国自秦汉以来,数千年之君主,皆以奴隶视其民”(《爱国论》,《饮冰室合集·文集》第2册。),人民长期处于无权的奴隶地位,结果在中国人民中养成了根深蒂固的奴隶性。它普遍存在于中国社会各阶级、阶层之中,在那等级金字塔中,下1层者即是上1层者之奴隶,中国“举国之大,竟无1人不被人视为奴隶者,亦无1人不自居奴隶者。”(《中国积弱溯源论》,《饮冰室合集·文集》第2册。)这种奴隶性使人“既无自治之力,亦无独立之心”,“依赖之外无思想,服从之外无性质,谄媚之外无笑语,奔走之外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