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论文以有涯之生逐无涯之知

理工论文以有涯之生逐无涯之知

ID:9910106

大小:2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15

理工论文以有涯之生逐无涯之知_第1页
理工论文以有涯之生逐无涯之知_第2页
理工论文以有涯之生逐无涯之知_第3页
理工论文以有涯之生逐无涯之知_第4页
资源描述:

《理工论文以有涯之生逐无涯之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以有涯之生逐无涯之知以有涯之生逐无涯之知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以有涯之生逐无涯之知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以有涯之生逐无涯之知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  2007年9月19日上午,2007年中国物理学会秋季学术会议在南京召开.第一场学术报告会在南京大学大礼堂举行.然而早7点,窗外还是狂风呼啸,暴雨如注,

2、电视屏幕上正在发布南京市“强台风紧急警报”.我心里不禁惴惴然,如此恶劣天气,84岁高龄的冯端院士是否还会来开会?笔者冲出裹挟着7级狂风的暴雨,步入会场,便在后排入座.到10时左右,见到一位老者夹着雨具进入会场,在我身旁坐下,一问之下,正是我此行所要拜访的冯端先生.他是专程来听DavidSherrington教授作“凝聚态物理进展”报告的.  9月20日下午3点30分,笔者如约叩开了冯端先生的家门,开始了这次期待已久的采访.    深厚的家学渊源    1923年6月11日冯端出生于古城苏州.父亲冯祖培是绍兴人,作为旧时代的文人,

3、1905年,他陪伴亲友去参加县试(考秀才),竟考中了案首(即第一名).绍兴本是人才济济之地,在几百个读书人中脱颖而出,考上案首自然是颇不容易的.但随后科举制度废除了,冯端的父亲为了养家糊口,只好走绍兴文人的老路,投身作幕僚(俗称师爷),四处奔波.曾先后在南昌、南京、六合、无锡等地任职,担任过秘书、科长,县长等职务,家人随父亲任所变换而经常迁徙.  父亲从无锡卸任之后,将家迁到了苏州.因为父亲认为苏州毕竟是文化古城,有利于子女的培养和教育.于是决定让母亲带着孩子定居于苏州.为了全家的生活,父亲孤身前往安庆、济南、福州等地任职.1923

4、年冯端出生于苏州.当时大哥冯焕8岁,姐姐冯慧6岁,二哥冯康3岁.也许正是父亲的这一英明决定,成就了此后赫赫有名的“冯氏兄弟”:冯焕(美国通用公司高级工程师),冯康(著名数学家),冯慧(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和冯端(著名物理学家).冯端先生感慨地说:“我们几个孩子大致依循了类似的途径:从苏州中学附属实验小学到苏州中学,再就读于中央大学.大哥冯焕从小爱学习,为我们带了好头.”    所以,冯端从小就喜欢读书,常在家中翻阅兄姐的高年级课本,后来上了小学高年级,更是发现读书的天堂——学校的图书室.即便现在冯先生回忆起来,还是记忆犹新:

5、“我还记得图书室有四卷本《胡适文存》等书籍.这些不是小学生能看得懂的,但我还是经常去翻阅,觉得蛮有意思的,久而久之便也有了些许感悟.”冯端小时候对地理也深感兴趣.他将世界地图集看得滚瓜烂熟,各国形状及首都名称均了然于心.    1934年,冯端考入苏州中学.苏州中学的教师阵容很强,老师们不仅认真负责而且讲课精彩生动.课堂内的学习为冯端打下了扎实的数学、英语和国文基础,而课余的大量阅读使他的眼界更加开阔.苏州中学有幢两层的图书馆小楼,冯端经常去借阅与课程无关的图书来阅读.  冯先生回忆说:“当时,我大哥冯焕已经在中央大学读书,家里

6、会给他一些零用钱,大哥常常将省下来的钱买一些科普书送给我,例如上世纪30年代英国著名天文学家兼物理学家琴斯与爱丁顿等人写的《神秘的宇宙》、《膨胀的宇宙》、《物理世界真诠》等科普著作,尽管由于基础所限,尚无从深入理解现代物理学中的一些新理论,但是我隐隐约约地感到物理世界的奥妙无穷,并为之心迷神往.后来大哥还为我订阅了一份期刊《宇宙》.其中报道的我国天文学家奔赴日本的北海道和苏联的柏力去观测日全食的事迹,令我对科学产生兴趣,并且走上研究物理学的道路.”  1937年7月7日,日军蓄意挑起卢沟桥事变,继而在上海又制造了“8.13事件”,抗

7、日战争遂全面爆发.苏州中学图书馆惨遭敌机轰炸,在残垣断瓦之间,冯端和二哥冯康捡到一本烬余残缺的英文书《GreatShortNovelsintheWorld》,冯康津津有味地阅读起来,冯端很是羡慕,他开始向往自己什么时候也可以自由阅读英文书刊,并暗下决心要好好学英语.苏州沦陷后,冯端跟随家人去了福州永安县,与父亲团聚.1938年9月,冯端就读迁至沙县的省立福州高中.他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课外活动:国语与英语演说比赛,国际时事辩论会等.他还和同学发起组织了《牛顿自然科学社》,负责出壁报.他将阅读何鲁所著的《虚数详论》的心得体会写一篇文章《虚

8、数》在壁板上发表,这是冯端先生的第一篇“论文”.  念完高二后,因父亲病故,冯端和家人去了重庆沙坪坝,居住在大哥冯焕的宿舍.二哥冯康在中央大学读书.当时中央大学规定刚念完高二的同等学历的学生,当年不能考大学,必须等一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