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909437
大小:3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5-15
《理工论文亚洲栽培稻的籼粳分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亚洲栽培稻的籼粳分化亚洲栽培稻的籼粳分化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亚洲栽培稻的籼粳分化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亚洲栽培稻的籼粳分化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 摘要籼粳分化是亚洲栽培稻(OryzasativaL.)遗传分化的主流。籼稻(Indica)与粳稻(Japonica)对生态环境的要求不同,在性状表型、生理生化以及基因组DNA分子水平上也存在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
2、使得籼粳杂种后代表现出强大的杂种优势,因而是水稻超高产育种的1种重要途径。亚洲栽培稻发生籼粳分化的可能机理主要有选择压力、渐渗杂交以及非连锁基因或性状之间的非随机组合等。 关键词亚洲栽培稻;籼粳分化;分化机理 中图分类号S511.0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08)22-0157-03 籼稻(Indica)与粳稻(Japonica)是亚洲栽培稻(OryzasativaL.)的2个典型亚种,分别代表了栽培稻中具有一定生殖隔离的2个基因库(genepool)。它们在地理分布、形态、生理生化以及DNA分子水平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阐明籼粳分化的本质,是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
3、用的研究基础。 1籼粳亚种的地理分布 籼粳亚种的分布与纬度和海拔密切相关。籼稻主要分布在低纬度地区,而粳稻主要分布于高纬度地区,但在热带、亚热带的山区或者旱地也有分布。在我国,素有“南籼北粳”之说,籼稻主要分布于华南热带和淮河以南的亚热带低地,粳稻则主要分布于华东太湖流域,华北、西北、东北等温度较低的地区以及南部热带、亚热带的高地。而我国云南地区地理和生态环境变化极大,籼稻和粳稻在该地区均有大范围的分布,且表现出明显的海拔地带性。以海拔1400~1600m为界,76~1400m以籼稻为主,而1600m~2700m以粳稻为主,中间则为籼粳交错区(曾亚文等,2001)。 2籼粳亚
4、种间的遗传分化 籼粳亚种在漫长的栽培驯化过程中产生了明显的遗传分化,早在2000年前,我国的先民就能够从水稻的表型上区分籼稻和粳稻。随着生物科学的发展和研究技术的更新,水稻籼粳分化的研究也逐渐深入,从基因组水平上揭示水稻的籼粳分化是目前这一领域的主要研究内容。 2.1籼粳亚种形态性状的分化 籼粳亚种的性状和细胞形态均有明显的分化。这些差异主要表现在叶色、叶形、株型、叶毛、颖毛形态以及耐热、湿、光性、抗病性等方面(丁颖,1983),且常常被用来作为判别籼粳属性的标记。Kato等(1928)发现利用杂交亲和性可以判别水稻的籼粳属性,并最先利用此标记将亚洲栽培稻区分为籼粳两大亚种。Oka等
5、(1958)将籼粳差异的4个典型性状进行量化,写成了籼粳亚种的判别函数X=-K+0.75C-0.22H+0.68Ph。程侃声(1985)创立了“形态指数法”,利用6个性状将水稻分级记分,以区分绝大多数籼、粳品种。该法由于简便快速、准确率高,目前在籼粳分类和育种亲本的选育中被广泛采用。但是,利用形态标记来判别籼粳属性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它主观性较强,而且很难量化。Oka也指出,仅用少数形态性状来判别籼粳属性是存在争议的。 籼粳亚种的细胞形态差异不大,但Shinohara(1962)发现二者的核仁数量不同。此外,机动细胞硅酸体的形态也存在巨大差异(王才林等,1998)。 2.2籼粳亚种生理生化水
6、平上的差异 同工酶技术的发展使得对籼粳分化的研究由表型性状深入到蛋白质水平。目前,已经发现大约有40多个同工酶位点在籼粳亚种之间的分布具有差异,且许多同工酶位点上存在非随机组合现象(Satoetal,1991)。Morishima等(1990)发现,粳稻的同工酶位点中多具有Acp-12、Cat-12、Est-21、Pgi-12等位基因。才宏伟(1993)则在酯酶Est-10位点上发现粳稻、籼稻和野生稻各具其特异的等位基因,指出10A和11A分别是粳稻和籼稻标志带。段中岗等(2005)利用改良的聚丙稀酰胺电泳法又发现了Est-3、Est-4、Est-x和Pox-x4个新的籼粳分化位点。 将同
7、工酶量化为判别函数也可以有效鉴别籼粳属性。Sano(1992)采用6个同工酶位点(Cat-1、Acp-1、Pgi-1、Pgi-2、Pox-2、Est-2)的Di平均值[Di=Fi/(Fi+Fj)]将同工酶量化为X2(X2=∑Di/6)来鉴别籼粳属性。X2>X1的为籼稻,X2<X1的为粳稻(X1=4.0)。孙新立等(1996)提出用6个能有效鉴别籼粳的同工酶位点(Amp-2、Cat-1、Mal-1、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