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905613
大小:42.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5-14
《客户服务质量评价体系研究[文献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本文是大学论文过程材料,仅供购买下载的朋友参考!题 目: 客户服务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一、前言部分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现代社会正逐渐步入以服务为导向的新世纪,服务业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日益突显。与此同时,服务质量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服务质量评价问题也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在过去20年中,国外学者对服务质量及其相关问题进行了大量有价值的研究。我国对服务质量问题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大致停留在宏观层次的产业结构分析上,有关构建全面的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和标准体系研究尚显不足,缺乏对实践的指导力度。建立科学合理的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及标准体系能够
2、统一服务业服务质量评价标准,能够客观、定量地反映我国服务业服务质量水平和发展潜力。本文的目标是结合企业实际,运用客户服务质量评价体系研究对企业现有客户服务进行分析,找出一套适宜的服务质量评价体系,使企业更好地实现服务于客户,创造出更大的效益。同时使自身对客户服务质量评价体系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和认识,提高综合实践能力和市场营销管理职业素养。二、主体部分(一)相关概念1、服务有关服务概念的研宄最早可追溯到亚当·斯密时代,不过,由于服务产业包罗万象,很难精确界定其范围,所以迄今为至,尚未有一个权威性的定义能为人们普遍接受,以下介绍几种影响最为广泛的服务的定义。(1
3、)美国市场营销协会(AMA)1960年最先给服务下定义“用于出售或者是与产品连在一起进行出售的活动、好处或满意。”(2)美国学者菲利浦·科特勃1983年埘服务所作的定义为:“服务是一方能向另”。方提供的,基本上属于无形的,并不产生对任何事物的所有权的一种活动或好处。服务的生产可能与物质产品相关,也可能不相关。(3)瑞典学者C·格龙鲁斯在1990年综合'几个学者的定义,得出:“服务是一项或一系列活动,它或多或少具有无形的性质,一般会但未必就发生于顾客与服务业雇员.或者与供方的物质资源,或者与供方的规章制度的相互接触中。服务是提供来解决顾客的难题的。”本文是大
4、学论文过程材料,仅供购买下载的朋友参考!从以上定义可以看出,第一,服务的目的就是为满足顾客的需要,帮助顾客解决他们的难题。第二,要提供服务,就要与顾客接触。当然,这种接触并不一定要与顾客本身或其人员的代表,装备也可以代表顾客与服务提供者接触。例如,私人汽车在路上抛锚,顾客打电话给维修公司,维修公司在顾客不在的情况下,把车拖回来进行修理,似乎没有直接与顾客接触,但这种服务,汽车就是顾客的代表与服务的供方(修理公司)相接触。第三,服务的内容不是实物,即并非产品,而是供方的活动和供方活动的结果。第四,服务的范围既包括了“追加服务”。即依附于商品实体而提供的追加劳
5、务服务,又包括“核心服务”,即与商品无直接相关的一种服务。2、服务质量至今学术界一直没有公认的服务质量定义,虽然这些定义在字面上存在差异,但我们还是可以从本质、内涵出发还将它们进行归类,形成以下几种定义模式:(1)通过对比定义服务质量主要包括:Levitte(1972)认为服务质量是服务结果能符合所设定的标准;Lewis和Booms(1983)认为服务质量是一种衡量企业服务水平能否满足顾客期望程度的工具;Gronroos(1983)认为服务质量是一个主观范畴,取决于顾客对服务质量的期望同实际感知的服务水平的对比。以上定义都通过服务结果(服务感知)与服务标准
6、(服务期望)对比定义服务质量。其中Gronroos对服务质量的定义接受度较高。此后定量研究基本建立在这一定义上,如Parasuraman的SERVQUAL量表。(2)从服务要素定义服务质量此类定义包括Lehtinien(1984)认为从服务生产过程角度,服务质量可区分为:①实体质量,包括实体的环境、设施、设备及产品等的质量;②互动质量,包括顾客与服务人员的关系,以及顾客之间的互动关系;③企业质量,包括企业整体的形象与声誉等因素。从顾客的观点,将其区分为:①过程质量:顾客亲自参与服务生产过程的看法及过程中的配合程度,是顾客本身的主观评价;②产出质量:顾客对服
7、务成果的衡量。Rust&Oliver(1994)认为服务质量包括三个元素和一个核心,有形产品是核心,服务产品、服务环境、服务传递作为三个因素。本文是大学论文过程材料,仅供购买下载的朋友参考!此类定义界定服务质量构成要素,为定量研究要素选择奠定基础,但由于服务业的独特性,在具体操作中还存在显著的变异性,很难从本质上确定服务质量的公共组成要素。(3)从服务质量形成机理定义服务质量Parasuraman等(1985)提出“服务质量认知连续带的观念”,认为购买前的期望乘上购物过程中的感受,再乘上接受服务后的感受,来决定顾客的期望水平,之后再与业者所提供的服务进行比
8、较,两者若相等,即是满意的服务质量水平。Sasser(1987)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