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880865
大小:47.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5-13
《中高职课程衔接初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高职课程衔接初探朱琳佳芦京昌摘要:尽管中高职衔接的模式有多种,但课程衔接始终是中高职衔接的关键。实践证明:模块化课程比较适用于中高职的课程衔接。即由中职、高职和企业相关专家共同开发、设计,适用于中高职衔接的课程贯通模块系统。其中,中职和高职模块均可层层分级,形成不同的子模块。各模块相对独立,又可避免重复和遗漏,组成中高职交互和递进的理论知识与技能实训系统。只有从理念和做法上进行模块化课程贯通的系统性改革,才能真正做好中高职衔接工作。关键词:中高职衔接;课程衔接;模块化课程改革作者简介:朱琳佳(1981-),女,浙江嘉兴人,杭州职业
2、技术学院临江学院讲师;芦京昌(1955-),男,北京人,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发展中心研究员。基金项目:本文是浙江省2011年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基于经济转型期的中高职衔接及其发展创新研究——以杭州市为例”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11JCJY16YB,主持人:芦京昌。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12)22-0057-03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世界范围内新技术革命的展开,各行各业对人才需求的结构和层次也相应发生了转变。这就需要在职教领域作出相应的提升和调整。我国的职业教育自
3、开展以来,一直承担着直接为社会提供技能型劳动者的功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职业教育在适应经济社会变革中,也从单纯注重外延和规模的扩张,逐渐走上内涵和质量的提升之路。为了合理利用既有资源,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职教育必须向高职教育延伸、贯通,实现有机衔接。早在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就提出,高职院校要“优先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以及有本专业实践经验、成绩合格的在职人员入学”,为中高职衔接提供了政策引导。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先后三次召开全国职教工作会议,先后出台《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发展与改革的决定》、
4、《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了职业教育的功能、地位、作用,并指出“扩大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进入高等学校尤其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继续学习的比例,适度增加初中后五年制高等职业学校……高等职业学校可单独组织对口招生考试,优先招收中等职业学校的优秀毕业生”。这就在政策层面构建了中高职教育互相贯通、学制衔接的发展体系,目前我国中高职衔接的几种主要模式都有各自的优缺点,于是如何扬长避短、在最大程度上利用和整合有限的师资和教学资源、做好课程衔接工作,以提升高职的人才培养质量和水
5、平,已成为中高职衔接研究的重要课题。一、课程衔接的重要地位及其必须遵循的原则中高职衔接的理想状态,是形成上下衔接、纵横贯通的交互性“立交桥”。其中涉及的主要问题,有管理体制、教学制度、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材使用等诸方面;而课程衔接是其重中之重,是成功的关键所在。这是由课程在教学中的内涵和作用决定的。课程是专业教学的实现形式,是教学计划得以完成的载体。中高职衔接不论是学历衔接还是非学历衔接,说到底都是专业的衔接,而专业衔接必须通过课程衔接才能得以实现。因此,国内外中高职衔接的研究都将课程衔接作为研究的关键。一般说来,课程衔
6、接必须遵循如下原则:(一)灵活性原则作为中职和高职合作、过渡和贯通的教育模式,双方在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实施的过程中,必须遵循灵活应变的原则。要以就业为导向,以产业为依托,以企业要求为标准,随时根据岗位(群)用人的需求、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技术水平升级的情况和国家职业(行业)标准鉴定考核的需要,调整和修订中高职衔接的教学计划,设置“宽基础、活模块”的模块化课程体系,以利于实现中高职有效衔接。(二)素质发展和技能学习相协调原则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专业技能是毕业生胜任工作岗位的硬实力,但是其综合素质却是用人单位选聘时强调的重要方面
7、(软实力),从某种意义上讲,软实力重于硬实力。因此,中高职在课程衔接上,要遵循素质发展和技能学习相协调的原则,提倡试行大德育概念的综合素质模块,即为此举。(三)递进和交互相统一原则中高职衔接在时间跨度上比较大,最少也要五年,在这段时间内,学生的兴趣、特长逐渐凸显或变化,甚至在专业志愿或职业选择上出现相当大的转变。因此,课程设置一定要注重层次的递进和专业(群)知识的交互,注重专业的延伸和渗透,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二、中高职衔接之模块化课程衔接方法浅析在目前的中高职衔接实践中,我们认为:模块化课程衔接是较好的贯通形式。首先,中高
8、职在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专业设置等方面有某些相通或相同,使得中高职的课程衔接成为可能。而模块化课程的组织形式具有灵活性、应用性、针对性强的特点,各个模块与模块之间、子模块与子模块之间相互独立,可以打破相对固定的专业(学科)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