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传习录》导读

王阳明《传习录》导读

ID:9875299

大小:93.50 KB

页数:50页

时间:2018-05-13

王阳明《传习录》导读_第1页
王阳明《传习录》导读_第2页
王阳明《传习录》导读_第3页
王阳明《传习录》导读_第4页
王阳明《传习录》导读_第5页
资源描述:

《王阳明《传习录》导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王阳明《传习录》导读  一、引言「良心」这个词语现代人还经常挂在嘴边:我们会常听到人说「良心不安」、或某人做了坏事会「受良心的谴责」、或者责备人说他「没有良心」等等。甚至在西方也是常常被用到的,譬如说:「甘地是人类的良心」之类。西方哲学家也会触及到「良心」的问题,像大家都知道的德哲康德就说过:「良心是人的内部法庭。」基本上,大家都理解「良心」是跟人的道德行为有关的词语,而且除了极少数的人以外,都认为「良心」是善的,「有良心」是赞美性的说法。─这让我们理解到:道德问题是普世性的问题,是人类共同关切的问题。但是,由于

2、文化背景的不同,对「良知」内涵的诠释和定位就有极大的差异。不仅中国和西方差异很大,我们一般人常用的意思跟哲学家思考的就不完全一样。虽然我们常说的「良心」可能要远溯到孟子(372-289B.C.),(见《孟子?告子篇上》)可是我们世俗的用法并不尽符合孟子的说法。这虽然不防碍我们会按照「良心的指引」去做事,却隐含着许多我们习而不察的问题。而中国历代儒家的学者最能发挥孟子「良心」及「良知」之说的就是王阳明先生。他提出的「致良知」是中国哲学的一个高峰。我们将要简单地介绍他的生平和思想。我相信诸位同学都听到过王阳明的名字,

3、或者读过他的传记。他不但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也是一位了不起的军事家。以一个文人而能指挥作战,并且战无不胜,他敉平了多次叛乱,安定社稷,功业卓著,使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这在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同时,他所成就的圣贤人格永远都是后世的典范。他的思想不仅在中国影响深远,而且传入日本之后,深受学者喜爱,间接影响到其政治思潮。直到现在日本学者对王阳明先生的尊敬远胜过中国学者。(可参看余秋雨《山居笔记》中〈乡关何处〉篇。)不过,这一演讲的目的并不只是介绍王阳明和他的书,也不是讨论跟阳明有关的中国哲学或儒家思想;而是希望透过对

4、王阳明本人和他的书的初步了解,进而思考和反省一些跟我们切身有关的问题。例如我们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甚么应该是我们最关切的问题?我们对自己能做些什么?我们的道德行为是依据什么?如何才是真正的道德?乃至我们对自然宇宙的态度如何?……我们可以从王阳明那儿学到他的重要的思想,也可以得到他的启发而思考他没想到的问题。阳明有他的时代和知识的限制,我们也有我们的限制,我们必须突破我们的限制,以开放的态度先试去了解阳明,领会他揭示的真理,然后作自我反省。因此,在基本上,这不是知识性的探讨,读了《传习录》并不能增加现代所谓的「知

5、识」,甚至也不可以仅仅当作是一种「人文知识」;这跟你们已经上过的大多数人文课程不同。而是希望经过阅读之后,能够「反求诸己」;把体会到的道理跟自己联系起来,帮助自我的成长和人格发展。这当然不是一蹴而几的,需要长期的阅读、思考和涵咏。因此,这个课只是提供大家知道阳明和他的书的机会,希望大家能进一步多接触他。二、王阳明的生平王守仁(1472-1528)字伯安,阳明是他的别号。浙江余姚人。父华,明宪宗成化十七年进士第一。母杨夫人,怀守仁十四月而生。祖母岑夫人梦神人乘五色云送至,所以起名叫「云」。一直到五岁不会讲话,有一天

6、正跟一群儿童游戏,有个僧人见到他,就对他父亲说:「好个孩儿,可惜(把梦)说破了。」他祖父(名天叙)觉得有道理,改名守仁,才会讲话。有一天背诵他祖父曾经读过的书,他祖父很惊讶的问他,他回答说:「听到祖父朗诵的时候就默记下来了。」守仁十一岁的时候,跟父亲到京师(今北京)去。经过金山寺,他父亲跟朋友一起宴会,想赋诗,还没拟好,守仁在旁边赋诗说:「金山一点大如拳,打破维扬水底天。醉倚妙高台上月,玉箫吹彻洞龙眠。」大家很惊奇,要他再赋〈蔽月山房〉诗。守仁随口即赋:「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若人有眼大如天,还见山小月

7、更阔。」他的才气和识度这时已经表现出来了。他从小就豪迈不羁,让他父亲很担心,可是他祖父很了解他。十二岁才就塾师读,问塾师说:「什么是第一等事?」塾师说:「只有读书考中科举而已。」他怀疑这种看法,就说:「考取科举恐怕还不是第一等事,第一等事大概是读书学圣贤吧!」他父亲听说了很高兴他有这种志向。十五岁那年,他出游居庸三关,注意到边防事务,探访各部落的攻守防御之策。跟胡人一起骑射,胡人不敢犯。过了一个多月才回到京师。有一天他梦到去拜见汉伏波将军马援的庙,还作了一首诗。这时有些盗寇为乱,他好几次要写奏书献策给朝廷,他父亲

8、责斥他为狂,才作罢。守仁十七岁到江西洪都迎娶,婚礼当天,他漫步走到铁柱宫,遇见一道士趺坐在榻上,就向他请问,听道士谈养生之说。于是相与对坐,忘了回去。第二天早晨才被人找回去。从洪都回余姚的途中,拜访当时大儒娄一斋(谅),娄告诉他宋儒格物之学,说「圣人必可学而至」。守仁非常同意,这是他接触理学的开始。以后几年他极用功,读诸经、子、史等书,常读到半夜。守仁本来待人亲和平易,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