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四大书院

中国古代四大书院

ID:9874488

大小:455.0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8-05-13

中国古代四大书院_第1页
中国古代四大书院_第2页
中国古代四大书院_第3页
中国古代四大书院_第4页
中国古代四大书院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四大书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古代四大书院编辑应天书院(今河南商丘睢阳区南湖畔)、岳麓书院(今湖南长沙岳麓山)、嵩阳书院(今河南郑州登封嵩山)、白鹿洞书院(今江西九江庐山),合称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中文名中国古代四大书院外文名thebig4collegesinChina主要学者范仲淹、范成大、朱熹等所属地中国目录1书院各说2应天书院▪ 书院简介▪ 创办原因▪ 书院简史▪ 书院地位3岳麓书院▪ 书院简介▪ 历史变迁▪ 湖湘学派▪ 千年学府4嵩阳书院▪ 书院简介▪ 书院学制▪ 名家辈出▪ 书院珍宝▪ 千年道场5白鹿洞书院▪ 书院简介▪ 书

2、院的变迁▪ 白鹿洞风光6石鼓书院▪ 简介▪ 山长们▪ 石鼓书院概貌▪ 中国创建最早的书院之一▪ 石鼓书院七贤▪ 石鼓书院八景7徂徕书院▪ 北宋书院之徂徕书院▪ 泰山学派,毓毓文风▪ 大师鼎立、交辉相应:孙复、石介、胡瑗▪ 铁肩担道义·徂徕之风,流传千载▪ 民族的沉思、国民的反省1书院各说编辑中国自宋朝以来就有“四大书院”的说法,但是究竟哪四所书院可以称得上“四大”,则各有各的见解。[1]普遍认可为应天书院,岳麓书院,嵩阳书院,白鹿洞书院。[2]1、宋末马端临《文献通考》中《学校考》宋朝四大书院说:应天书院,

3、岳麓书院,石鼓书院,徂徕书院。[3]此说法没有争议。范成大《骖鸾录》和清代全祖望均赞同,朱熹《石鼓书院记》:“若此山,若岳麓、若白鹿洞之类是也”。天下四大书院的来源最早是宋马端临的《文献通考》卷47,并指出嵩阳后来无闻,后来的历史学家皆以《文献通考》为据。2、北宋六大书院说:应天书院,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石鼓书院,茅山书院。(中华民国时期盛朗西、陈登原《中国书院制度》)3、北宋八大书院说:应天书院,岳麓书院,嵩阳书院,白鹿洞书院,石鼓书院,茅山书院,龙门书院,徂徕书院(南宋诗人范成大推举,民国陈

4、登原《国史旧闻》)2应天书院编辑书院简介应天书院起源之早,规模之大,持续之久,人才之多,四大书院之首-应天书院居古代四大书院之首。所以,《宋史》记载:“宋朝兴学,始于商丘”。1998年国家邮电部在商丘举办了四大书院邮票首发仪式。[4]应天府书院即应天书院、睢阳书院,其前身为南都学舍,为五代后晋时的商丘人杨悫创办,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国家4A级风景区商丘古城南湖畔,为中国古代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宋真宗正式赐额为应天书院,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年),应天书院改为府学,为应天府

5、书院,庆历三年(1043年)改为南京(北宋陪都,今河南商丘)国子监,为北宋最高学府。北宋初书院多设于山林胜地,唯应天书院设于繁华闹市,人才辈出。随着晏殊、范仲淹等的加入,应天书院逐渐发展为北宋最具影响力的书院,是古代书院中唯一一个升级为国子监的书院,被尊为北宋四大书院之首。创办原因第一,北宋科举取士规模日益扩大,而宋初官学却长期处于低迷不振的状态。士人求学需求很大,却苦无其所,在这种情况下,书院应运而生,起到了填补官学空白的作用,为广大士子提供了读书求学的场所。应天府书院第二,朝廷崇尚儒术,鼓励民间办学。宋

6、初提倡文治,但国家一时又无力大量创办官学,故朝廷对书院给予多方面的表彰和赞助。像著名的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应天府书院、嵩阳书院都得到朝廷赐书、赐匾额、赐学田和奖励办学者等不同形式的支持,这些支持无疑是促进宋初书院兴盛的直接动因之一。第三,佛教禅林制度的影响。佛教出于僻世遁俗、潜心修行的宗旨,多选择环境僻静优美的山林建立寺庙,五代及宋初的书院也大多建于山林名胜之中。佛教禅林集藏经、讲经、研经于一体,也对书院教学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如:书院的讲会制度就是借鉴了佛教僧讲和俗讲的讲经方式,书院教学的讲义和语录等形式

7、,也是来源于佛教禅林制度。第四,印刷术的应用,使书籍的制作与手写本相比,变得极为便利,是促成宋代书院兴旺发展的重要基础。书籍不再是珍藏品而是公众都可以拥有的,才有可能使书院拥有丰富的藏书,并真正成为面向社会的教学研究场所。书院简史后晋始创唐哀宗天佑四年(907)唐朝灭亡,中国历史进入“五代十国”分裂时期,官学遭受破坏、庠序失教,中原地区开始出现一批私人创办书院,应天府书院由此而生。书院历史最早追溯到五代的后晋,杨悫书院鸟瞰图在归德军将军赵直扶助下聚众讲学,后来他的学生戚同文继续办学,应天府书院的前身就是当时

8、归德军的南都学舍赵直为其筑室聚徒。北宋立国初期,急需人才,实行开科取士,睢阳学舍的生徒参加科举考试,登第者达五六十人之多。文人、士子慕戚同文之名不远千里而至宋州求学者络绎不绝,出现了“远近学者皆归之”的盛况,睢阳学舍逐渐形成了一个学术文化交流与教育中心,但戚同文病逝后,学校一度关闭。北宋盛世宋真宗时,追念宋太祖应天顺时,开创宋朝,1005年将其发迹之处宋州(今商丘)改名应天府。1008年,当地人曹诚“请以金三百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