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的理论嬗变研究

“味”的理论嬗变研究

ID:9861695

大小:28.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5-12

“味”的理论嬗变研究_第1页
“味”的理论嬗变研究_第2页
“味”的理论嬗变研究_第3页
“味”的理论嬗变研究_第4页
“味”的理论嬗变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味”的理论嬗变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味”的理论嬗变研究“味”的理论嬗变研究第一节审美理想之变“味”在魏晋六朝隋唐时期的美学进程反映了中国文艺美学发展重点的转移。“味”的美学内涵由主要对形式美的自由追求逐渐转至对文艺作品醇厚的情感以及情感中所蕴涵的深层意味的洞察和挖掘。“味”的这种转变与整个中国古代文艺美学思潮的转变是一致的,并且受到这个趋势的制约。“味”的理论嬗变研究“味”的理论嬗变研究第一节审美理想之变“味”在魏晋六朝隋唐

2、时期的美学进程反映了中国文艺美学发展重点的转移。“味”的美学内涵由主要对形式美的自由追求逐渐转至对文艺作品醇厚的情感以及情感中所蕴涵的深层意味的洞察和挖掘。“味”的这种转变与整个中国古代文艺美学思潮的转变是一致的,并且受到这个趋势的制约。一、淡化的声韵美、辞采美应该说,“味”从一开始就与音乐结缘。春秋时期,晏婴首次以味道之和来比喻音乐之和,最终达到乐教的目的:“故先王之济五味、和五声,以平其心,成其政也。”孔子也曾将“味&rd

3、quo;与音乐联系起来:“三月不知肉味”。西汉王褒的“良醰醰而有味”是为以“味”论乐的先声。而与文学、音乐形态相似的言语活动,汉代以来也常常与“味”相连。司马迁评冯唐论帅中已有“冯公之论将率,有味哉,有味哉”的感叹,《汉书》中也有“诚有味其言”之句。这些都是以“味”来肯定言语活动。那么,在非常喜爱具审美倾向的言语活动的魏晋时期,文人沿用“味”来

4、评价声韵、言语之美,并最终使之成为对文学形式美的一种评价也是理所当然。所谓“音声皆有清味”、“叙述清风,言之有味”都说明“味”中确有声韵美的成分。陆机《文赋》认为文学作品应该“音声迭代”、“五色相宣”,否则如“缺大羹之遗味”,“既雅而不艳”。六朝时期,因为唱经、念经的需要,佛教徒们对佛经文本的声韵十分关注。从佛经中获得的“味”,很大部分来自于佛

5、经声韵等形式美的质素。而钟嵘在《诗品》中五次提到“味”,其中有三次明确指出声韵是“味”得以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至于刘勰则自觉追求文学作品的音乐性:“言语者,文章关键,神明枢机,吐纳律吕,唇吻而已。”[21](声律篇)因此,“声画妍蚩,寄在吟咏,滋味流于字句,风力穷于和韵。”[21](声律篇)辞采美亦是魏晋六朝文论家特别关注的问题。曹丕首倡“诗赋欲丽”,掀起崇尚文采藻饰的绮丽文风。无论是诗赋还是其他文学作品,都讲究骈

6、偶丽辞,甚至于理论创作也不例外。刘勰的《文心雕龙》采用骈文形式,辞采华丽,指事用典、对偶铺陈满篇皆是。以“绮丽不足珍”来评价这一时代的文风可谓十分恰当。毫无疑问,此间“味”的理论内涵是涵盖辞采美的。卞兰称赞曹赋“逸句澜然”、“华藻云浮”,因而“听之忘味”;夏侯谌赞张衡赋“铺陈”、“赞美”之手笔“英英乎而有味”;陆机的缺“遗味&rdq

7、uo;更是指“婉约”不丽的文学作品,即便是钟嵘的已具丰富内涵的“滋味”说,也少不了为辞采添上一笔:“词采葱茜”。可以想象,当这些文人在面对《尔雅》这样的字典时是如何地惊喜:“英儒瞻闻之士,洪笔丽藻之客靡不钦玩耽味。”[25]魏晋六朝的“味”是强调“美”的。这种美在形式、在文、在绮丽。它似乎要将宇宙间所有的色彩、音律都应用到生活中来。谢灵运的诗歌在自然之中透出绮丽,仍被赞为“如出水

8、芙蓉,天真可爱”,与其同时的陶渊明的诗歌,虽然意味深长,但与当时士人的审美情趣有些差距,因此被批评为“质直”,列为中品。谢诗之美在六朝可以以“味”相赞,陶诗之美却只有依靠苏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