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849551
大小:3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5-12
《高中新课程学分认定与学分管理的实践与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高中新课程学分认定的实践与思考 响水县教育局学分是对学生课程修习完成状况的描述,经过高中三年的学习,总学分达到144分的同学才能毕业,因此,认真做好学分认定和学分管理工作,对于规范有序地实施新课程,确保教育教学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就我县新课程下学分认定的实践谈谈我们的一些粗浅认识。一、工作回顾教育部于2003年研制并发布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其中明确规定:“普通高中学制为三年。课程由必修和选修两部分构成,并通过学分描述学生的课程修习状况”;“学分由学校认定,学生学习一个模块并通过考核,可获得2学分(其中体育与健康、艺术、音乐、美术每个
2、模块原则上为18学时,相当于1学分),技术的8个必修学分中,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各4学分”;“学生毕业的学分要求:学生每学年在每个学习领域都必须获得一定学分,三年中获得116个必修学分(包括研究性学习活动15学分,社区服务2学分,社会实践6学分),在选修II中至少获得6学分,总学分达到144方可毕业”;“为加强集体主义教育,发展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高中三年以行政班为单位进行学生管理,开展教育活动”。由以上规定可见,教育部要求普通高中在以行政班为单位进行教育的刚性学制的前提下用学分对学生进行管理,并以此作为毕业认定。从学分认定的执行情况来看,在国家和省
3、教育厅的文件下达之后,我县各学校相继出台了更为详尽的学校学分认定方案,各校也在实践中逐渐熟悉了学分认定这一课程管理新范式的相关操作。如选课的操作、课程的编排等问题逐渐由模糊走向清晰。可以说,单从学校制订的具体方案来看,似乎很贴近学分认定的各项要求,但具体实施时却存在执行不力的现象,存在“开头轰,中间松,结尾空”的现象。5二、几点思考1、高考制度影响了学分认定 当前,片面追求升学率在社会上还有较广泛的市场,高校仍然依据高考分数进行招生,社会仍以升学率对学校进行教育教学质量的片面评价。在此背景之下,高中学分认定难以孤军突破,藉此并不能解除学生的应试压力。现
4、实中,高一、高二阶段搞学分,高三阶段拼考分的现象仍时有发生。 应该说,高考方案对学生选课有着直接影响。普通高中学生的选课标准主要有两条:学生个体的兴趣爱好、所选课程是否在高考范围之内及所占比例大小。如果所选课程不属于高考范围,即使这些课程符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学生可能也不会去选择;如果所选课程在高考中所占比例太小,学生也不太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于是,期望学分认定所带来的普通高中课程多元化发展的初衷,由于过分受制于现行的高考制度,可能仅仅成为一种理想而较难成为现实。省普通高考模式为“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省高考方案规定,只有学业水平测试达到A、
5、B两个等级才能进入一本、二本院校学习。可以说,学业水平测试之所以得到了学校和学生的充分重视,就是因为与高考挂钩。从这个意义上讲,要避免学分认定变得有头无尾、只开花不结果,前提就是要深化高考制度改革,使其能够与学分认定相适应、相配套。 2、学生选修变成了学校选修 学分认定基于学生选修也服务于学生选修,但学校对选修课的执行最后往往变成“学校选、学生修”。原本由学生选择的模块,现在基本上是由学校代替选择;原本可以稍微有点个性化的课程,现在几乎都变成了学校层面的“统一行动”。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将学分认定的权力交给学校,目的是使学校拥有更大
6、的课程自主权,但问题也随之出现。因为学分认定是为“毕业要求”5量身定做的,高考与学分认定没有直接挂钩。在这种情况之下,学校的实践逻辑不免会发生转向。因为现在评价学校的主要标准是高考成绩而非毕业水平,所以学校会现实地考虑有无必要在学分上和学生“较真”,以及究竟应根据什么标准给学生认定学分。省明确规定对于学生参加国际、全国或省部级各种知识、技能和文艺、体育等竞赛所受到的表彰和获得的证书要以书面记录等方式予以登载,以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结果,并规定不予换算学分,担心这种“奖励学分”会消解学分认定的宗旨而延伸“分数”的意义。但现实中还是有一些学校借选修之名大搞竞赛
7、辅导、高考辅导,如此一来,学分虽然也认定了,却并没有增加学习选择的机会。3、办学条件不适应学分认定目前普通高中的办学条件从总体上讲还不适应高中学分认定相关实施要求,包括校舍、场地、设施、师资等方面,而且城市和农村的差异很大。我省尚有少数学校的理化生实验还停留于老师讲实验、学生背实验的状况,一些条件较好的重点中学,也缺少场地开展音乐、美术等艺术课的教育。其次,选课制是学分认定的前提,所以能否提供足够数量的课程供学生选择至关重要。当前,部分教师因素质条件的制约无法开发出优质的选修课程。对此,有人提出可以采用校际间选修共享课程资源的解决思路,但这种方法的可行性
8、不强。原因主要在于当前高中学校之间的竞争远远超出了合作需求;另外,校际间选修也会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