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艺文志》“小说家”考论

《汉书·艺文志》“小说家”考论

ID:9819019

大小:625.29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5-10

《汉书·艺文志》“小说家”考论_第1页
《汉书·艺文志》“小说家”考论_第2页
《汉书·艺文志》“小说家”考论_第3页
《汉书·艺文志》“小说家”考论_第4页
《汉书·艺文志》“小说家”考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汉书·艺文志》“小说家”考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万方数据第32卷第6期V01.32,No.6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ofJishouUniversity(SocialSciencesEdition)2011年11月Nov.2011文学研究《汉书●艺文志》“小说家”考论。夏德靠(贵州师范学院文学院,贵州贵阳550018)摘要:《汉志》小说包含先秦小说与汉代小说两种类型,先秦小说是先秦语体文献在战国时期的新发展和新样式,本质上属于语体。这两类小说反映先秦两汉时期小说演进的两种类型,同时也预示了志怪与志人小说的嬗变。《汉志》所著录小说实际上包含两个层次的意义,一是语体意义上的小说观念,一是近于现代意义上的小说观念。这两种不

2、同的小说观念被《汉志》杂糅在一起,这不但遮蔽了先秦“小说”观念的真实面貌,同时也模糊了现代意义上小说观念的真正起源。另一方面,《汉志》有关小说的看法尽管源于对先秦小说的认知,但它所阐明的小说观念主要是围绕先秦社会采集民间议论这一现实而展开的,这意味着《汉志》的小说观念与先秦小说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关键词:《汉书·艺文志》;小说;语体;志怪小说;志人小说中图分类号:110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4074(2011)06—0076—07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0XZW0006)作者简介:夏德靠(1974-),男,湖南淑浦人,博士,贵州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汉书·艺文

3、志》很好地体现了“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因此,尽管《汉志》所著录的文献很多已经失传,但由于它的载录从而使后人能够对这些失传文献进行相关研究。从古典小说史的角度来看,《汉志》不但著录一批小说作品,而且还阐述了对于小说的看法,在这一意义上,《汉志》是研究早期小说的重要文献。长期以来,人们重视对《汉志》小说作品真伪的考证,以及小说性质的探究。本文侧重考察《汉志》所著录小说的分类及文体特征,探究先秦小说生成的文化环境及其文体性质,进而分析《汉志》小说观念的具体所指及与所著录小说之间的联系。一、《汉志》“小说”的分类《汉书·艺文志》“小说家”类共著录十五家小说。据班固的注语,可认定自《伊尹说》至

4、《黄帝说》为先秦作品,而《封禅方说》以下至《百家》为武帝之*收稿日期:2011-10—12后的作品。这种分类是依据其生成时间先后而划分的。从文体角度看,这两类著作实际上代表先秦两汉时期两种不同的小说类型。王应麟在《汉艺文志考证》中指出《新书》及《史记》所称“汤日”出自《天乙》,又认为《吕氏春秋·本味篇》乃出于小说家之《伊尹说》。《新书》收录的两则商汤之辞呈现格言的特征,它们被贾谊置入《修政语》中,这町推断《天乙》是一部收录商汤言辞的语体文献。先秦时期早已存在汇集某一具体人物言论的现象,如《仲虺之志》、《史佚之志》等,《天乙》虽出于伪托.但其文体应该与此接近。关于《伊尹说》,余嘉锡分析说

5、:“考伊尹为庖以干汤之事,《墨子·尚贤上篇》、《孟子·万章篇》、《庄子·庚桑楚篇》、《文子自然篇》、《楚辞·惜往日》以及《鲁连子》,皆载之,不知与《伊尹说》孰先孰后。惟《吕览》之为采自《伊尹说》,固灼然无疑。”[1](P252’《吕氏春秋·本味篇》详细记载伊尹与商汤之间的谈话,从伊尹论述方式来看,近于史伯、晏婴之答辞,《国语万方数据·郑语》载史伯答郑桓公云:“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是以和五味以调口,刚网支以卫体,和六律以聪耳。正七体以役心,平八索以成人,建九纪以立纯德,合十数以训百体。”[2](P515巧16’《左传》昭公二十年载晏婴答齐侯:“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

6、埠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君子食之。以平其心。君臣亦然。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3]‘P川9‘1420’这些论述均借助食物调理来阐述圣人之道,这是先秦时期惯用的谏说方式,班固“浅薄”之说是不恰当的。从文体来看。《吕氏春秋·本味篇》所载几则材料呈现对话体的特征,故《伊尹说》当属于语体文献。余嘉锡曾推测“《鬻子》、《师旷》诸家,当亦类是矣”,[1](P25孙《四库全书总目》子部杂家类“《鬻子》”条云:“今本所载与贾谊《新书》所引六条文格略同,疑即小说家之《鬻子》说也。”此处的“今本”是经过辑补的。何孟春曾指出,“

7、《粥子》书二十二篇,今存十四篇。谊所载文王武王成王所问答之辞,皆今书所无者,岂其所亡篇中语乎?”[4](P373’这表明何氏所见《鬻子》没有鬻子与周文王等的问答之辞,但他怀疑这些材料出于《鬻子》佚篇。杨之森《补鬻子跋》说:“右补《鬻子》凡七则,出贾太傅《新书·修政论》,想太傅应及见遗书也。,,[4]‘P373’杨之森所谓的《修政论》应作《修政语》,他将《修政语》中七则鬻子的对话文本辑入小说类《鬻子》,同时又强调《修政语》的这几则资料出自小说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