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微电影为例:网络环境下影视受众的心理转变

以微电影为例:网络环境下影视受众的心理转变

ID:9813307

大小:3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5-10

以微电影为例:网络环境下影视受众的心理转变_第1页
以微电影为例:网络环境下影视受众的心理转变_第2页
以微电影为例:网络环境下影视受众的心理转变_第3页
以微电影为例:网络环境下影视受众的心理转变_第4页
以微电影为例:网络环境下影视受众的心理转变_第5页
资源描述:

《以微电影为例:网络环境下影视受众的心理转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以微电影为例:网络环境下影视受众的心理转变一、从微电影的特征分析微电影受众的心理特征  微电影是在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微时’放映、‘微周期制作’和‘微规模投资’的视频短片。微电影依靠网络走红,它的受众是网络影视受众的重要组成部分。微电影所具备的不同于电影、电视剧的自身独有的特征满足了受众的心理需求,使受众在新的环境中呈现不同以往的心理状态。笔者通过研究微电影的特征,结合调查问卷结果和调研报告[[1]本次关于当今网络环境下影视受众的心理转变研究调研的问卷发放对象主要以当代大学生为主体,辅之以随机发放问卷的社会其他人群,共发放调查

2、问卷200份,有效调查问卷189份][1],进而展现微电影受众的心理特征。  微电影的“微”性和受众的求快求全心理。微电影在形式上与电影的最大区别在于它的短时效应,一般在30秒到3000秒之间。它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不仅能够将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叙述清楚,并且能够反映社会现实问题,给人或以乐趣或以启迪。  不同的时代塑造了不同的影视受众。现代化的快生活节奏决定了人们高效率的生活方式,随着物质水平的提高,人们也越来越追求精神上的享受,于是,受众希望能够在繁忙的生活之中寻找一种最高效率地满足自我精神需要的娱乐方式。高品质的追求和现实之间的差异感,人们面对社

3、会发展的宏观历史感和个人的渺小感之间的差距,以及“时间碎片化”作用的加强,使影视受众在心理上也追求一种快、全、有意义和价值的影视作品。而微电影恰如其分地担当了这个“时代英雄”。它短小精悍,让受众以最快的速度进行观看,叙事完整,给受众带来充足的视觉享受。微电影作为一种碎片化的信息,使得更多的人愿意享受它带来的畅快体验,它在形式和内容上均满足了受众的求快求全的心理。  微电影的草根性、现实性和受众的主体性心理。从制作主体上看,微电影的类型大体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由大的制作公司、广告主或视频网站联合制作,投入较高的资本,将广告产品或者服务以故事情节方式加

4、以呈现,另一种是由草根阶层制作,投资成本较小,反映普通人的故事,或自娱自乐,或恶搞明星、电影。第二种类型的微电影为广大影视爱好者提供了一个自我展现的舞台,激发了受众的参与热情,许多影视受众加入到传播者的行列中,开始自己创作、拍摄、剪辑、上传微电影,甚至有部分微电影得到了网民的较高肯定,创造了不错的点击率,使得参与的草根阶层有极大的成就感。微电影制作的低门槛和微成本让受众的主体性心理拥有现实可能性。  从内容上看,微电影的题材丰富。近年来,借用微电影来反应社会热点话题的现象越来越多,也受到网友的喜爱。在对微电影的优势调查上,有56.08%的人表示“

5、题材真实,贴近生活,一定程度上表达了观众内心的想法”是微电影最大的优势。这也反映了近年来部分微电影走红的原因。微电影对于普通人来说不再是触不可及的艺术,而是可以自主参与、自由表达愿望和诉求的良好渠道,这满足了受众的主体性心理。  微电影的便捷性和受众的求新心理。微电影以新媒体为主要播放平台,依靠电脑、手机、网站、微博等流媒体[[2]“流媒体又叫流式媒体,是用一个视频传送服务器把影视节目当成数据包发出,传送到网络上,它是一种新的媒体传播方式,而非一种新的媒体。”李法宝著《影视受众学》,中山大学出版社,2008年2月第1版,第250页][2]进行传播

6、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时间碎片化的作用,人们更依赖于一种“移动式”的娱乐方式,这些移动设备及无线网络的覆盖使得微电影满足了受众随时随地观看的需要。调查中发现,使用电脑、手机和平板电脑观看微电影的人占据了91.01%。  微电影还可以下载、收藏,即使在网络信号不发达的地方也可观看。若受众想要与朋友实现互动,只要一个超链接或微电影名字便可即时分享。生活在互联网时代,“没有最新、只有更新”,人人都不愿意做落后于时代潮流的人,人们随时随地地依赖网络,正是要寻找最新的动态、信息,走在时代的前沿。而微电影的这种便捷性极大地满足了受众的求

7、新心理,使得他们可以随时掌握“第一现场”,与亲友之间谈论最潮、最热的话题,掌握第一手的咨询。  微电影的互动性和受众的表达欲。微电影改变了受众的地位,在一定意义上让受众同时成为传播者。  微电影作用于网络平台,网民可在观影时发表自己的评论、想法,查看并回复其他网友的意见,实现及时的、全方位的互动。网民还可以通过建立交流论坛、登陆官方网站、建立QQ群等方式,表达自己对微电影的看法,形成一种网络舆论,产生一种群体的影响力,甚至能够推动微电影的发展。“表达成为唯一的主导,表达即内容,传统的艺术权力机制被消解,创作主体与受众之间的界限也随之消失,二者之间

8、的互动构成了一种张力,共同作用于微电影的发展。互动性作为一种要素,在极大程度上影响着微电影的艺术表现形态。”[[3]陈晓萌:《微电影: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