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行科技决策机制的弊端及完善

ID:9809049

大小:35.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5-10

我国现行科技决策机制的弊端及完善_第1页
我国现行科技决策机制的弊端及完善_第2页
我国现行科技决策机制的弊端及完善_第3页
我国现行科技决策机制的弊端及完善_第4页
我国现行科技决策机制的弊端及完善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现行科技决策机制的弊端及完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我国现行科技决策机制的弊端及完善  黄炳文科技体制是国家为推动科技活动的发展及其同经济的结合而确立的组织结构、政策法规、运行方式等管理体制。在知识经济到来的21世纪,如何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的新型科技决策体制,政府如何决策才能既有效地加强产业研发能力,又大幅地提高基础科研水平,成为科技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科技决策体制必须解决的难题。我国现行科技决策机制的弊端1、科技决策的有效性不足在我国现行的科技决策机制中,专家委员会未能起关键作用,政府行政人员信息不全、职责不清,加之政策本身的不完善,

2、大大弱化了科技决策的有效性,主要表现在非科技领导和科技领导都有决策权,而科技专家对重大科技决策问题的影响力不够;许多计划的制定和执行是分开的,重大决策仍然取决于少数人;过分强调了领导者在科技活动决策中的作用和决策权的归属,导致领导者个人的意志往往决定着重大科技资源的调配,同时,也使部分科技人员为了自己和专业的利益,揣测领导的喜好来提供决策参考,而不是完全从科技发展规律来计划未来的方向。另一方面,部委中下层行政人员和专家的关系是错位的。有时年轻行政人员对科技决策的影响力,甚至大于对科技发展有洞察力的专家。财务部

3、门对科技的决策也有相当大的影响力,他们不仅参与审批和决定科技部门总体经费,而且还有权直接审核具体项目。也就是说,财务人员不仅影响了科技经费的数量,而且可能影响科技投入方向。 2、科技决策的导向存在盲从性一方面,受急功近利和追求数量和速度的浮躁情绪的影响,以及囿于科研低水平重复的状况,我们的科研规划和立项绝大部分以模仿和跟踪科技发达国家为主,科研机构和高校每年都完成不少科研课题,但最终实现商业化与产业化的很少,科研选题中属于开拓领域和具有原创性的项目很少,过分重视直接和短期效益,使得科技供给表面上远大于求,但实

4、际上有效供给不足。另一方面,“经验决策”和“无效决策”也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科技决策的正确性和及时性。“经验决策”即缺乏论证,由主要领导“拍脑袋”决策,“无效决策”即由于缺乏专家参与和共识而推进乏力,导致决策“流产”,这种“灵机一动、随感而发”的方式,在知识潮迅猛发展的年代,隐藏着极大的风险。3、科技决策的前瞻性、战略性较弱随着科技事业的迅猛发展、研究领域的细化和产业化程度的深化和扩张、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市场要素的变化以及科技信息的高速传递,政府获取“第一信息”难度加大,成本提高、政府决策失误和制度实施的

5、时滞现象开始产生。同时由于项目的增加和细化,预算、结算和监督机制的功能不够细致,研究开发项目可不可行、经费预算合不合理、项目是否按原定计划执行和最终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等这些影响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问题很难得到严格和客观的考核,政府控制能力出现疲软。4、科技决策的制约机制严重匮乏以往人们比较强调领导者个人在科技决策中的作用,比较注重对领导者个人素质的要求,这并没有错。但相对而言,如果过分强调决策权归属,容易忽视决策程序的制度化与规范化。忽视了科技管理体制的制度建设,依靠制度乃至法律的程序就相对会比较薄弱,这种传统的

6、以行政命令为调节手段的管理模式在目前仍有广泛的影响。虽然目前政府机构引入了一定的竞争机制,但总体而言,政府活动没有赢利动机,加之缺乏制约决策失误的机制,决策者缺乏足够的压力和动力追求科技决策的高效率。5、现行专家决策系统存在缺陷一是专家系统知识掌握依然不全,依然面临知识有限、信息不全的问题,而且在涉及政治、社会和心理因素时,专家的专业技能的作用仍然受到限制。二是专家难以逾越利益重组的品质制约。作为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活动,科技决策势必涉及到利益重组问题。“科技进步的先决条件就是不受限制地交换一切结果和意见的可

7、能性”,但决策系统所涉及的组织、个人总是期望采取有利于自己的行动方案。项目审批和成果评审过分向权力倾斜,不同层次的决策者意见不尽相同甚至分歧严重时,专家仍将面临利益与压力的挑战。建立科技决策机制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1、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一项决策是否科学、民主,关键取决于决策者(主体)的素质,以及决策者与决策对象(客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其中决策者(或决策群体)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主体的思想素质、理论水平、政策水平、工作经验和工作作风如何,直接关系到决策的成败。因此,加强领导干部个人素质修养以及决策水平如战略思维、政

8、策水平、法律知识和业务能力等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在主体与客体的相互关系上,关键是解决主体与客体的同一性问题,如把握信息准确、对决策事项认识深刻、对决策依据理解全面等。2、民主性、科学性与时效性的关系在这三则关系中,时效性是决策的前提,民主性是决策的基本途径,而科学性是决策的根本目标。如果坐失良机、丧失时效,其决策是无效的,更谈不上科学。因此,抓住机遇,当机立断,多谋善断,在竞争日趋激烈的新世纪显得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正文描述:

《我国现行科技决策机制的弊端及完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我国现行科技决策机制的弊端及完善  黄炳文科技体制是国家为推动科技活动的发展及其同经济的结合而确立的组织结构、政策法规、运行方式等管理体制。在知识经济到来的21世纪,如何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的新型科技决策体制,政府如何决策才能既有效地加强产业研发能力,又大幅地提高基础科研水平,成为科技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科技决策体制必须解决的难题。我国现行科技决策机制的弊端1、科技决策的有效性不足在我国现行的科技决策机制中,专家委员会未能起关键作用,政府行政人员信息不全、职责不清,加之政策本身的不完善,

2、大大弱化了科技决策的有效性,主要表现在非科技领导和科技领导都有决策权,而科技专家对重大科技决策问题的影响力不够;许多计划的制定和执行是分开的,重大决策仍然取决于少数人;过分强调了领导者在科技活动决策中的作用和决策权的归属,导致领导者个人的意志往往决定着重大科技资源的调配,同时,也使部分科技人员为了自己和专业的利益,揣测领导的喜好来提供决策参考,而不是完全从科技发展规律来计划未来的方向。另一方面,部委中下层行政人员和专家的关系是错位的。有时年轻行政人员对科技决策的影响力,甚至大于对科技发展有洞察力的专家。财务部

3、门对科技的决策也有相当大的影响力,他们不仅参与审批和决定科技部门总体经费,而且还有权直接审核具体项目。也就是说,财务人员不仅影响了科技经费的数量,而且可能影响科技投入方向。 2、科技决策的导向存在盲从性一方面,受急功近利和追求数量和速度的浮躁情绪的影响,以及囿于科研低水平重复的状况,我们的科研规划和立项绝大部分以模仿和跟踪科技发达国家为主,科研机构和高校每年都完成不少科研课题,但最终实现商业化与产业化的很少,科研选题中属于开拓领域和具有原创性的项目很少,过分重视直接和短期效益,使得科技供给表面上远大于求,但实

4、际上有效供给不足。另一方面,“经验决策”和“无效决策”也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科技决策的正确性和及时性。“经验决策”即缺乏论证,由主要领导“拍脑袋”决策,“无效决策”即由于缺乏专家参与和共识而推进乏力,导致决策“流产”,这种“灵机一动、随感而发”的方式,在知识潮迅猛发展的年代,隐藏着极大的风险。3、科技决策的前瞻性、战略性较弱随着科技事业的迅猛发展、研究领域的细化和产业化程度的深化和扩张、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市场要素的变化以及科技信息的高速传递,政府获取“第一信息”难度加大,成本提高、政府决策失误和制度实施的

5、时滞现象开始产生。同时由于项目的增加和细化,预算、结算和监督机制的功能不够细致,研究开发项目可不可行、经费预算合不合理、项目是否按原定计划执行和最终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等这些影响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问题很难得到严格和客观的考核,政府控制能力出现疲软。4、科技决策的制约机制严重匮乏以往人们比较强调领导者个人在科技决策中的作用,比较注重对领导者个人素质的要求,这并没有错。但相对而言,如果过分强调决策权归属,容易忽视决策程序的制度化与规范化。忽视了科技管理体制的制度建设,依靠制度乃至法律的程序就相对会比较薄弱,这种传统的

6、以行政命令为调节手段的管理模式在目前仍有广泛的影响。虽然目前政府机构引入了一定的竞争机制,但总体而言,政府活动没有赢利动机,加之缺乏制约决策失误的机制,决策者缺乏足够的压力和动力追求科技决策的高效率。5、现行专家决策系统存在缺陷一是专家系统知识掌握依然不全,依然面临知识有限、信息不全的问题,而且在涉及政治、社会和心理因素时,专家的专业技能的作用仍然受到限制。二是专家难以逾越利益重组的品质制约。作为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活动,科技决策势必涉及到利益重组问题。“科技进步的先决条件就是不受限制地交换一切结果和意见的可

7、能性”,但决策系统所涉及的组织、个人总是期望采取有利于自己的行动方案。项目审批和成果评审过分向权力倾斜,不同层次的决策者意见不尽相同甚至分歧严重时,专家仍将面临利益与压力的挑战。建立科技决策机制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1、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一项决策是否科学、民主,关键取决于决策者(主体)的素质,以及决策者与决策对象(客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其中决策者(或决策群体)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主体的思想素质、理论水平、政策水平、工作经验和工作作风如何,直接关系到决策的成败。因此,加强领导干部个人素质修养以及决策水平如战略思维、政

8、策水平、法律知识和业务能力等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在主体与客体的相互关系上,关键是解决主体与客体的同一性问题,如把握信息准确、对决策事项认识深刻、对决策依据理解全面等。2、民主性、科学性与时效性的关系在这三则关系中,时效性是决策的前提,民主性是决策的基本途径,而科学性是决策的根本目标。如果坐失良机、丧失时效,其决策是无效的,更谈不上科学。因此,抓住机遇,当机立断,多谋善断,在竞争日趋激烈的新世纪显得尤

显示全部收起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