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oc:回顾与展望

mooc:回顾与展望

ID:9808645

大小:98.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5-10

mooc:回顾与展望_第1页
mooc:回顾与展望_第2页
mooc:回顾与展望_第3页
mooc:回顾与展望_第4页
mooc:回顾与展望_第5页
资源描述:

《mooc:回顾与展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我国MOOC研究的回顾与反思——基于文献分析的视角谢冉作者简介:谢冉,教育学博士,上海电力学院,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高等教育基本理论、高校课程与教学的研究,xr806@sina.com,13651751234.摘要:2009年到2013年间,我国研究者集中探讨了慕课的起源与特点、慕课对传统教育理念和教师的挑战、慕课所需的技术支持,以及基于慕课的案例分析。现有研究体现了我国研究者视野的开放性,但也具有研究宽泛、视角较窄等弱点。后续研究应关注慕课在我国的本土适应性,增强反思性,关注慕课的深层理念及其落实。关键词:MOO

2、C;慕课;回顾;反思慕课,themassiveopenonlinecurriculum,作为2012年美国《时代周刊》评出的十大教育事件之一与2012年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流行词”,这场“数字海啸”自兴起以来,受到了西方社会各界的推崇。各国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了分析与研究。据英国学者与日本学者的统计,从2008年起,关于慕课的研究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1]研究数量的增长表明了慕课与日俱增的热度。实际上,我国研究者早在2009年已经关注慕课,但对其大范围的研究是在2013年。本文通过对2009——2013年间相关

3、论文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反思和展望,以期推进慕课在我国的进一步研究与发展。一、文献来源本研究所选择的文献源为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医药和农业除外),采用的是主题搜索法,输入的主题为慕课或Mooc。从中得到相关学术论文,在此基础经过人工筛选,获得与研究相关的文章41篇。搜索日期截止为2013年11月30日这41篇文章发表的年份统计如下:年份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篇数110336二、文献分析(一)文章来源期刊统计2009——2013年间经筛选的41篇文章发表在

4、824种期刊上,其中发表两篇及以上关于慕课研究文章的期刊为:杂志名称现代远程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学报计算机教育中国远程教育远程教育杂志世界科学比较教育研究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篇数54333322刊发关于慕课研究文章1篇的期刊为:黑龙江教育、北京教育(高教)、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中关村、高校教育管理、中国技术教育装备、软件导刊、世界知识、科技与产业、计算机工程与应用、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科技创新导报、江苏高教、计算机应用、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电脑迷。(二)相关研究主题及其研究现状:首先需要说明的是,41

5、篇论文中部分文章内容涉及慕课的多个方面。基于研究的需要,笔者依据文章的主要关注点对其进行了区分。总得来说,这41篇文章大致可以分为概念介绍类、教育意义类、技术支持类、案例分析类等四个类别。四个类别所占比重如图所示:1.概念介绍类:关于慕课的概念与介绍的文章共有14篇,占总数的34%。这一部分研究集中探讨了慕课的起源、特点及其缺陷。关于慕课的起源:吴明华认为,慕课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在2001年推行的开放课程计划;[2]邓宏钟等认为,MOOC(慕课)由DaveCormier与BryanAlexander教授在

6、2008年第一次提出。[3]黎静认为慕课的起源可追溯到2009年孟加拉裔美国人萨尔曼·可汗创办了教育性非营利组织可汗学院。[4]总之,研究者一般都认为,斯坦福大学教授赛巴斯汀·索恩在2012年1月创立U-dacity、斯坦福大学教授安德鲁·吴和达夫妮·8科勒2012年3月创办的Coursera以及哈佛大学与麻省理工学院在2012年5月创办的EdX标志着脱胎于“开放教育资源”的“慕课”的真正成熟,由世界顶级院校提供的这三门课程也成为MOOC的“三巨头”、“三驾马车”与“三座大山”。关于慕课的特点:邓宏钟指出慕课具有大规模

7、、在线、开放等三个特点。[5]邢鸿飞指出慕课具有更新快,凸显科技发展与专业前沿思想,有利于社会互动,有利于学习者根据自己学习水平自定步骤,有利于学习者讨论的特点。[6]MOOC可以把原本没有联系的人们聚集在一起,可以使沟通及思维的方式更加开放,具有独特的社会建构性。正如Coursera的创办人吴恩达教授强调的,慕课具有课程、作业练习多、线上互动、资源留存、学习方便、大数据等特点。[7]樊文强认为,慕课除了具有“大规模”、“免费开放”、“在线共享”等基本特点外,还具有课程内容广泛、动态汇集、基于学习者兴趣以及根据学习者自

8、己的目标整合课程资源,推动分享的特点。[8]王玉丰指出,从MOOC的课程设计来看,慕课的特点在于基于关联主义的学习理念,强调信息的节点(node)、“知识”的连接(connection)和“理解”、基于双向互动的课程设计、基于生生互评的评估方式以及基于知识建构的教材创新。[9]李青等认为MOOC具有免费开放、大规模、社会性、自组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